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旋轉齒輪箱懸臂受力自平衡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06:42:4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航空器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可旋轉齒輪箱懸臂受力自平衡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航空器上使用的齒輪箱是一種高速輕質齒輪箱,齒輪箱呈懸臂狀安裝固定在機體上,並可以繞輸入主軸旋轉。由於齒輪箱輸出軸的受力,使得齒輪箱懸臂處根部受力較大,需要增強齒輪箱懸臂安裝根部的強度。這樣,會使得齒輪箱的重量增加。
因此,研製出一種可使得齒輪箱既滿足受力要求又滿足航空器重量要求的裝置,便成為業內人士亟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可旋轉齒輪箱懸臂受力自平衡系統,克服了現有產品中上述方面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可旋轉齒輪箱懸臂受力自平衡系統,包括齒輪箱、機架以及固定安裝在該機架上的發動機,所述齒輪箱包括輸入軸以及輸出軸,所述齒輪箱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安裝套,所述發動機的驅動軸與該輸入軸相連接,且所述發動機上固定安裝有該輸入軸相對應的離合器外套,所述離合器外套通過軸承與該輸入軸活動連接,且所述離合器外套通過軸承與該安裝套活動連接,其還包括彈簧支撐系統,所述彈簧支撐系統包括固定連接在該機架上的下支撐板、固定連接在該下支撐板上的若干導向柱、與該導向柱相套接的壓縮彈簧、與該壓縮彈簧固定連接的上支撐板,所述上支撐板通過滾珠與該齒輪箱懸臂端的底部滑動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輸入軸上固定安裝有第一齒輪,所述第一齒輪嚙合連接有第一減速齒輪,所述第一減速齒輪安裝在減速軸的一端,且該減速軸的另一端安裝有第二減速齒輪,所述第二減速齒輪嚙合連接有第二齒輪,所述第二齒輪嚙合連接有第三齒輪,所述第二齒輪和第三齒輪直徑相同且各分別固定安裝在一輸出軸上。
進一步地,所述輸入軸、減速軸和輸出軸均通過軸承與該齒輪箱形成可轉動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齒輪箱懸臂端的底部凹設有與該滾珠對應的球孔,所述上支撐板的頂部凹設有與該滾珠對應的圓弧形凹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齒輪箱可在彈簧的支撐作用下自由旋轉,使安裝部分的受力明顯減小,提高了齒輪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可旋轉齒輪箱懸臂受力自平衡系統的正視圖;
圖2是根據圖1所示的可旋轉齒輪箱懸臂受力自平衡系統的側視圖。
圖中:
1、齒輪箱;2、第二齒輪;3、輸出軸;4、減速軸;5、第一減速齒輪;6、第二減速齒輪;7、第一齒輪;8、輸入軸;9、安裝套;10、離合器外套;11、發動機;12、機架;13、導向柱;14、壓縮彈簧;15、上支撐板;16、滾珠。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如圖1-2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可旋轉齒輪箱懸臂受力自平衡系統,包括齒輪箱1、機架12以及固定安裝在該機架12上的發動機11,所述齒輪箱1包括輸入軸8以及輸出軸3,所述齒輪箱1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安裝套9,所述發動機11的驅動軸與該輸入軸8相連接,且所述發動機11上固定安裝有該輸入軸8相對應的離合器外套10,所述離合器外套10通過軸承與該輸入軸8活動連接,且所述離合器外套10通過軸承與該安裝套9活動連接,其還包括彈簧支撐系統,所述彈簧支撐系統包括固定連接在該機架12上的下支撐板、固定連接在該下支撐板上的若干導向柱13、與該導向柱13相套接的壓縮彈簧14、與該壓縮彈簧14固定連接的上支撐板15,所述上支撐板15通過滾珠16與該齒輪箱1懸臂端的底部滑動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輸入軸8上固定安裝有第一齒輪7,所述第一齒輪7嚙合連接有第一減速齒輪5,所述第一減速齒輪5安裝在減速軸4的一端,且該減速軸4的另一端安裝有第二減速齒輪6,所述第二減速齒輪6嚙合連接有第二齒輪2,所述第二齒輪2嚙合連接有第三齒輪,所述第二齒輪2和第三齒輪直徑相同且各分別固定安裝在一輸出軸3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輸入軸8、減速軸4和輸出軸3均通過軸承與該齒輪箱1形成可轉動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齒輪箱1懸臂端的底部凹設有與該滾珠16對應的球孔,所述上支撐板15的頂部凹設有與該滾珠16對應的圓弧形凹槽。
為了方便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以下通過具體使用方式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採用的固定連接、固定安裝方式均可以採用螺栓固定、焊接等常規方式。
由於齒輪箱1的安裝部位位於齒輪箱1的一端,使得齒輪箱1呈懸臂狀態,因此在懸臂端的下方設置了彈簧支撐系統,其採用三根壓縮彈簧14及導向柱13,導向柱13固定安裝在下支撐板上,下支撐板與機架12相連。齒輪箱安裝固定在一個旋轉套上,旋轉套與固定在發動機的離合器套通過軸承配合呈旋轉狀態。離合器套的內部安裝有離合器及齒輪箱的輸入軸。
可旋轉齒輪箱懸臂受力自平衡系統含有齒輪箱1,機架12及發動機11等組成。齒輪箱13的安裝有以輸入軸8為中心的安裝套9,安裝套9與離合器外套10通過軸承呈旋轉配合。離合器外套10安裝固定在發動機11上。使得齒輪箱能夠以輸入軸8為中心旋轉。齒輪箱內部安裝有輸入軸8,一級減速齒輪5和第一齒輪,二級減速齒輪6和第二齒輪2,以及第三齒輪,第二齒輪2與第三齒輪為一對直徑相同的反向齒輪,第二齒輪2與第三齒輪分別安裝在兩輸出軸3上。在齒輪箱1的懸臂端與機架12之間安裝有彈簧支撐系統,彈簧支撐系統主要由下支撐板、壓縮彈簧14、導向柱13、上支撐板15以及位於齒輪箱1與上支撐板15之間的滾珠16組成。齒輪箱13可以以輸入軸8作為中心旋轉,齒輪箱懸臂端底部與上支撐板15之間在滾珠16的作用下可以相對滑動,導向柱安裝固定在機架12上。
當齒輪箱1的懸臂端在受力時,力可在壓縮彈簧14的支撐作用下以及懸臂端自由旋轉的作用下抵消一部分,使安裝部分的受力明顯減小,提高了齒輪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綜上所述,藉助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齒輪箱可在彈簧的支撐作用下自由旋轉,使安裝部分的受力明顯減小,提高了齒輪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於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