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籽西瓜免破殼批量播種育苗方法與流程
2023-04-23 01:20:21 1
本發明涉及無籽西瓜播種育苗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無籽西瓜免破殼批量播種育苗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西瓜種植面積和產量都居世界第一,無籽西瓜的栽培面積近些年來逐年擴大,且產量也得到穩步增長;由於西瓜重茬栽培枯萎病害發生嚴重,嫁接栽培已經是當前防治枯萎病害的主要技術措施。無籽西瓜種子為三倍體,種皮厚、子葉畸形、活力弱,導致種子發芽率低、成苗率低和苗期生長緩慢,給無籽西瓜生產帶來很大影響。目前生產上常採用磕開種皮(人工破殼)的方法來提高種子的萌發率,但是這種方法對種胚容易造成損害;尤其是無籽西瓜嫁接育苗時,需要對無籽西瓜種子進行批量催芽和播種育苗,耗費大量人工和時間,且由於技術原因,種子利用率只有50%左右,工效較低,不能滿足現代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生產的需要。因此,需要探索更方便可行、操作簡便的方法來提高無籽西瓜種子的萌發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無籽西瓜免破殼批量播種育苗方法,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本發明基於種子發芽需要適宜的水分和氧氣以及無籽西瓜種殼厚、種胚生活力弱的特點,從無籽西瓜種子發芽、種芽出土2個階段開展改善發芽出土環境條件的設置,從而提高無籽西瓜發芽率和出苗率。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無籽西瓜免破殼批量播種育苗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為:
無籽西瓜種子浸種6h,用石灰搓洗種子表面粘液後洗淨,風乾至種子含水量50%-55%;
按種子密度2.5-3.0萬粒/m2,用重量750g/m2、含水量175%-200%的棉紗布包裹種子,置於溫度32℃催芽;
採用草炭、珍珠巖按體積比1:1配製基質,調節基質含水量55-60%;
催芽後的無籽西瓜種子按密度0.35-0.4萬粒/m2播種,發芽溫度32℃;
種子50%出土時,採用潮汐灌溉方式進行基質補水。
作為優選,採用的草炭纖維長度0-10mm,珍珠巖的粒徑2-4mm。
作為優選,無籽西瓜種子用0.02g/l枯草菌脂胎鈉+1.5g/l硫酸鉀溶液浸種。無籽西瓜用「0.02g/l枯草菌脂胎鈉+1.5g/l硫酸鉀」溶液浸種催芽,較清水浸種發芽率提高11.8%。
本發明提出催芽前降低種子含水量為50-55%,與適宜的種子密度2.5-3.0萬粒/m2和包裹種子用乾重為750g/m2、含水量175%-200%的溼棉紗布相融合,形成無籽西瓜種子免破殼批量催芽的適宜條件,實現無籽西瓜免破殼批量催芽。
提出採用草炭、珍珠巖體積比1:1配製育苗基質、播種時基質含水量為55-60%,與適宜的播種密度0.35-0.4萬粒/m2和出苗後潮汐灌溉灌溉補水方式相融合,優化了出苗環境條件;較常規方法「普通基質澆水後播種」出苗率、成苗率顯著提高。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的無籽西瓜免破殼批量播種育苗方法與常規「人工破殼催芽法」比較,發芽率無差別、達到85%以上,出苗率達到93.1%、提高10.2%,嫁接利用率達到88.4%、提高17.1%,成苗率達到95.1%、提高6.6%,種子利用率達到78.3%、提高26%。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但下述實施例僅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並非全部。