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口罩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17:53:16
專利名稱:電動口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能電動提供新鮮空氣的電動口罩。
背景技術:
目前使用的口罩主要是棉紗口罩和防塵、防毒口罩。棉紗口罩雖可以起到過濾、禦寒的作用,但是它的密封、透氣性差。例如在非典時期,棉紗口罩起不到防護措施。防塵、防毒口罩防塵、防毒效果好,但是由於是被動呼吸,所以呼吸不暢,長時間對人無益,而且廢氣容易二次呼吸。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動口罩,它變主動呼吸為被動呼吸,不但防塵、防毒效果好,而且呼吸通暢,無二次呼吸。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電動盒體內有電機室,電機室內鉸接有微電機,微電機的左右輸出軸上分別固定吸氣扇和排風扇,吸氣扇在吸氣室內,吸氣室的左右壁上分別有第一過濾層和通氣孔,第一過濾層外的電動盒體上有進氣孔,通氣孔將吸氣室和電機室連通,電機室的上方有電池室和第二過濾室,第二過濾室與電機室通過孔連通,第二過濾室所在的電動盒體壁上有吸氣接頭,吸氣接頭上密封插有吸氣插頭,吸氣插頭通過吸氣導管與呼吸面罩相通;所述的排風扇在排風室內,排風室對應排風扇的電動盒體上有排氣孔,排風室所在的電動盒體壁上有排氣接頭,排氣接頭上密封插有排氣插頭,排氣插頭通過排氣導管與呼吸面罩相通;所述的電池室內有電池,其壁上有開關,電池通過導線與開關、微電機電連接。
由於採用風扇強制吸排風,所以本實用新型變主動呼吸為被動呼吸,不但防塵、防毒效果好,而且呼吸通暢,無二次呼吸。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所示,電動盒體23內有電機室14,電機室14內鉸接有微電機11,微電機11的左右輸出軸上分別固定吸氣扇15和排風扇9,吸氣扇15在吸氣室16內,吸氣室16的左右壁上分別有第一過濾層17和通氣孔22。第一過濾層17外的電動盒體23壁上有進氣孔18。通氣孔22將吸氣室16和電機室14連通,電機室14的上方有電池室20和第二過濾室12,第二過濾室12與電機室14通過孔13連通,第二過濾室12所在的電動盒體23壁上有吸氣接頭6,吸氣接頭6上密封插有吸氣插頭3,吸氣插頭3通過吸氣導管2與呼吸面罩1相通。所述的排風扇9在排風室8內,排風室8對應排風扇9的電動盒體23壁上有排氣孔10,排風室8所在的電動盒體23壁上有排氣接頭7,排氣接頭7上密封插有排氣插頭5,排氣插頭5通過排氣導管4與呼吸面罩1相通。所述的電池室20內有電池,其壁上有開關19,電池通過導線與開關19、微電機11電連接。所述的第一過濾層17為防塵層,可以使用濾紙。所述的第二過濾層12為防毒殺菌層,可以使用碳粒。
權利要求1.一種電動口罩,其特徵在於電動盒體(23)內有電機室(14),電機室(14)內鉸接有微電機(11),微電機(11)的左右輸出軸上分別固定吸氣扇(15)和排風扇(9),吸氣扇(15)在吸氣室(16)內,吸氣室(16)的左右壁上分別有第一過濾層(17)和通氣孔(22),第一過濾層(17)外的電動盒體(23)上有進氣孔(18),通氣孔(22)將吸氣室(16)和電機室(14)連通,電機室(14)的上方有電池室(20)和第二過濾室(12),第二過濾室(12)與電機室(14)通過孔(13)連通,第二過濾室(12)所在的電動盒體(23)壁上有吸氣接頭(6),吸氣接頭(6)上密封插有吸氣插頭(3),吸氣插頭(3)通過吸氣導管(2)與呼吸面罩(1)相通;所述的排風扇(9)在排風室(8)內,排風室(8)對應排風扇(9)的電動盒體(23)上有排氣孔(10),排風室(8)所在的電動盒體(23)壁上有排氣接頭(7),排氣接頭(7)上密封插有排氣插頭(5),排氣插頭(5)通過排氣導管(4)與呼吸面罩(1)相通;所述的電池室(20)內有電池,其壁上有開關(19),電池通過導線與開關(19)、微電機(11)電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口罩,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過濾層(17)為防塵層,可以使用濾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口罩,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二過濾層(12)為防毒殺菌層,可以使用碳粒。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能電動提供新鮮空氣的電動口罩,電動盒體內有微電機,微電機的左右輸出軸上分別固定吸氣扇和排風扇,吸氣扇所在的吸氣室左右壁上分別有第一過濾層和通氣孔,電機室的上方有電池室和第二過濾室,第二過濾室與電機室通過孔連通,第二過濾室所在的電動盒體壁上有吸氣接頭,吸氣接頭上密封插有吸氣插頭,吸氣插頭通過吸氣導管與呼吸面罩相通;所述的排風扇在排風室內,排風室所在的電動盒體壁上有排氣接頭,排氣接頭上密封插有排氣插頭,排氣插頭通過排氣導管與呼吸面罩相通;所述的電池室內有電池,其壁上有開關,電池通過導線與開關、微電機電連接。它具有防塵、防毒效果好、呼吸通暢、無二次呼吸的優點。
文檔編號A62B7/00GK2794549SQ20052001961
公開日2006年7月12日 申請日期2005年5月10日 優先權日2005年5月10日
發明者趙聞山 申請人:趙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