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質保溫空心砌塊配筋灌芯承重體系新技術的製作方法
2023-05-21 04:27:51 1
專利名稱:輕質保溫空心砌塊配筋灌芯承重體系新技術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輕質保溫空心砌塊配筋灌芯承重體系新技術,屬於新型建築物設計,施工技術及新型建材技術領域。
我國現有的建築物承重牆多用粘土磚砌築,從破壞土地、汙染環境和浪費能源等方面考慮,國家嚴格限制粘土磚的使用。(1)建築設計施工中採用的混凝土空心小砌塊在抗震設防8°地區只能蓋六層樓,其溫度變形大,含水率難以控制,砌筑後易開裂,牆面滲漏嚴重,此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2)現澆混凝土剪力牆大量使用鋼模板,鋼模自重大,拼裝拆卸麻煩,費工費時,模板費用高。(3)混凝土空心小砌塊和現澆混凝土剪力牆傳熱快,在寒冷地區需另加保溫層,外牆外表面設保溫層費用高,施工難度大,表面易裂縫。混凝土空心小砌塊牆內表面設保溫層,雖然費用低於外側保溫,但牆體冬夏季溫差大,易造成上層牆體開裂。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目前建築牆體結構保溫,承重及施工技術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適應牆體改革的需要,提供一種輕質保溫空心砌塊配筋灌芯承重體系新技術。採用此新技術,可使保溫承重一體化,施工更簡便,避免混凝土牆體外露,減少溫度應力,提高抗震性能,並能省工省時,節省工程費用。
現結合說明書附圖1-11對本發明的內容公開如下本發明所用空心砌塊有兩種,其一為EPS混凝土空心砌塊,為正六面體形狀,一個側面有互相貫通的半圓形橫槽(1)和豎槽(2),另一側面距EPS混凝土(4)表面一定距離處夾有一層耐鹼玻璃絲網布(3);用此種砌塊砌築時,使兩砌塊有橫豎槽的面相向,依半個砌塊長度為節距交錯砌合在一起,使斷面為半圓形的橫豎槽合成圓形斷面孔道,在此孔道中配置垂直和水平受力鋼筋(5),然後用自密實,微膨脹的流態混凝土灌孔,固化後形成鋼筋混凝土柱(6);另一種為發泡粉煤灰空心砌塊,為正六面體形狀,有上、下貫穿圓孔(7),其底側水平方向有拱形槽(10),槽(10)與貫穿圓孔(7)在砌塊內部互相貫通,用此種砌塊砌築時,依半個砌塊長度為節距交錯砌合在一起,使上下層砌塊的貫穿圓孔(7)對準,左右相鄰砌塊的拱形槽(10)對準,形成垂直和水平孔道,在此空道中配置受力鋼筋(5),以自密實,微膨脹的流態混凝土灌孔,固化後形成鋼筋混凝土柱(6),與輕質混凝土砌塊共同形成內外牆整體承重體系,其內、外牆表面可根據不同品種的砌塊性能直接噴塗塗料或外貼飾面磚。
本發明的優點和效果如下1、用本發明技術砌築的牆體由於在牆體內部形成聯接成一體的網格狀鋼筋混凝土結構,整體性好,與一般砌體砌築的牆體比較,抗震性能大大提高。
2、本發明所用輕質空心砌塊,兼作外牆的內、外保溫層,能避免熱橋,減少能耗,傳熱係數≤0.8w/m2K,熱環境穩定,是一種優良的節能保溫方案。
3、砌塊自重輕,施工方便,EPS混凝土砌塊,可鋸成任意尺寸,砌塊芯孔配置鋼筋方便,可滿足多層或高層建築的承重需要。
4、外牆承重的鋼筋混凝土芯體完全不外露,冬夏季溫差變化小,減少溫度應力破壞,有利於承重結構保護。
5、輕質空心砌塊配筋灌芯承重牆體屬非燃體,耐火性好,耐火極限≥4小時,可滿足多層或高層建築防火要求。
6、輕質砌塊外牆體不另設保溫層,灌芯不用模板,承重保溫一體化,大大減少施工費用,容易推廣,可代替粘土磚,以粉煤灰或廢舊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作原料,減少環境汙染,利舊利廢,符合牆體改革和建築節能,環境保護的國策。
圖1為本發明所用EPS混凝土輕質保溫空心砌塊正視圖;圖2為本發明所用EPS混凝土輕質保溫空心砌塊俯視圖;圖3為圖2AA剖面側視圖;圖4為本發明的另一種構型梯形槽正視圖;圖5為本發明所用EPS混凝土混凝土輕質保溫空心砌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有部分剖示圖);
