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波管尾端蓋信號採集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19:30:0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激波管信號採集領域,具體地指一種激波管尾端蓋信號採集裝置。
背景技術:
激波管可以用於模擬柴油機中燃料壓燃的燃燒過程,安裝在激波管尾端的尾端蓋(即信號採集端)通過其中的光學窗口和壓力傳感器探頭採集燃料在激波管中壓燃時的光信號和壓力信號,通過分析採集到的數據,得到燃料的各項燃燒特性參數。現有技術中,大部分激波管信號採集裝置由於實驗過程中產生的超高壓因素而安裝在側壁上,該種裝置結構複雜,對加工精度要求極高,且很難保證所採集數據的同步性,而少數安裝在尾端蓋上的信號採集系統都是採用光學窗口與壓力傳感器通孔分別獨立開孔,雖能保證數據的同步性,但存在在高壓實驗條件下難以保證氣密性、結構複雜、檢修困難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保證數據同步性、測量可靠、檢修方便的激波管尾端蓋信號採集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激波管尾端蓋信號採集裝置,設置在與激波管尾端法蘭盤對接的尾端蓋上,所述尾端蓋的內側設置有與其凹凸嵌套固定配合的安裝座;所述安裝座和尾端蓋上開設有內外貫通的光學觀察窗通孔,所述光學觀察窗通孔中密封安裝有光學透視鏡,用以在線觀測激波管內腔的光信號;所述安裝座和尾端蓋上還開設有內外貫通的傳感器安裝通孔,所述傳感器安裝通孔中密封安裝有壓力傳感器,用以同步檢測激波管內腔的壓力信號。光學觀察 窗通孔和傳感器安裝通孔並排布置在該信號採集裝置中,使得採集到的光信號與壓力信號具有較好的同步性,確保實驗數據的真實性。
進一步地,所述光學觀察窗通孔中位於安裝座和尾端蓋的結合處設置有定位環槽,所述光學透視鏡嵌置在定位環槽內、並通過設置在其上下兩面的密封墊圈與安裝座和尾端蓋氣密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密封墊圈為聚四氟乙烯墊圈,聚四氟乙烯墊圈能耐高溫、耐腐蝕、性能穩定,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進一步地,所述傳感器安裝通孔對應於尾端蓋的一段與傳感器套筒的上段螺紋配合,所述傳感器套筒的下段位於傳感器安裝通孔對應於安裝座的一段中,所述壓力傳感器通過螺紋配合氣密安裝在傳感器套筒的內腔中,保證壓力傳感器在裝置中的氣密性,同時,壓力傳感器通過套筒螺紋安裝在傳感器安裝通孔中,方便拆卸和安裝。
進一步地,所述傳感器套筒的下段還設置有與其螺紋配合的定位螺套,所述定位螺套伸入傳感器套筒中的一端與壓力傳感器的底端抵接配合,所述壓力傳感器的頂端通過環形墊圈與傳感器套筒內腔的環形止口抵接配合。
進一步地,所述環形墊圈為銅墊圈。
進一步地,所述光學透視鏡為藍寶石光學玻璃鏡,藍寶石光學玻璃鏡其硬度較高,可以承受激波產生的高壓,且其光學性能較好,保證光信號測量的準確性。
更進一步地,所述安裝座的外凸法蘭邊與尾端蓋的內凹止口之間通過沿周向布置的緊固螺栓連為一體,螺栓固定連接方便整個裝置的拆卸和安裝。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
(1)本實用新型裝置將光學觀察窗通孔與傳感器安裝通孔並排安裝在端蓋上,保證了採集到的光信號與壓力信號的同時性。
(2)在壓力傳感器探頭安裝方法上採用套筒密封結構,保證了裝置的氣密性。
(3)該激波管尾端蓋信號採集裝置結構簡單、利於檢修,螺栓連接方便裝置的安裝和拆卸。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激波管尾端蓋信號採集裝置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激波管尾端蓋信號採集裝置中尾端蓋和安裝座嵌套固定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激波管尾端蓋信號採集裝置中壓力傳感器安裝在傳感器安裝通孔中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尾端蓋1,安裝座2,光學透視鏡3,壓力傳感器4,光學觀察窗通孔5,傳感器安裝通孔6,傳感器套筒7,定位螺套8,環形墊圈9,定位環槽10,密封墊圈11,緊固螺栓1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3所示的激波管尾端蓋信號採集裝置,一種激波管尾端蓋信號採集裝置,設置在與激波管尾端法蘭盤對接的尾端蓋1上,尾端蓋1的內側設置有與其凹凸嵌套固定配合的安裝座2,安裝座2的外凸法蘭邊與尾端蓋1的內凹止口之間通過沿周向布置的緊固螺栓12連為一體,螺栓固定連接方便整個裝置的拆卸和安裝;安裝座2和尾端蓋1上開設有內外貫通的光學觀察窗通孔5,光學觀察窗通孔5中密封安裝有光學透視鏡3,用以在線觀測激波管內腔的光信號,光學透視鏡3可選用藍寶石光學玻璃鏡,藍寶石光學玻璃鏡其硬度較高,可以承受激波產生的高壓,且其光學性能較好,保證光信號測量的準確性;光學觀察窗通孔5中位於安裝座2和尾端蓋1的結合處設置有定位環槽10,光學透視鏡3嵌置在定位環槽10內、並通過設置在其上下兩面的密封墊圈11與安裝座2和尾端蓋1氣密相連,密封墊圈11可以選用聚四氟乙烯墊圈。安裝座2和尾端蓋1上還開設有內外貫通的傳感器安裝通孔6,傳感器安裝通孔6中密封安裝有壓力傳感器4,用以同步檢測激波管內腔的壓力信號,傳感器安裝通孔6對應於 尾端蓋1的一段與傳感器套筒7的上段螺紋配合,傳感器套筒7的下段位於傳感器安裝通孔6對應於安裝座2的一段中,壓力傳感器4通過螺紋配合氣密安裝在傳感器套筒7的內腔中;傳感器套筒7的下段還設置有與其螺紋配合的定位螺套8,定位螺套8伸入傳感器套筒7中的一端與壓力傳感器4的底端抵接配合,壓力傳感器4的頂端通過環形墊圈9與傳感器套筒7內腔的環形止口抵接配合。定位螺套8將壓力傳感器4固定在傳感器套筒7內,環形墊圈9保證壓力傳感器4在裝置中的氣密性,墊圈9可選用銅墊圈。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設計出若干更改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