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圈機浮動式進絲傳動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05:44:21 2
專利名稱:繞圈機浮動式進絲傳動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專用於繞圈機的進絲傳動機構,尤其是一種浮動式進絲傳動機構。
背景技術:
進絲傳動機構是繞圈機關鍵機構,主要是為了調節圈絲的直線度,目前所採用的進絲傳動機構為剛性直壓式結構,金屬絲在傳送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變形,影響產品質量。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靠,能提高金屬絲傳送質量的繞圈機浮動式進絲傳動機構。它主要由一排多對傳動輪分上下各一隻布置而成,所述的下面一排傳動輪為可調換式剛性滾輪,上面對應的一排為柔性滾輪;所述的柔性滾輪上面設置有使柔性滾輪產生向下壓力的彈簧。
所述的傳動輪共布置有七對,上面一排傳動輪為從動輪,下面一排傳動輪為主動輪,其中一主動輪通過主傳動軸與伺服電機相連,其它主動輪通過各自的傳動軸通過相鄰的斜齒輪配合傳動。
所述最後一主動輪的傳動軸後端裝有一可以計算每次進絲的尺寸、以保證每次進絲的長度剛好為眼鏡片外形輪廓一圈的長度的編碼器。
本實用新型屬於對現有技術的一種改良,它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靠,能提高金屬絲傳送質量等特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進絲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介紹圖1、 2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由一排多對傳動輪分上下各一隻布置而成,所述的下面一排傳動輪l為可調換式剛性滾輪,上面對應的一排傳動輪2為柔性滾輪;所述的柔性滾輪上面設置有使柔性滾輪產生向下壓力的
彈簧3。所述的傳動輪共布置有七對,上面一排傳動輪2為從動輪,下面一排傳動輪l為主動輪,其中一主動輪通過主傳動軸4與伺服電機5相連,其它主動輪通過各自的傳動軸通過
相鄰的斜齒輪配合傳動。
所述最後一主動輪的傳動軸後端裝有一可以計算每次進絲的尺寸、以保證每次進絲的
長度剛好為眼鏡片外形輪廓一圈的長度的編碼器6。
本實用新型採用浮動式壓緊摩擦傳動,並配製各種規格可調換的高精度耐磨的傳動元件,其中包括有 一排七對傳動輪分上下各一隻,如圖1所示,下面一排傳動輪為可調換式剛性滾輪為主動輪,根據圈絲不同的規格配製,上面一排傳動輪為柔性滾輪為從動輪,在外力P作用下,通過彈簧作用力,使柔性滾輪產生向下壓力,當主動輪在伺服電機的驅動下經過傳動軸轉動時,如圖2所示,金屬絲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實現進絲作用。其它的
六個傳動軸則是通過每根軸上面的斜齒輪配合傳動,同時在第七個傳動軸的後端裝一編碼器,用編碼器可以計算每次進絲的尺寸,以保證每次進絲的長度剛好為眼鏡片外形輪廓一圈的長度,為下一步工序做好準備。
由於上輪為浮動式,壓在金屬絲上的正壓力隨著金屬絲規格和性能的變化,既能有效傳送,又不傷害金屬絲表面質量,另外通過七排滾輪的滾壓和拉伸,除了拉伸金屬絲的直線度外,而且使金屬表面金相組織形成有利的壓力分布和產生塑性變形,從而修正表面微觀幾何形狀提高表面光潔度、疲勞強度和硬度。金屬絲在擠壓傳送中由於金屬絲性能不穩定會產生尺寸誤差,所以在末端裝有編碼器,控制伺服電機傳送,從而達到與樣絲尺寸基本一致。
權利要求1、一種繞圈機浮動式進絲傳動機構,它主要由一排多對傳動輪分上下各一隻布置而成,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下面一排傳動輪為可調換式剛性滾輪,上面對應的一排傳動輪為柔性滾輪;所述的柔性滾輪上面設置有使柔性滾輪產生向下壓力的彈簧。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繞圈機浮動式進絲傳動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傳動輪共布置有七對,上面一排傳動輪為從動輪,下面一排傳動輪為主動輪,其中一主動輪通過主傳動軸與伺服電機相連,其它主動輪通過各自的傳動軸通過相鄰的斜齒輪配合傳動。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繞圈機浮動式進絲傳動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最後一主動輪的傳動軸後端裝有一可以計算每次進絲的尺寸、以保證每次進絲的長度剛好為眼鏡片外形輪廓一圈的長度的編碼器。
專利摘要一種繞圈機浮動式進絲傳動機構,它主要由一排多對傳動輪分上下各一隻布置而成,所述的下面一排傳動輪為可調換式剛性滾輪,上面對應的一排為柔性滾輪;所述的柔性滾輪上面設置有使柔性滾輪產生向下壓力的彈簧;所述的傳動輪共布置有七對,上面一排傳動輪為從動輪,下面一排傳動輪為主動輪,其中一主動輪通過主傳動軸與伺服電機相連,其它主動輪通過各自的軸通過相鄰的斜齒輪配合傳動;所述最後一主動輪的傳動軸後端裝有一可以計算每次進絲的尺寸、以保證每次進絲的長度剛好為眼鏡片外形輪廓一圈的長度的編碼器;它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靠,能提高金屬絲傳送質量等特點。
文檔編號B21F3/00GK201423417SQ20092012002
公開日2010年3月17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14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14日
發明者杜高平 申請人:杜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