基於實施方式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其它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下述實施例中的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方法,下述實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試劑等,如無特殊說明,均可從商業途徑得到。
本發明的實施例分別進行了無籽西瓜免破殼批量發芽試驗、無籽西瓜種子批量播種嫁接育苗試驗,驗證無籽西瓜種子批量免破殼催芽時適宜的種子含水量、環境溼度和播種育苗基質配方、基質溼度等技術指標。
試驗一:無籽西瓜免破殼批量發芽試驗
(1)「枯草菌脂胎鈉+硫酸鉀」複合浸種發芽試驗
枯草菌脂胎鈉是一種表面活性物質,硫酸鉀浸種能夠促進種子發芽;通過不同濃度枯草菌脂胎鈉和硫酸鉀複合浸種試驗,篩選出促進無籽西瓜種子發芽的適宜濃度。
首先進行7種不同濃度枯草菌脂胎鈉浸種催芽試驗,試驗結果(表1)得出用0.02g/l枯草菌脂胎鈉浸種,能夠促進無籽西瓜種子發芽,較不浸種(ck)發芽指數、發芽率提高分別提高22.7%和8.4%。然後進行0.02g/l枯草菌脂胎鈉+8種不同濃度的硫酸鉀(純度99.6%)浸種試驗,試驗結果(表2)得出,0.02g/l枯草菌脂胎鈉+1.5g/l硫酸鉀浸種能夠促進無籽西瓜種子發芽,較不浸種(ck)發芽指數、發芽率分別提高32.2%和11.8%。
表1:不同濃度枯草菌脂胎鈉浸種發芽試驗結果
表2:0.02g/l枯草菌脂胎鈉+不同濃度硫酸鉀浸種發芽試驗結果
(2)無籽西瓜種子催芽適宜含水量篩選試驗
按無籽西瓜種子每份400粒種子(其中300粒用作發芽試驗、100粒用作含水量測定),準備15份;用0.02g/l枯草菌脂胎鈉+1.5g/l硫酸鉀(純度99.6%)溶液浸泡6h,用石灰搓洗種子表面粘液後洗淨,置於20-25℃室溫下自然晾種;通過不同的晾種時間,獲得15份不同含水量的種子,然後分別檢測種子含水量並同時進行發芽試驗(即:每晾種20min,取1份種子進行試驗);以常規方法即浸種4h、人工破殼催芽為對照(ck);種子含水量採用烘乾法,發芽試驗採取將種子置於玻璃培養皿中,培養皿內底部用飽和水濾紙鋪墊,培養皿外用保鮮膜包裹以防水分散失,催芽溫度32℃。
試驗結果表3說明,無籽西瓜種子含水量50%-55%時,發芽勢整齊、72h發芽率80%以上,與常規方法無顯著差異,達到免破殼催芽目的。
表3:不同含水量無籽西瓜種子發芽試驗結果
(3)無籽西瓜免破殼批量發芽密度試驗
在試驗的基礎上,設7個密度處理,分別是1.0萬粒/m2、1.5萬粒/m2、2.0萬粒/m2、2.5萬粒/m2、3.0萬粒/m2、3.5萬粒/m2、4.0萬粒/m2。催芽容器內用擰乾無水滴溼2層棉紗布包裹種子,容器外用塑料膜包裹,防止水分散失,催芽溫度32℃。
試驗結果(表4)表明,種子密度≤3.0萬粒/m2,發芽指數及發芽率逐漸降低,但無顯著差異;種子密度≥3.5萬粒/m2,發芽指數及發芽率降低顯著。因此,從批量、省工催芽方面,選擇2.5-3.0萬粒/m2為適宜的種子催芽密度。
表4:無籽西瓜免破殼批量發芽密度試驗結果
(4)無籽西瓜免破殼批量發芽環境溼度試驗
在試驗的基礎上,無籽西瓜浸種6h、調整含水量為50%-55%、按種子密度3.0萬粒/m2進行發芽環境溼度試驗。試驗採用不同含水量2層棉紗布包裹種子,調整發芽環境溼度。設7個(t1-t7)處理,棉紗布重量為750g/m2,含水量分別為100%、125%、150%、175%、200%、225%、250%。
試驗結果(表5)表明,棉紗布含水量175%-200%,無籽西瓜種子發芽指數、發芽率顯著高於其他處理,為適宜的含水量。
表5:無籽西瓜免破殼批量發芽環境溼度試驗結果
試驗二:無籽西瓜批量播種嫁接育苗試驗
(1)育苗基質孔隙度對無籽西瓜出苗率及嫁接育苗影響試驗
