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供電的魚缸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20:25:56 3
無線供電的魚缸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無線供電的魚缸,包括底座和設置於底座上的魚缸體;該底座內封裝有一第一電路板和與第一電路板連接的發射線圈;該魚缸體內設置有水泵裝置和/或燈光裝置,該水泵裝置包括第一座體設置於第一座體上的水泵,該第一座體內封裝有一第二電路板以及一與第二電路板連接的第一接收線圈,第二電路板與水泵連接;該燈光裝置包括第二座體以及設置於第二座體上的燈體,該第二座體內封裝有一第三電路板以及與第三電路板連接的第二接收線圈,第三電路板與燈體連接;通過發射線圈分別與第一接收線圈及第二接收線圈之間的電感耦合傳送能量,水泵與燈無需通過電線與電源連接,避免了傳統上因電線接觸水而引起的安全隱患,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專利說明】無線供電的魚缸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魚缸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無線供電的魚缸。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內觀賞養魚越來越多,不少家庭的客廳或者辦公室都會放置觀賞養魚缸,生活工作之餘觀賞魚起到休閒娛樂的作用。一般養魚缸的結構包括有魚缸體、水泵以及燈,該水泵以及燈設置於魚缸體內,該水泵用於將魚缸體中的水抽送循環,保證水中有足夠的氧氣供魚呼吸,魚缸體內設置有燈,能提高觀賞效果。現有技術中,水泵以及燈是通過電線與電源連接提供電來工作的,由於電在水中具有傳導性,若是電線絕緣效果不好,很容易發生觸電的危險,引發安全隱患,而且一旦停電,水泵就無法工作,就會造成魚缸體內的魚因缺氧死亡的現象。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無線供電的魚缸,水泵與燈無需通過電線與電源連接就能工作,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0005]—種無線供電的魚缸,包括有底座以及魚缸體;其中,該底座內封裝有一第一電路板以及發射線圈,該第一電路板與發射線圈連接;該魚缸體設置於底座上,該魚缸體內設置有水泵裝置和/或燈光裝置,該水泵裝置包括有第一座體以及水泵,該水泵設置於第一座體上,該第一座體內封裝有一第二電路板以及一第一接收線圈,該第一接收線圈與第二電路板連接,第二電路板與水泵連接;該燈光裝置包括有第二座體以及燈體,該燈體設置於第二座體上,該第二座體內封裝有一第三電路板以及第二接收線圈,該第二接收線圈與第三電路板連接,第三電路板與燈體連接。
[0006]作為一種優選方案,進一步包括有蓄電池,該蓄電池設置於底座內,該第一電路板與蓄電池連接。
[0007]作為一種優選方案,進一步包括有墊片,該墊片設置於底座與魚缸之間。
[0008]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底座為水泥或者防火塑膠。
[0009]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水泵裝置和/或燈光裝置固定地設置於魚缸體內。
[0010]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水泵裝置和/或燈光裝置可活動地設置於魚缸體內。
[0011 ]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一電路板上設置有一插接口,該插接口露出底座外。
[0012]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水泵裝置和燈光裝置的工作電壓均為12-24V。
[0013]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
[0014]一、在底座內設置發射線圈,魚缸體內的水泵裝置以及燈光裝置內分別設置有用於感應到發射線圈產生的電磁信號從而產生電流,供電給水泵以及燈體工作的第一接收線圈和第二接收線圈,通過發射線圈分別與第一接收線圈及第二接收線圈之間的電感耦合傳送能量,使得水泵與燈體無需通過電線與電源連接就能工作,避免了傳統上因水泵與燈體通過電線連接而引起的安全隱患;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0015]二、在底座內設置有蓄電池,該蓄電池與第一電路板連接,能實現自動充電的功能,在停電的情況下能供電給水泵,保證水泵繼續工作,有效避免因停電而造成魚缸內的魚因缺氧而死亡的情況,且使用極其方便。
[0016]為更清楚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徵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截面示意圖。
[0018]附圖標識說明。
[0019]10、底座11、第一電路板
[0020]12、發射線圈13、蓄電池
[0021]14、插接口20、魚缸體
[0022]30、水泵裝置31、第一座體
[0023]32、水泵33、第二電路板
[0024]34、第一接收線圈40、燈光裝置
[0025]41、第二座體42、燈體
[0026]43、第三電路板44、第二接收線圈
[0027]50、墊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28]請參照圖1所示,其顯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包括有底座10以及魚缸體20。
