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焚燒爐整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2 06:30:01 2
專利名稱:立式焚燒爐整流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立式焚燒爐整流裝置技術領域[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立式焚燒爐,具體涉及一種立式焚燒爐的整流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醫療垃圾焚燒爐在焚燒醫療垃圾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有害氣體,如果不能充分燃燒而排入大氣中,會造成二次汙染,為解決此問題目前國內所使用的醫療垃圾焚燒爐一般設有兩個獨立的爐體,即固體熱解燃燒的一燃爐和煙氣二次燃燒的二燃室。此種醫療垃圾焚燒爐使垃圾焚燒產生的煙氣在二燃室內再次焚燒以達到再次分解有害氣體的作用。但是由於此種焚燒爐是分體式,不但佔地面積大,建築成本高,而且二燃室常常需要添加輔助燃料才能達到處理要求。發明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在不需要添加輔助燃料燃燒的一體式焚燒爐中,使垃圾燃燒後產生的煙氣和助燃風產生湍流而充分混合,以達到完全燃燒避免二次汙染的立式焚燒爐整流裝置。[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立式焚燒爐整流裝置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它由上拱體、下拱體組成,所述的上拱體包括外側與爐牆內側相連的環形封蓋,環形封蓋內壁的下方連接筒狀上承臺,上承臺底部連接擋蓋,上承臺的側壁上均勻設置有若干個通孔;所述下拱體包括設在擋蓋下面的筒狀下承臺,下承臺的側壁上均勻設置有若干個通風孔,下承臺的底部連接外邊嵌入爐牆內的支撐臺圈,支撐臺圈下部設有凹弧。[0005]所述的通孔數量為12個,其外口寬度大於內口寬度。[0006]所述的通孔是斜向進入的。[0007]所述的通孔的中心線與一個斜邊的夾角為10度,斜向通孔中心線與上承臺中心線的夾角為43度。[0008]所述的支撐臺圈的一側設有凸出部分。[0009]由於上述技術方案將上拱體擱置在下拱體之上,下拱體的支撐臺圈嵌入爐牆之中,與爐牆連成一體,從而承受所有整流裝置的重量。上、下承臺側壁上開有若干個側向通孔,使高溫煙氣與助燃風的混合體進行多次折向、旋轉、融合,從而得到有效的整流以確保煙氣中的有害氣體,特別是二噁英在二燃室內得到有效分解,徹底焚毀。
[0010]圖I是本實用新型立式焚燒爐整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0011]圖2圖I所示實施使用狀態示意圖;[0012]圖3是圖I所示實施中的上拱體結構示意圖;[0013]圖4是圖3的A-A剖視圖;[0014]圖5是所示實施中的下拱體結構示意圖;[0015]圖6是圖5的B-B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由圖I、圖2可見,本實用新型立式焚燒爐整流裝置分為上拱體I和下拱體2兩個部分,均由高鋁質混合澆注料澆築而成,內襯不鏽鋼骨架。上拱體I擱置在下拱體2之上。 上拱體由環形封蓋1-1、桶狀上承臺1-2、擋蓋1-3三部分澆築成一體。環形封蓋1-1外側與爐牆3內側相連,環形封蓋1-1內壁的下方與上承臺1-2澆築成一體;上承臺1-2下接擋蓋1-3,參見圖3和圖4,上承臺1-2的側壁上均勻設置有12個通孔1-4,通孔1_4外口寬度大於內口寬度,最好是斜向進入,斜向進入的通孔1-4的中心線與一個斜邊的夾角為10度, 該通孔1-4中心線與上承臺1-2中心線的夾角為43度。環形封蓋1-1的作用在於擋住煙氣使其從上承臺1-2的通孔1-4中流出。參見圖5和圖6 ;擋蓋1-3架在下拱體2的筒狀下承臺2-1之上,下承臺2-1和支撐臺圈2-2澆築成一體。支撐臺圈2-2外邊嵌入爐牆3內, 其左側有個凸出部分,下部有凹弧,下承臺2-1的側壁上均勻設置有8個通風孔2-3。上拱體I、下拱體2與爐牆3之間形成了兩個高效的湍流腔。
權利要求1.一種立式焚燒爐的整流裝置,其特徵在於它由上拱體(1)、下拱體(2)組成,所述的上拱體(1)包括外側與爐牆(3)內側相連的環形封蓋(1-1),環形封蓋(1-1)內壁的下方連接筒狀上承臺(1-2),上承臺(1-2)底部連接擋蓋(1-3),上承臺(1-2)的側壁上均勻設置有若干個通孔(1-4);所述下拱體(2)包括設在擋蓋(1-3)下面的筒狀下承臺(2-1),下承臺(2-1)的側壁上均勻設置有若干個通風孔(2-3),下承臺(2-1)的底部連接外邊嵌入爐牆(3)內的支撐臺圈(2-2),支撐臺圈(2-2)下部設有凹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焚燒爐的整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通孔(1-4)數量為12個,其外口寬度大於內口寬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立式焚燒爐的整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通孔(1-4)是斜向進入的。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焚燒爐的整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通孔(1-4)的中心線與一個斜邊的夾角為10度,斜向通孔(1-4)中心線與上承臺(1-2)中心線的夾角為43度。
5.根據權利要求1、2或者4所述的立式焚燒爐的整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支撐臺圈(2-2)的一側設有凸出部分。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立式焚燒爐的整流裝置,它由上拱體、下拱體組成,所述的上拱體包括外側與爐牆內側相連的環形封蓋,環形封蓋內壁的下方連接筒狀上承臺,上承臺)底部連接擋蓋,上承臺的側壁上均勻設置有若干個通孔;所述下拱體包括設在擋蓋下面的筒狀下承臺,下承臺的側壁上均勻設置有若干個通風孔,下承臺的底部連接外邊嵌入爐牆內的支撐臺圈,支撐臺圈下部設有凹弧。高溫氣體與助燃風通過上、下拱體之間的通孔多次進行折向、旋轉、融合,從而得到高效整流作用,確保高溫煙氣中的有害氣體在二燃室內得到有效分解,徹底焚毀。
文檔編號F23G5/44GK202813389SQ20122046104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5日
發明者鞠永福, 張偉, 趙軍, 徐飛 申請人:安徽盛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