鎳/氧化鋁催化劑的製備的製作方法
2023-05-23 11:08:31 2
>催化劑NiO重%轉化率%孔體積毫升/克比表面米2/克強度公斤/釐米2ABCDEFGHIJKL對比-1對比-2對比-3對比-426.627.228.327.726.226.226.210.319.227.727.027.227.958.543.570.058.856.465.657.566.766.355.326.445.467.650.151.031.545.917.470.20.260.290.290.330.290.280.230.272212202182121981521322122314.014.714.210.05.1用90克碳酸銨,365毫升氨水(26.3重%)和120克碳酸鎳配成鎳胺絡合物溶液;在攪拌下加入2升水、30克氫氧化鋁和10克γ-Al2O3,邊攪拌邊升溫,然後逐滴加入80毫升水玻璃(含12.5重%SiO2)和100毫升水的混合物,繼續邊攪拌邊升溫,升至85℃,保持4小時,過濾,用80℃溫度的去離子水洗8次,在120℃乾燥4小時,研磨;60克研磨後的細粉(<200目)加2.4克田菁粉,2.4毫升硝酸(65重%)和23.6毫升水混合均勻,擠壓成型,120℃乾燥4小時,360℃焙燒5小時。從表2可以看出本發明製備出的催化劑具有良好的活性和強度。催化劑丁含鎳27.7重%(以NiO計),對比-4催化劑含鎳70.0重%(以NiO計),雖然含鎳量相差很大,但兩者的活性很接近分別為67.6%和70.2%。用低溫氮吸附法測出了催化劑的比表面和孔體積,用大連制鹼廠生產的強度儀測定催化劑的強度,結果見表2,從表中可以看到本發明製備出的催化劑的表面積和孔體積均高於用傳流浸漬法和共沉澱法制出的催化劑的表面積和孔體積。實例7在300毫升下流式連續流動固定床反應裝置中,進行加氫裂化尾油的加氫精制來生產食用白油,比較催化劑J和對比-3的反應性能(石油三廠、用對比-3催化劑作為生產化妝白油的催化劑)。反應條件為反應溫度220~240℃,氫分壓13.5兆帕、空速0.6~1.5(小時)-1,H2/油比為300∶1,催化劑在反應前於280℃下用氫還原24小時,反應結果見表3。表中原料油和產品的各項性能指標是用下列各標準方法測出的粘度用GB265,色度用GB3555,凝固點用GB510,閃點用GB267易碳化合物用SY2867,紫外吸光應用西德藥典DAB-7方法。(GB是國家標準,SY是石油部標準)。從表3可見在加氫裂化尾油生產食品白油的過程中,用本發明制出的催化劑具有良好的活性,在空速比對比催化劑高一倍,而反應溫度低20℃時,所生產的白油仍符合標準要求。表3實例8按實例7的方法評價催化劑J對不同原料油的反應性能,反應條件溫度220℃,氫/油比為300∶1,空速0.4~2.0。反應結果見表4。表4從表4可見對不同原料油,用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制出的催化劑具有良好活性,其產品滿足標準要求。實例9分別用催化劑J和常用的加氫催化劑中芳烴飽和活性較多的Ni-W催化劑上,進行大慶蠟油的加氫精制,以降低其芳烴和易碳化物的含量,改進其光安定性,滿足包裝用或食品用石蠟的要求。反應條件反應溫度200~290℃,氫分壓2.3兆帕,空速1.0(小時)-1,氫/油比200∶1,催化劑J反應前在280℃下氫還原28小時,Ni-W催化劑在反應前用含2%CS2的燈油在290℃下予硫化8小時,反應裝置與實例7的相同。反應結果見表5。表中油的物化性質是用下列方法測出的含油量用GB3554,光安定性用SY2854,易碳化物用SY2861,色號用GB6540,紫外吸光度用SY2860。表5Ni-W催化劑由2.5重%NiO、24.5重%WO3和餘量r-Al2O3組成,用浸漬法製得,將r-Al2O3浸入硝酸鎳和偏鎢酸銨的混合液中,再將乾燥焙燒即可。從表中可知,用本發明制出的催化劑進行石蠟油加氫精制,其產物的光安定性、易碳化物、紫外吸光度等指標均滿足要求,優於用Ni-W催化劑反應所得的產物。權利要求1.含10~40重%鎳(以NiO計)和餘量氧化鋁的鎳/氧化鋁負載型催化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1)將氧化鋁的前身物成型,在500~750℃下焙燒1~4小時,即得載體。(2)將載體浸入濃度為100~280克/升(以NiO計)的鎳胺絡合物溶液中,在室溫~60℃下保持1~5小時,過濾,60~150℃下乾燥2~10小時,按上述順序反覆浸漬和乾燥0~6次,以使催化劑含有10~40%重的的鎳(以NiO計),每當載體浸漬和乾燥二次後還將繼續浸漬時,必須先在220~340℃下焙燒4~10小時,然後再繼續下一次浸漬。(3)220~340下焙燒4~10小時,即可。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1)中所說的氧化鋁前身物是水含氧化鋁或氫氧化鋁。3.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1)中所說的氧化鋁前身物中含有磷。4.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1)中所說的氧化鋁前身物中含有SiO2。5.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1)中所說的成型是擠壓成型。6.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2)中所說的鎳胺絡合物是由鎳鹽、氨水和其陰離子與鎳鹽陰離子相同的銨鹽按照鎳胺絡合物的常規製備方法而製得。7.按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說的鎳鹽是碳酸鎳。8.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2)和(3)中所說的焙燒溫度是240~300℃。9.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2)中所說成品催化劑上含25-35重%的鎳(以NiO計)。全文摘要本發明涉及含10-40重%鎳(以NiO計)和餘量Al文檔編號B01J23/74GK1049800SQ8910647公開日1991年3月13日申請日期1989年8月28日優先權日1989年8月28日發明者莊福成,孫連霞,郭群,李躍奇,劉廣元,楊連棟申請人: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