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壓離心澆鑄法的製作方法
2023-05-22 22:36:21
專利名稱:擠壓離心澆鑄法的製作方法
本技術屬有色金屬澆鑄範疇。是專門澆鑄軸承合金軸瓦技術,稱擠壓離心澆鑄法。
目前國內外軸瓦澆鑄方法有二種一是重力澆鑄(又稱靜力澆鑄)是利用金屬本身的重力進行澆鑄,冷卻後成鑄件、工藝原始。結晶粗大並伴有氣孔、針孔、疏鬆等缺陷,同時粘合質量上也難保證。其工件必須放大2-3倍的加工餘量進行補救。二為離心澆鑄法,即將合金熔成液態時加以高速旋轉。產生離心力進行澆鑄,冷卻後成鑄件。其氣孔、針孔、疏鬆現象減少。但因在鑄造過程中鑄件各部位與旋轉軸心距離不同,因此離心力也不等,一般在澆鑄件外徑部位因離心力大,晶體較為緻密。內徑部位則略為疏鬆。且化學成份偏析也較大。合金中比重大的易聚集在鑄件外圍,比重小的集於近軸心部位,在使用範圍上,因其純依賴離心力。因此對大的鑄件,不對稱的異形鑄件及連體軸瓦就不能採用。
上述兩種澆鑄方法。由於各自缺陷,對軸瓦產品難以保證質量,而當前產品的質量要求日趨提高,軸瓦結構上從有槽向無槽平背軸瓦發展,使用要求也向中速高速進行發展,對軸瓦質量檢測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不得不從澆鑄工藝和前處理上作出新的改進。
本技術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二項澆鑄方法的不足,新研製出一種國內外迄今還沒有的澆鑄方法-擠壓離心澆鑄法。此種技術操作簡便,不但適用於批量產品生產,並為單個產品,修理品及使用廠自製備件提供方便。並能達到較完善的質量要求,使用擠壓澆鑄法的優點其一,解決了靜力澆鑄和離心澆鑄所不能保證的結晶細化、氣孔、針孔、疏鬆等現象。
其二、能保證合金與軸瓦本體的良好粘合。
其三、不受合金軸瓦外形條件的限制,特別對連體軸瓦的鑄造,成為一種獨特的澆鑄方法。
其四、能降低成本百分之五十甚至數倍不等。採用此澆鑄方法,加工餘量可以減少到最低點,可減少50%用料,主要是一反靜力澆鑄芯座靜止及離心澆濤無擠壓力狀況,利用芯座的旋轉帶動合金在液態時不停轉動,當合金冷卻到液態與固態臨界點時利用芯座中的活動的凸面加以全面擠壓。使合金與軸瓦外殼粘合得平整良好,合金結晶受擠壓而更緊密細化。
其實現之具體方法根據圖 1(一)將軸瓦體(3)用空位模板[(2)下模板(4)上模板]固定在轉盤(1)上。轉盤(1)轉速調速電動機帶動,其旋轉方向與芯座(5)作逆向轉動。轉速6轉/分-24轉/分之間。
(二)芯座(5)由調速傳動機構(6)帶動,轉速116轉/分-320轉/分之間。
(三)調速傳動機構(6)固定在橫梁(7)上。可裝置單頭芯座(5),也可根據澆鑄工件之需要裝置多頭芯座。
(四)橫梁(7)在立柱上可作上下移動,則可根據澆鑄工件之高低作調整,以及芯座(5)進入軸瓦體(3)及澆鑄後脫出軸瓦體(3)。
(五)所需擠壓力的大小,可隨意調整芯座(5)上的凸面(9)的凸出多少而實現。
權利要求
1.主要是一反靜力澆鑄芯座靜止及離心澆鑄無擠壓力狀況,利用芯座的旋轉帶動合金在液態時不停轉動,在合金冷卻致液態與固態臨界點時利用芯座中的活動的凸面加以全面擠壓。
2.根據權利要求。本特徵適用於熔點低於芯座擠壓凸面材料的各種合金方法。
全文摘要
一種利用擠壓、離心澆鑄軸承合金軸瓦的新方法,與軸瓦本體有良好結合,不受軸瓦外形條件限制之特點,且可大幅度降低加工餘量,並在克服鑄件晶體細化、氣孔、針孔、疏鬆等質量上有顯著提高。
文檔編號B22D27/11GK1060803SQ90102968
公開日1992年5月6日 申請日期1990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1990年10月23日
發明者顏連汕 申請人:顏連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