[0029]其中,所述底座10為水泥或者防火塑膠,起到良好的防火功能。該底座10內封裝有一第一電路板11、發射線圈12以及蓄電池13,該第一電路板11分別與與發射線圈12以及蓄電池13連接。所述第一電路板11上設置有一插接口 14,該插接口 14露出底座10外用於與電源連接。該發射線圈12在通電的情況下能產生電磁信號,該蓄電池13在第一電路板11與電源連接時能自動充電,當該第一電路板11與電源斷開連接時,蓄電池13又可以供電給電路板11,使得該發射線圈12在停電的情況下也能繼續工作。
[0030]該魚缸體20設置於底座10上,該魚缸體20內設置有水泵裝置30和燈光裝置40,該水泵裝置30和燈光裝置40可固定地設置於魚缸體20內,當然,該水泵裝置30和燈光裝置40也可活動地設置於魚缸體20內。該水泵裝置30以及燈光裝置40的工作電壓均為12-24V。該水泵裝置30包括有第一座體31以及水泵32,該水泵32設置於第一座體31上,該第一座體31內封裝有一第二電路板33以及一第一接收線圈34,該第一接收線圈34與第二電路板33連接,第二電路板33與水泵32連接。該第一接收線圈34能感應到發射線圈12產生的電磁信號,從而產生電流,從而供電給水泵32。
[0031]該燈光裝置40包括有第二座體41以及燈體42,該燈體42設置於第二座體41上,該第二座體42內封裝有一第三電路板43以及第二接收線圈44,該第二接收線圈44與第三電路板43連接,第三電路板43與燈體42連接。該第二接收線圈44能感應到發射線圈12產生的電磁信號,從而產生電流,從而供電給燈體42。
[0032]該底座10與魚缸20之間設置有一墊片50,該墊片50能起到更好的防滑效果。
[0033]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當第一電路板11通過插接口 14與外部電源實現電連接,第一電路板11提供給發射線圈12以及蓄電池13電壓,該發射線圈12在通電的情況下能產生電磁信號,且該蓄電池13在第一電路板11與電源連接時能自動充電;該水泵裝置30內的第一接收線圈34與燈光裝置40內的第二接收線圈44能感應到發射線圈12產生的電磁信號,從而產生電流,供電給水泵32以及燈體42工作;當第一電路板11與外部電源斷開連接時,蓄電池13可以供電給第一電路板11,從而使得即使在停電的情況下,水泵32以及燈體42還能繼續工作,不會因為停電而造成魚缸體20內的魚因缺氧而死亡的現象。
[0034]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設計重點在於,在底座內設置發射線圈,魚缸體內的水泵裝置以及燈光裝置內分別設置有用於感應到發射線圈產生的電磁信號從而產生電流,供電給水泵以及燈體工作的第一接收線圈和第二接收線圈,通過發射線圈分別與第一接收線圈及第二接收線圈之間的電感耦合傳送能量,使得水泵與燈體無需通過電線與電源連接就能工作,避免了傳統上因水泵與燈體通過電線連接而引起的安全隱患;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更加安全可靠;且在底座內設置有蓄電池,該蓄電池與第一電路板連接,能實現自動充電的功能,在停電的情況下能供電給水泵,保證水泵繼續工作,有效避免因停電而造成魚缸內的魚因缺氧而死亡的情況,且使用極其方便。
[0035]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範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無線供電的魚缸,其特徵在於:包括有底座以及魚缸體;其中,該底座內封裝有一第一電路板以及發射線圈,該第一電路板與發射線圈連接;該魚缸體設置於底座上,該魚缸體內設置有水泵裝置和/或燈光裝置,該水泵裝置包括有第一座體以及水泵,該水泵設置於第一座體上,該第一座體內封裝有一第二電路板以及一第一接收線圈,該第一接收線圈與第二電路板連接,第二電路板與水泵連接;該燈光裝置包括有第二座體以及燈體,該燈體設置於第二座體上,該第二座體內封裝有一第三電路板以及第二接收線圈,該第二接收線圈與第三電路板連接,第三電路板與燈體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供電的魚缸,其特徵在於:進一步包括有蓄電池,該蓄電池設置於底座內,該第一電路板與蓄電池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供電的魚缸,其特徵在於:進一步包括有墊片,該墊片設置於底座與魚缸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供電的魚缸,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為水泥或者防火塑膠。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供電的魚缸,其特徵在於:所述水泵裝置和/或燈光裝置固定地設置於魚缸體內。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供電的魚缸,其特徵在於:所述水泵裝置和/或燈光裝置可活動地設置於魚缸體內。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供電的魚缸,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電路板上設置有一插接口,該插接口露出底座外。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供電的魚缸,其特徵在於:所述水泵裝置和燈光裝置的工作電壓均為12-24V。
【文檔編號】A01K63/06GK204118866SQ201420549672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4日
【發明者】曾嘉 申請人:曾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