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殼體的扣合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04:19:56
專利名稱:塑膠殼體的扣合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連接結構領域,尤其涉及塑膠殼體的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塑膠殼體間的扣合,主要是利用塑膠材料自身的韌性、變形而實現扣合的一種結構方式,目前,塑膠殼體間的扣合普遍採用的是(參照圖1和圖2),在一殼體1 上有凹臺19,另一殼體2上對應位置有凸起倒扣29,然後對兩殼體加壓,通過塑膠材料自身的韌性、變形,而實現扣合,此結構方式裝配簡單、方便,上、下殼體對正位置後,施加一定壓力即可完成裝配。但是上述結構也存在一些弊端針對對應的結構配合尺寸要求比較嚴格,尤其是不容易拆卸,由於結構中凸起倒扣29的存在,拆卸時容易損壞其結構,如凸起倒扣29處斷裂等,對維護、調試來講,就很不方便了,即裝配容易,拆卸難,使用壽命有限。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扣合結構的塑膠殼體,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扣合後的塑膠殼體拆卸時容易損壞殼體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塑膠殼體的扣合結構,包括上殼體和下殼體,所述上殼體設有至少兩個凹臺,所述下殼體設有與所述凹臺對應的凸起倒扣,於所述凹臺的一端還設有一缺口,所述缺口寬度尺寸大於所述凸起倒扣的寬度。進一步地,所述凹臺內設有凸起的限位筋。更進一步地,所述凸起倒扣上設有與限位筋對應的限位槽。或者,本實用新型還可以用這樣實現,一種塑膠殼體的扣合結構,包括上殼體和下殼體,所述下殼體設有至少兩個凹臺,所述上殼體設有與所述凹臺對應的凸起倒扣,於所述凹臺的一端還設有一缺口,所述缺口寬度尺寸大於所述凸起倒扣的寬度。進一步地,所述凹臺內設有凸起的限位筋。更近一步地,所述凸起倒扣上設有與限位筋對應的限位槽。依借上述技術方案,將所述凹臺的一端設一缺口,所述缺口寬度尺寸大於凸起倒扣寬度尺寸,裝配時,由於上殼體或下殼體具有一缺口,增加了所述凹臺的寬度尺寸,將凸起倒扣與凹臺大致相對後,加力壓合即可使上下殼體連接扣合,不必像現有技術中那樣完全對正凸起倒扣和凹臺的位置後才可結合上、下殼體,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對位置對應精確度要求嚴格的缺陷;拆卸殼體時,相對旋轉上、下殼體,旋轉至所述凸起倒扣正對缺口時即可輕鬆分離上、下殼體,另外,在扣合的狀態中,所述限位筋與所述限位槽呈相互咬合的結構,防止上、下殼體因外界振動而旋轉、分開,即當受到一定的旋轉力使所述限位筋與所述限位槽分離咬合狀態時才能轉動,從而實現了塑膠殼體間裝配容易、拆卸也容易,避免了在拆卸塑膠殼體時導致塑膠殼體的損壞,延長了使用壽命。
圖1是現有技術提供的塑膠殼體正視立體圖;圖2是現有技術提供的塑膠殼體反視立體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塑膠殼體正視立體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塑膠殼體反視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參照圖3和圖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塑膠殼體的扣合結構,包括上殼體 1和下殼體2,所述上殼體1設有兩個凹臺11,所述下殼體2設有與所述凹臺11對應的凸起倒扣21,於所述凹臺11的一端還設有一缺口 13,所述缺口 13寬度尺寸大於所述凸起倒扣 21的寬度。進一步地,所述凹臺11內設有凸起的限位筋12。更進一步地,所述凸起倒扣21上設有與限位筋12對應的限位槽22。依借上述技術方案,將所述凹臺11的一端設一缺口 13,所述缺口 13寬度尺寸大於凸起倒扣21寬度尺寸,裝配時,由於上殼體1凹臺11處具有缺口 13,增加了所述凹臺11 的寬度尺寸,將凸起倒扣21與凹臺11大致相對後,加力壓合即可使上下殼體連接扣合,不必像現有技術中那樣完全對正凸起倒扣21和凹臺11的位置後才可結合上、下殼體,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對位置對應精確度要求嚴格的缺陷;同時,拆卸殼體時,相對旋轉上、下殼體,旋轉至所述凸起倒扣21正對缺口 13時即可輕鬆分離上、下殼體,另外,在扣合的狀態中,所述限位筋12與所述限位槽22呈相互咬合的結構,防止上、下殼體因外界振動而旋轉、分開,即當受到一定的旋轉力使所述限位筋12與所述限位槽22分離咬合狀態時才能轉動,從而實現了塑膠殼體間裝配容易、拆卸也容易,避免了在拆卸塑膠殼體時導致塑膠殼體的損壞,延長了使用壽命。實施例二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塑膠殼體的扣合結構另一實施方案,與上述實施例一所述的技術方案不同之處為,在所述下殼體設有三個凹臺,所述上殼體設有與所述凹臺對應的凸起倒扣,其他技術方案與上述實施例一相同,從而實現了塑膠殼體間裝配容易、拆卸也容易,避免了在拆卸塑膠殼體時導致塑膠殼體的損壞,延長了使用壽命。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塑膠殼體的扣合結構,包括上殼體和下殼體,所述上殼體設有至少兩個凹臺,所述下殼體設有與所述凹臺對應的凸起倒扣,其特徵在於,於所述凹臺的一端還設有一缺口, 所述缺口寬度尺寸大於所述凸起倒扣的寬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膠殼體的扣合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凹臺內設有凸起的限位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塑膠殼體的扣合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凸起倒扣上設有與所述限位筋對應的限位槽。
4.一種塑膠殼體的扣合結構,包括上殼體和下殼體,所述下殼體設有至少兩個凹臺,所述上殼體設有與所述凹臺對應的凸起倒扣,其特徵在於,於所述凹臺的一端還設有一缺口, 所述缺口寬度尺寸大於所述凸起倒扣的寬度。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塑膠殼體的扣合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凹臺內設有凸起的限位筋。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扣合結構的塑膠殼體,其特徵在於,所述凸起倒扣上設有與所述限位筋對應的限位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塑膠殼體的扣合結構,包括上殼體和下殼體,所述上殼體或下殼體設有至少兩個凹臺,所述下殼體或上殼體設有與所述凹臺對應的凸起倒扣,於所述凹臺的一端還設有一缺口,所述缺口寬度尺寸大於所述凸起倒扣的寬度,拆卸殼體時,相對旋轉上、下殼體,旋轉至所述凸起倒扣正對缺口時即可輕鬆分離上、下殼體,從而實現了塑膠殼體間裝配容易、拆卸也容易,避免了在拆卸塑膠殼體時導致塑膠殼體的損壞,延長了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F16B4/00GK202118040SQ20112020381
公開日2012年1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16日
發明者劉向陽, 王升東 申請人:深圳市景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