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鋼鐵冶金用電氣控制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19:43:31

本實用新型涉及鋼鐵冶金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以檢測氧含量的電氣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冶金就是將金屬溶液中的雜質通過熔融進行造渣、除渣給予消除,同時某些化學成分通過除渣、脫碳、去氧等得到相對的純淨合金成分的過程。礦石或精礦中的部分或全部礦物在高溫下經過一系列物理化學變化,生成另一種形態的化合物或單質,分別富集在氣體、液體或固體產物中,達到所要提取的金屬與脈石及其它雜質分離的目的。
在冶金過程中,無論是燃料燃燒,還是化學反應釋放,均會產生大量熱能,溫度較高,無法直接觀測冶煉狀態,如果對含氧量這一重要參數的變化狀況掌握不準確,容易導致能源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鋼鐵冶金用電氣控制系統,可以對冶煉過程中氧濃度進行準確檢測。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提供一種鋼鐵冶金用電氣控制系統,包括數據採集終端、給所述數據採集終端供電的電源模塊,以及與所述數據採集終端無線連接的移動控制終端,所述數據採集終端包括微處理器,以及與所述微處理器的輸出端電性連接的存儲器和氧傳感器,所述氧傳感器的輸出端依次通過模數轉換器、放大器、檢波整流電路、DSP模塊與所述微處理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微處理器的輸出端還電性連接有射頻發射器。所述移動控制終端包括CPU控制器以及與所述CPU控制器輸入端電性連接且與所述射頻發射器相匹配的射頻接收器,CPU控制器的輸入端還電性連接有控制面板,CPU控制器的輸出端電性連接有顯示器。
本方案中,利用氧傳感器採集氧濃度信息,並將信息通過模數轉換器、放大器、檢波整流電路、DSP模塊和微處理器將信息存儲在存儲器,微處理器根據移動控制端的指令從存儲器提取信息,通過射頻發射器將信息傳至移動控制端,工作人員在移動控制端獲取氧濃度信息,有效地保證了冶金安全,且成本低、易於實現,控制方便,工作人員能及時知曉設備中氧濃度狀態,為節約能源提供了條件。
作為優化,所述微處理器的輸入端還電性連接有時間計數器。通過時間計數器控制氧傳感器分時段對設備氧濃度進行採集,並將採集的信息進行通過射頻發射器進行發射。
作為優化,模數轉換器的晶片型號為TMS320LF240。該型號晶片故障率低,且成本較低。
作為優化,所述CPU控制器的輸出端還電性連接有藍牙傳輸模塊。通過設置的藍牙傳輸模塊,方便通過藍牙向外傳輸數據。
作為優化,所述數據採集終端與移動控制終端通過GSM網絡連接。此種網絡連接使用方便,而且使用和維護成本較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數據採集終端工作系統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移動控制終端的結構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方案進行闡述。
如圖1所示一種鋼鐵冶金用電氣控制系統,包括數據採集終端、給數據採集終端供電的電源模塊,以及與數據採集終端通過GSM網絡連接的移動控制終端。
本實施例中的數據採集終端包括模數轉換器、放大器、檢波整流電路、DSP模塊、微處理器,以及與微處理器的輸出端電性連接的存儲器和氧傳感器,微處理器可將信息存至存儲器內,也可有存儲區調取所需信息。作為優選方案,本實施中的模數轉換器晶片型號為TMS320LF240。
氧傳感器的輸出端通過模數轉換器、放大器與檢波整流電路的輸入端連接,檢波整流電路的輸出端通過DSP模塊與微處理器的輸入端連接,在微處理器的輸出端還電性連接有射頻發射器,微處理器的輸入端還電性連接有時間計數器。
電源模塊分別與氧傳感器、模數轉換器、放大器、檢波整流電路、DSP模塊、射頻發射器和時間計數器連接。
本實施例中的移動控制終端包括CPU控制器以及與CPU控制器輸入端電性連接且與射頻發射器相匹配的射頻接收器,射頻接收器可接收射頻發射器發射出的信息。CPU控制器的輸入端還電性連接有控制面板,用於向CPU控制器輸入控制指令,CPU控制器的輸出端電性連接有顯示器和藍牙傳輸模塊,顯示器用於顯示氧濃度信息,便於工作人員觀察,藍牙傳輸模塊在方便通過藍牙將信息傳輸。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利用氧傳感器採集氧濃度信息,並將信息通過模數轉換器、放大器、檢波整流電路、DSP模塊和微處理器將信息存儲在存儲器,通過時間計數器可以控制氧傳感器分時段對設備氧濃度進行採集和將採集的信息進行通過射頻發射器進行發射,同時移動控制終端也可以適時的對設備氧濃度信息進行檢測。工作人員需要採集信息時,通過控制面板向CPU控制器輸入指令,微處理器根據接收的指令從存儲器提取信息,通過射頻發射器將信息傳至CPU控制器,CPU控制器將信息通過顯示器顯示,供工作人員獲取,以掌握氧濃度狀態。
當然,上述說明也並不僅限於上述舉例,本實用新型未經描述的技術特徵可以通過或採用現有技術實現,在此不再贅述;以上實施例及附圖僅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並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參照優選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範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都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宗旨,也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