大翻輪自行車的製作方法
2023-05-06 12:42:21 3
專利名稱:大翻輪自行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交通工具。
現有的摺疊自行車雖然通過摺疊可將車身縮得很小,便於運輸、攜帶、存放,但往往都以螺紋夾緊或遠距滑動為摺疊手段,致使摺疊或展開手續繁瑣且不可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通過平叉的折翻和立叉與鞍管的離合,不用螺紋夾緊或滑動,即可快速可靠地完成摺疊或展開動作。
現結合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大翻輪自行車的技術方案。
平叉3的前頂端有一可180°旋轉的絞鏈5。立叉4與平叉3在接片7處用鉚釘連接,隨平叉移動,但本身也可活動。鞍管6與立管8配合,可上下自由滑動,但中部都有一凹槽9,可讓立叉橫檔11嵌入,然鞍管6的凹槽呈U字型,防止車子展開後立叉橫檔11脫出,後輪1裝置於平叉3後頂端,鞍座2則架於鞍管6之上,車架10與立管8連接。
將大翻輪自行車兩根立叉中間的橫檔11嵌入立管8與鞍管6的凹槽內,即完成車子的展開動作,此時車子可象普通自行車一樣騎行。鞍管6因立叉橫檔11的阻檔不致下落,而立叉橫檔11卻因鞍管6的U字型凹槽的阻隔,不會脫出。展開動作簡捷方便。
如將鞍座2連鞍管6稍稍提起,使立叉橫檔11由凹槽內脫出,讓後輪以平叉3的前端絞鏈5為圓心,在本身鋼圈所形成的平面內作180°圓周旋轉,後輪即藏入車架10底下,然後將立叉4扳近平叉3方向,鞍座2連鞍管6自由落下,即完成後輪及鞍座的摺疊動作,全套動作不用工具,不用螺紋夾緊,摺疊速度大大提高。
如下圖1為大翻輪自行車展開後的主視圖(省略左、俯視圖)圖2為大翻輪自行車摺疊後的主視圖(省略左、俯視圖)圖中1-後輪 2-鞍座3-平叉 4-立叉5-絞鏈 6-鞍管7-接片 8-立管9-凹槽 10-車架11-立叉橫檔本實用新型自行車所需的管子另件,一般自行車廠都可生產,所以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最好方式為自行車廠或童車廠接產。
權利要求1.一種大翻輪自行車,它涉及一種交通工具。它的組成為平叉3的前端有一可180°旋轉的絞鏈5,立叉4與平叉3在接片7處用鉚釘連接,隨平叉移動,但本身也可活動,鞍管6與立管8配合,可上下自由滑動,但中部都有一凹槽9,可讓立叉橫檔11嵌入,然鞍管6的凹槽呈U字型,防止車子展開後立叉橫檔11脫出,後輪1裝置於平叉3後頂端,鞍座2則架於鞍管6之上,車架10與立管8連接,其特徵為摺疊或展開時,後輪以平叉的前端絞鏈為圓心,沿著本身鋼圈所形成的平面作圓周運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其特徵在於展開後鞍座連鞍管是靠立叉橫檔支撐而不致下落的;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其特徵在於展開後立叉是靠鞍管的U字型凹槽的阻隔才不會脫出的。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大翻輪自行車」,它涉及一種交通工具,是由後輪1、鞍座2、平叉3、立叉4、絞鏈5、鞍管6、接片7、立管8、凹槽9、車架10、立叉橫檔11、U字型凹槽等組成。當立叉橫檔嵌入鞍管及立管的凹槽後,車子即被展開,可象普通自行車一樣騎行;但當立叉橫檔脫出凹槽,後輪沿自身鋼圈所形成的平面作180°翻轉後,後輪即藏入車架下,此時可將立叉扳近平叉,鞍座連鞍管輕輕按下,即迅速方便完成摺疊動作,使整車體積大為縮小,便於攜帶、運輸、存放。且省略了螺紋夾緊,遠距離滑動的繁瑣、不可靠的操作。
文檔編號B62K15/00GK2300576SQ97235489
公開日1998年12月16日 申請日期1997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1997年9月11日
發明者朱錦旗 申請人:朱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