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苗病防與治的藥物的製作方法
2023-05-06 01:06:46 3
專利名稱:惡苗病防與治的藥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治水稻惡苗病的藥物,既可用於浸種防病,又可用於噴苗治病。
背景技術:
惡苗病浸染水稻體後,合成大量的赤黴素,抑制體內脫落酸含量,使稻株迅速伸長,失去控制,直至黃化最後枯死,其危害是嚴重的。目前用於水稻惡苗病的藥劑雖然品種不少,但只能浸種防病,不能噴苗治病,不具備多種功能。即使浸種後,在催芽過程中,如遇低溫、雨天,出窖時間延長,哪怕只有0. 的病菌,也能迅速繁殖,再浸染嚴重。因此,現有藥劑防效差,水稻惡苗病發病率高,目前尚無治病藥物,無法挽回損失,只有看著病株枯死。 近年來,惡苗病逐年加重,研製應用惡苗病防與治的新藥,急不可待。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目前水稻惡苗病預防藥劑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能防能治,具有明顯增產效果的水稻惡苗病防與治的藥物。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該藥物的組成成分為吲哚丁酸、多效唑、乙烯利和添加劑, 各成分在藥物總量中的重量百分比為吲哚丁酸0.1 10%;多效唑5 50%;乙烯利2 40%;添加劑20 60%,各成分總和為100%。上述添加劑為400目粒度的石粉。採用以上技術方案,主要由三種成分組成的防治新藥針對水稻惡苗病的發病機理,不但可用於浸種,起到防病作用,而且在出苗後可進行噴灑,藥劑進入稻株(病株)後抑制赤黴素的產生,增加脫落酸的含量,這些高能物質,外力激發深層次的高效運轉,使稻苗迅速恢復正常生長,增綠、增抗、促根、壯櫱、穩健生長,從而達到治病促長的目的,以微小的藥量達到明顯的增產效果。應用本發明,(1)用於水稻浸種,預防惡苗病有效率達95 99% (已在全國試用萬畝以上)。( 三葉期前後噴苗防治惡苗病,有效率達85%以上。( 促進秧苗增加分櫱較對照組多88. 4%。(4)秧苗次生根較對照組增加42. 8%。( 葉片長度縮短22. 5%,有利於群體受光條件改善,增加秧齡彈性7 10天。(6)莖粗較對照組增加31. 2%,有利於壯苗大櫱、植傷輕,活棵快,緩苗期短,有利多穗大穗。(7)增加葉綠素二級以上,有利於光合產物積累,增產1 2成,綜合效益突出。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稱取95 %吲哚丁酸10克,95 %多效唑30克,95 %乙烯利原粉20克,400目白色輕質石粉40克,將以上原料混合、拌勻、粉碎、過篩,每3克分裝成一小袋,即得藥物成品。防治惡苗病,用於浸種時每小袋加水2500倍,用於噴苗時每小袋加水1500倍,製成藥液。 實施例二 稱取95%吲哚丁酸5克,95%多效唑40克,95%乙烯利原粉25克,400 目白色輕質石粉30克,其餘做法同上。
權利要求
1.一種惡苗病防與治的藥物,其特徵是該藥物的組成成分為吲哚丁酸、多效唑、乙烯利和添加劑,各成分在藥物總量中的重量百分比為吲哚丁酸 0. 1 10% ; 多效唑5 50% ;乙烯利2 40%;添加劑20 60%,各成分總和為100%。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惡苗病防與治的藥物,其特徵是所述添加劑為400粒度的石粉。
全文摘要
一種水稻惡苗病防與治的藥物,其組成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含量為吲哚丁酸0.1~10%;多效唑5~50%;乙烯利2~40%;添加劑20~60%,添加劑一般為輕質石粉。本發明藥物用於水稻惡苗病的浸種防病,或噴苗治病,能抑制稻株內赤黴素的產生,增加脫落酸的含量,使稻苗迅速控長,增綠,增抗,促根,壯櫱,穩健生長,達到治病增產的明顯效果。經試用,用於水稻浸種或噴苗,防治惡苗病有效率分別達95~99%和85%以上,增產1~2成,效益突出。
文檔編號A01N43/38GK102450278SQ20101051589
公開日2012年5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21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21日
發明者張粉平 申請人:張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