圖6為本發明發泡粉煤灰輕質保溫空心砌塊的正面圖及部分剖示圖;圖7為圖6的AA剖示圖;圖8為圖6及圖7所示的砌塊的另一種構型,底部半圓槽以梯形槽取代的正視圖及部分剖示圖;圖9為圖8的B-B剖示圖;圖10為圖5所示的EPS混凝土輕質保溫空心砌塊經砌筑後,空洞穿入鋼筋並澆灌混凝土後,所形成鋼筋混凝土骨架的情況;圖11用圖6-7所示的發泡粉煤灰輕質保溫空心砌塊砌築的承重牆體,空洞穿入鋼筋並澆灌混凝土後所形成的鋼筋混凝土骨架的情況。
以下結合附圖1-11對本發明的實施例詳述如下例1,本實施例所使用的EPS混凝土是用廢舊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塊破碎成顆粒作為輕骨料,以水泥為膠結劑,外加起泡劑,粘結劑等添加劑製成的混凝土。
本實施例所使用的EPS混凝土砌塊,外形尺寸寬790mm,高390mm,厚150mm(兩塊對扣砌筑後厚300mm)。砌塊的半圓槽有橫槽(1)2道,豎槽(2)4道,孔與槽的大小可根據灌注混凝土芯的設計要求作相應變化。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如下1、根據牆體砌塊排塊孔位,在打好的混凝土基礎上,予埋混凝土芯錨筋;2、用EPS混凝土空心砌塊,先配鋼筋,後將砌塊對扣砌築,將鋼筋包容在牆體內部互相貫通的空腔中(圖10);在使用發泡輕質粉煤灰砌塊砌築牆體時,隨砌隨配水平鋼筋,待每層樓牆體砌完後,再插配豎向鋼筋。
3、輕質空心砌塊牆體砌好後,堵嚴門窗洞口牆體水平孔,支門窗過梁模板,清理牆體下邊空心孔內落地灰,從垂直方向的空腔頂部現澆自密實,微膨脹的流態混凝土,混凝土硬化後,在牆體內部形成網格狀的鋼筋混凝土承重結構,(見附圖10、11)。
4、按照上層牆體排塊孔位,在圈梁予埋上層牆體砌塊芯柱錨筋。
5、圈梁過梁現澆後,混凝土強度達到要求時安裝或現澆樓面。
6、輕質空心砌塊承重建築的主體結構完工,牆體表面應進行裝飾,EPS混凝土輕質砌塊牆,表面刮聚合物砂漿後貼玻璃絲布,隨即用聚合物砂漿找平壓光,幹後外噴塗料或貼飾面磚。發泡粉煤灰砌塊牆面,先噴一次底塗,後噴兩道外飾面,也可不噴外飾面,直接粘貼飾面磚。
權利要求
1.一種輕質保溫空心砌塊配筋灌芯承重體系新技術,其特徵在於,其所用的空心砌塊有兩種,其一為EPS混凝土空心砌塊,為正六面體形狀,一個側面有互相貫通的半圓形橫槽(1)和豎槽(2),另一側面距EPS混凝土(4)表面一定距離處夾有一層耐鹼玻璃絲網布(3);用此種砌塊砌築時,使兩砌塊有橫豎槽的面相向,依半個砌塊長度為節距交錯砌合在一起,使斷面為半圓形的橫豎槽合成圓形斷面孔道,在此孔道中配置垂直和水平受力鋼筋(5),然後用自密實,微膨脹的流態混凝土灌孔,固化後形成鋼筋混凝土柱(6);另一種為發泡粉煤灰空心砌塊,為正六面體形狀,有上、下貫穿圓孔(7),其底側水平方向有拱形槽(10),槽(10)與貫穿圓孔(7)在砌塊內部互相貫通,用此種砌塊砌築時,依半個砌塊長度為節距交錯砌合在一起,使上下層砌塊的貫穿圓孔(7)對準,左右相鄰砌塊的拱形槽(10)對準,形成垂直和水平孔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質保溫空心砌塊配筋灌芯承重體系新技術,其特徵在於所說的半圓形槽(1)(2)和拱形槽(10)可以是梯形槽。
全文摘要
本發明為一種輕質保溫空心砌塊配筋灌芯承重體系新技術,所用砌塊有兩種,一種為EPS混凝土空心砌塊,為一正六面體,一側面有相貫通的半圓形橫槽和豎槽,另一種為發泡粉煤灰空心砌塊,有上下貫穿圓孔,其底側有水平方向的拱形槽;空心砌塊砌築時,要交錯砌合,上下左右孔道對準,在孔道中配置鋼筋,用混凝土澆灌孔道,形成網格形鋼筋混凝土承重牆,此承重體系既能保溫,又能承重。
文檔編號B28B1/00GK1231955SQ98101189
公開日1999年10月20日 申請日期1998年4月14日 優先權日1998年4月14日
發明者馮葆純, 慕蘇慶, 胡耀宗, 申建蒙, 白家, 趙承萱, 壽光, 黎長青 申請人:北京億利達輕體房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