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耐磨材質的模內覆膜工藝用片材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03:26:06 2
本發明涉及材料加工領域,尤其是一種基於耐磨材質的模內覆膜工藝用片材。
背景技術:
模內覆膜工藝是以雙表面經過化學處理過的薄膜片材經過真空電鍍、印刷、蝕刻、成形等工序後嵌入模內用注塑工藝生產而形成的一種產品的表面裝飾件。模內覆膜工藝,用於覆膜處理的薄膜片材是決定模內覆膜工藝產品的重要因素之一;現有的薄膜片材在使用過程中其往往會由於其耐磨性能存在不足,致使其極易形成刮痕甚至破損,進而影響產品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模內覆膜工藝用片材,其可使得片材的耐磨性能得以顯著改善。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耐磨材質的模內覆膜工藝用片材,其由以下物料按照重量百分比配比而成:聚碳酸酯30~60%、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20~40%、聚對苯並咪唑纖維1~3%、聚醯亞胺纖維1~3%、石英玻璃纖維1~3%、陶瓷纖維1~3%、超高分子量聚矽氧烷2~4%、芥酸醯胺2~4%、矽油1~2%。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基於耐磨材質的模內覆膜工藝用片材由以下物料按照重量百分比配比而成:聚碳酸酯40~50%、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30~40%、聚對苯並咪唑纖維1~2%、聚醯亞胺纖維1~2%、石英玻璃纖維2~3%、陶瓷纖維2~3%、超高分子量聚矽氧烷2~2.5%、芥酸醯胺2~2.5%、矽油1~1.5%。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基於耐磨材質的模內覆膜工藝用片材由以下物料按照重量百分比配比而成:聚碳酸酯50%、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35%、聚對苯並咪唑纖維2%、聚醯亞胺纖維2%、石英玻璃纖維3%、陶瓷纖維3%、超高分子量聚矽氧烷2%、芥酸醯胺2%、矽油1%。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於耐磨材質的模內覆膜工藝用片材,其可通過聚對苯並咪唑纖維、聚醯亞胺纖維、石英玻璃纖維與陶瓷纖維形成有機纖維與無機纖維的配合作用,進而使得本申請中的片材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與此同時,超高分子量聚矽氧烷的添加可使得片材的耐磨性能以及耐磨成分的穩定性均得以改善,進而使得其具有良好的使用壽命。此外,芥酸醯胺與矽油的添加可使得片材具有良好的潤滑性能,致使其在加工過程中可有效避免相關成分的摩擦造成片材整體損傷。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明本發明,應理解下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用於說明本發明而不用於限制本發明的範圍。
實施例1
一種基於耐磨材質的模內覆膜工藝用片材,其由以下物料按照重量百分比配比而成:聚碳酸酯60%、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22%、聚對苯並咪唑纖維3%、聚醯亞胺纖維3%、石英玻璃纖維1%、陶瓷纖維1%、超高分子量聚矽氧烷4%、芥酸醯胺4%、矽油2%。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於耐磨材質的模內覆膜工藝用片材,其可通過聚對苯並咪唑纖維、聚醯亞胺纖維、石英玻璃纖維與陶瓷纖維形成有機纖維與無機纖維的配合作用,進而使得本申請中的片材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與此同時,超高分子量聚矽氧烷的添加可使得片材的耐磨性能以及耐磨成分的穩定性均得以改善,進而使得其具有良好的使用壽命。此外,芥酸醯胺與矽油的添加可使得片材具有良好的潤滑性能,致使其在加工過程中可有效避免相關成分的摩擦造成片材整體損傷。
實施例2
一種基於耐磨材質的模內覆膜工藝用片材,其由以下物料按照重量百分比配比而成:聚碳酸酯38%、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40%、聚對苯並咪唑纖維3%、聚醯亞胺纖維3%、石英玻璃纖維3%、陶瓷纖維3%、超高分子量聚矽氧烷4%、芥酸醯胺4%、矽油2%。
本實施例其餘特徵與優點均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3
一種基於耐磨材質的模內覆膜工藝用片材,其由以下物料按照重量百分比配比而成:聚碳酸酯50%、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35%、聚對苯並咪唑纖維2%、聚醯亞胺纖維2%、石英玻璃纖維3%、陶瓷纖維3%、超高分子量聚矽氧烷2%、芥酸醯胺2%、矽油1%。
本實施例其餘特徵與優點均與實施例2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