選用纖維長度0-10mm的草炭和粒徑2-4mm的珍珠巖,按體積比配製5種育苗基質(t1-t5),分別是1:1、2:1、3:1、1:2、1:3;無籽西瓜種子浸種、搓洗、晾種、催芽後播種;採用育苗盒裝填基質、澆透水、撒播後覆蓋基質(常規方法);催芽出土溫度33℃;採用貼接嫁接法嫁接育苗;每個處理100粒、3次重複。測定各處理基質孔隙度,調查各處理髮芽指數、出苗率和種子利用率、成苗率,篩選無籽西瓜育苗適宜的基質孔隙度及草炭和珍珠巖配方。
試驗結果(表6)表明,育苗基質孔隙度大小比2-3,有利於種子出土,發芽指數、出苗率均較高;草炭和珍珠巖按體積比1:1配製基質,無籽西瓜嫁接成苗率、種子利用率均最高,為最適配方。
表6:孔隙度對出苗率及嫁接育苗影響試驗結果
(2)育苗基質含水量對無籽西瓜出苗率及嫁接育苗影響試驗
在試驗基礎上,選用纖維長度0-10mm的草炭和粒徑2-4mm的珍珠巖,按體積比1:1配製育苗基質,調整7種基質含水量,分別是45%、50%、55%、60%、65%、70%、75%;無籽西瓜種子浸種、搓洗、晾種(50-55%)播種;採用育苗盒裝填基質,發芽後覆蓋基質厚1-1.5cm;催芽出土溫度32℃;每個處理100粒、3次重複。ck:發芽盒鋪墊濾紙撒播催芽(發芽率)。種子50%以上出土後,採用潮汐灌溉方式進行基質補水。採用貼接嫁接法嫁接育苗。調查各處理髮芽指數、出苗率和種子利用率、成苗率,篩選無籽西瓜育苗適宜的基質含水量。
試驗結果(表7)表明,基質含水量為55-60%,無籽西瓜種子出苗率達到85%以上、種子利用率75%以上、嫁接成苗率94%以上,為無籽西瓜種子發芽、出土階段的基質適宜含水量。
表7:基質含水量對出苗率及嫁接育苗影響試驗結果
(3)不同播種密度對無籽西瓜出苗率及嫁接育苗影響試驗
在試驗基礎上,選用草炭、珍珠巖,按體積比1:1配製育苗基質,調整基質含水量55-60%,無籽西瓜種子浸種、搓洗、調整種子含水量為50-55%催芽播種。播種密度設7個(t1-t8)密度處理,分別是0.2萬粒/m2、0.25萬粒/m2、0.3萬粒/m2、0.35萬粒/m2、0.4萬粒/m2、0.45萬粒/m2、0.5萬粒/m2、0.55萬粒/m2。
試驗結果(表8)表明,種子密度≤0.4萬粒/m2,發芽指數、出苗率、嫁接成苗率及種子利用率無顯著差異,種子密度≥0.45萬粒/m2,發芽指數、出苗率、嫁接成苗率及種子利用率顯著降低。。因此,從批量、省工播種嫁接育苗方面,選擇0.35-0.4萬粒/m2為適宜的播種育苗密度,成苗率97%以上,嫁接育苗種子利用率75%以上。
表8:播種密度對出苗率及嫁接育苗影響試驗結果
試驗三:「免破殼」與「人工破殼」批量播種嫁接育苗對比試驗
試驗設3個重複,每個重複0.4萬粒種子,調查發芽率、嫁接成苗率及種子利用率。
(1)「免破殼」批量播種育苗法:無籽西瓜種子用「0.02g/l枯草菌脂胎鈉+1.5g/l硫酸鉀(純度99.6%)」浸種6h,用石灰搓洗種子表面粘液後洗淨,風乾至種子含水量50%-55%,按種子密度2.5-3.0萬粒/m2,用750g/m2、含水量175%-200%的棉紗布包裹種子,置於溫度32℃催芽;採用纖維長度0-10mm的草炭和粒徑2-4mm的珍珠巖按體積比1:1配製基質,調整基質含水量55-60%,催芽後的無籽西瓜種子按密度0.35-0.4萬粒/m2播種,發芽溫度32℃;種子50%出土時,採用潮汐灌溉方式進行基質補水。
(2)「人工破殼」常規育苗法(ck):無籽西瓜種子浸種3h後,人工破殼,用溼布包裹,在溫度32℃下催芽,催芽後播種在澆透水的基質中育苗。
試驗結果(表9)表明,「免破殼批量播種育苗法」與「人工破殼常規育苗法」比較:發芽率無差別、達到85%以上,出苗率達到93.1%、提高10.2%,嫁接利用率達到88.4%、提高17.1%,成苗率達到95.1%、提高6.6%,種子利用率達到78.3%、提高26%。
表9:「免破殼」與「人工破殼」嫁接育苗試驗結果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僅為本發明的優選例,並不用來限制本發明,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