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式景觀水體生物治理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17:27:21 2
專利名稱:可移式景觀水體生物治理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處理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可移式景觀水體生物治理裝置。
背景技術:
所述景觀水體,是指存在於風景區,公園、廣場和住宅周邊的河道、港灣和水塘等 水域內的水。 目前,治理景觀水體的方法,大致可分為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等幾種。物理法 以截汙、清挖底泥為主要方法,需鋪設大量管網,動用大量機械設備,工程量大,工期長,投 資大;化學法需投加混凝劑,使汙染物沉積於水底,會破壞水體的生態環境;生物法則要投 放微生物和水生植物,而投放微生物往往不能穩定持久有效;投放水生植物,則因水生植物 的死亡(尤其是冬季)腐爛,會重新汙染水體。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投資小,見效快,治理效果好的可移式景觀水體生物治
理裝置,以克服已有技術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實現其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種可移式景觀水體生物治理裝置,其創新點在於,包括殼體,在殼體的一端有網 狀進水件;在殼體的另一端內有與殼體連接的出水泵;在網狀進水件與出水泵之間且位於 殼體內,設有若干個濾材與生物膜混合體,在相鄰濾材與生物膜混合體之間,和位於最後一 個濾材與生物膜混合體外側,均設有網狀過水件。 由以上所給出的技術方案可以明了 ,本實用新型將截汙和生物治理結合起來,且 將該裝置分成n個工作區,分別裝有各種截汙材料例如纖維素和無紡布等等,並附載高濃 度的微生物。被截汙材料截留下來的有機物,成為微生物的營養源,而被微生物消化掉。在 該裝置內所安裝的水泵,可以加速水體的循環,提高截汙效率。該裝置可做成適當大小,根 據水域情況多點投放,不用鋪設管網,沒有大量的土方工作量,投資小,見效快,可移位使 用;且由於該裝置可以工業化規模生產,因而製備成本較低,維護保養都很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創新點在於 還包括進氣管;進氣管的出氣口設在出水泵的出水口處。由於進氣管的存在,可以 給水體增氧,進一步改善水體生態條件。 所述殼體呈矩形柱狀,或者呈圓柱狀。這是本實用新型所優選的。由於呈矩形柱
狀的殼體加工簡便,投放在水體內比較容易定位,因而本實用新型予以積極推薦。 所述網狀進水件和網狀過水件,均與殼體內壁呈可拆式連接。其目的在於便於裝
拆,為更換濾材和生物膜混合體提供方便。 上述技術方案得以實施後,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結構簡單,投資小,見效快,處理 效果穩定可靠等特點,是已有技術不可與其相比擬的。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1所示,一種可移式景觀水體生物治理裝置,包括殼體6,在殼體6的一端有網狀進水件1 ;在殼體6的另一端內有與殼體6連接的出水泵4 ;在網狀進水件1與出水泵4之間且位於殼體6內,設有4個濾材與生物膜混合體2,在相鄰濾材與生物膜混合體2之間,和位於最後一個濾材與生物膜混合體2外側,均設有網狀過水件3。還包括進氣管5 ;進氣管5的出氣口設在出水泵4的出水口處。所述殼體6呈矩形柱狀。所述網狀進水件l和網狀過水件3,均與殼體6內壁呈可拆式連接。其中所述網狀進水件1和網狀過水件3,採用網狀塑料件;所述截汙濾材與生物膜混合體2,可將其壓成餅使用;而其微生物可較多採用厭氧菌種較少採用耗氧菌種;其出水泵4為潛水泵。且所述過水件3上下交錯布置,以加大過濾治理面積,提高治理效果。 本實用新型給出水泵4供電,給進氣管5供氣,即可投放水域正常使用。在使用一定時間後,可將本實用新型取上岸,對其實施清理維護或更換濾材與生物膜混合體2。[0016] 本實用新型初樣試用效果,是非常令人滿意的。
權利要求一種可移式景觀水體生物治理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殼體(6),在殼體(6)的一端有網狀進水件(1);在殼體(6)的另一端內有與殼體(6)連接的出水泵(4);在網狀進水件(1)與出水泵(4)之間且位於殼體(6)內,設有若干個濾材與生物膜混合體(2),在相鄰濾材與生物膜混合體(2)之間,和位於最後一個濾材與生物膜混合體(2)外側,均設有網狀過水件(3)。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式景觀水體生物治理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進氣管(5) ;進氣管(5)的出氣口設在出水泵(4)的出水口處。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移式景觀水體生物治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6) 呈矩形柱狀,或者呈圓柱狀。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移式景觀水體生物治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網狀進 水件(1)和網狀過水件(3),均與殼體(6)內壁呈可拆式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是一種可移式景觀水體生物治理裝置,以其包括殼體(6),在殼體(6)的一端有網狀進水件(1);在殼體(6)的另一端內有與殼體(6)連接的出水泵(4);在網狀進水件(1)與出水泵(4)之間且位於殼體(6)內,設有若干個濾材與生物膜混合體(2),在相鄰濾材與生物膜混合體(2)之間,和位於最後一個濾材與生物膜混合體(2)外側,均設有網狀過水件(3)為主要特徵。具有結構合理,投資小,見效快,水體治理效果好等特點。
文檔編號C02F9/14GK201538735SQ200920233120
公開日2010年8月4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15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15日
發明者朱金華 申請人:朱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