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膜切除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09:44:27
專利名稱:連結膜切除模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種連結膜切除模具。
背景技術:
模具一般都具有上模板,下模板,上、下模板都設有一模穴,這裡就LED燈進行說明,在當上下模板合模前需先將LED燈置入模穴中,再合上兩模板,將熱塑料液體導入模穴中,等待其固化形成硬質保護層,但是由於在合模時,兩模板之間不會非常吻合,往往會產生細微的間隙,這樣就導致在塑料固化後形成硬質保護層還連接有連結膜,由細微的間隙決定連結膜為一薄形的連結膜,連結膜需要切除,則要進行後期處理切除連結膜,傳統方式為採用衝壓刀切除連結膜,但是由於連結膜很薄,在衝壓的過程會隨著衝壓刀的衝切方向彎曲變形,無法完全切除,很多情況下都會產生毛邊,這會加大了後期製作的時間,使得產量無法提高。
發明內容為克服上述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在切除連結膜時不會產生毛邊且容易切除的連結膜切除模具。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連結膜切除模具,它包括一上模板、凹設於所述上模板上的多個上模穴,一下模板、凹設於所述下模板上的多個與所述上模穴相對應的下模穴,所述上、下模板至少一個模板的每相鄰兩模穴之間凹設有一溢液流道。優選地,所述溢液流道的形狀是中間向內凹陷兩端向上模板及下模板合模時所形成合模面方向的一彎曲槽道,使得注塑固化後形成的連結膜的中間段具有加厚部。優選地,每相鄰兩所述下模穴之間設有一壓合凸緣,每相鄰兩所述上模穴之間對應於所述壓合凸緣設有一壓合部分,所述上、下模板合模後,所述壓合部分與所述壓合凸緣之間留有一間隙,所述間隙與所述上模穴及所述下模穴均相連通。優選地,所述溢液流道凹設於所述壓合凸緣上。優選地,所述溢液流道凹設於所述壓合部分上。優選地,所述溢液流道分別凹設於所述壓合凸緣及所述壓合部分上。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不難看出本實用新型連結膜切除模具通過溢液流道中注塑固化後形成的中間具有厚度的連結膜在使用衝壓刀對其進行切除作業後,連結膜極易除去,即不會出現毛邊,縮短了後期作業,大大提高了生產產量。
圖1為本實施例一中上、下模板合模時的截面示意圖;圖2為圖1注塑固化脫模後形成硬質保護層及連結膜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中連結膜衝斷示意圖。[0014]圖中[0015]10"上模板;11-上模穴;12-壓合部分[0016]20-下模板;21-下模穴;22-壓合凸緣[0017]30-溢液流道;31-間隙;[0018]40-合模面;[0019]50-連結膜;51-加厚部;52-薄型部;[0020]60-LED ;61-硬質保護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徵能更易於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參見圖1所示,一種連結膜切除模具,它包括一上模板10、凹設於上模板10上的多個上模穴11,一下模板20、凹設於下模板20上的多個與上模穴11相對應的下模穴21,當上、下模板10、20合模時,對應的模穴形成多組封裝腔,上、下模板10、20至少一個模板的每相鄰兩模穴之間凹設有一溢液流道30,本實施例的溢液流道30的形狀是中間向內凹陷兩端向上模板10及下模板20合模時所形成合模面40方向的一彎曲槽道。其中,每相鄰兩下模穴21之間設有一壓合凸緣22,每相鄰兩上模穴11之間對應於壓合凸緣22設有一壓合部分12,上、下模板10、20合模後,壓合部分12與壓合凸緣22之間留有一間隙31,間隙31與上模穴11及下模穴21均相連通。實施例一如圖1所示,溢液流道30凹設於壓合凸緣22上,則溢液流道30為凹曲向上的凹曲槽道,當注入熱塑料後,熱塑料首先充滿放置有LED60的上模穴11以及下模穴21,當充滿模穴之後熱塑料會流入間隙31,並流入溢液流道30中,如圖2所示,待塑料固化後,移除上模板10以及下模板20,得到LED60的硬質保護層61,且每個硬質保護層61均由連結膜50 相連接,如圖3所示,連結膜50的形狀與溢液流道30的形狀相匹配,且由於間隙31與溢液流道30相導通,則連結膜50的中間段具有一加厚部51,連結膜50的兩端為薄型部52,當衝壓刀施加於連結膜50時,加厚部51先受力,並拉扯兩邊薄型部52,自然將整個連結膜50 撕離於硬質保護層61,不會產生毛邊,方便後期作業,並縮短時間。實施例二相較於實施例一,溢液流道30凹設於壓合部分12上。實施例三相較於實施例一與實施例二,溢液流道30分別凹設於壓合凸緣22及壓合部分12 上。以上實施方式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於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並加以實施,並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連結膜切除模具,它包括一上模板(10)、凹設於所述上模板(10)上的多個上模穴(11),一下模板(20)、凹設於所述下模板(20)上的多個與所述上模穴(11)相對應的下模穴(21),其特徵在於所述上、下模板(10、20)至少一個模板的每相鄰兩模穴之間凹設有一溢液流道(3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結膜切除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溢液流道(30)的形狀是中間向內凹陷兩端向上模板(10)及下模板(20)合模時所形成合模面(40)方向的一彎曲槽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結膜切除模具,其特徵在於每相鄰兩所述下模穴(21)之間設有一壓合凸緣(22),每相鄰兩所述上模穴(11)之間對應於所述壓合凸緣(22)設有一壓合部分(12),所述上、下模板(10、20)合模後,所述壓合部分(12)與所述壓合凸緣(22) 之間留有一間隙(31),所述間隙(31)與所述上模穴(11)及所述下模穴(21)均相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連結膜切除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溢液流道 (30)凹設於所述壓合凸緣(22)上。
5.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連結膜切除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溢液流道 (30)凹設於所述壓合部分(12)上。
6.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連結膜切除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溢液流道 (30)分別凹設於所述壓合凸緣(22)及所述壓合部分(12)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連結膜切除模具,它包括一上模板、凹設於上模板上的多個上模穴,一下模板、凹設於下模板上的多個與上模穴相對應的下模穴,上、下模板至少一個模板的每相鄰兩模穴之間凹設有一溢液流道。本實用新型連結膜切除模具通過溢液流道中注塑固化後形成的中間具有厚度的連結膜在使用衝壓刀對其進行切除作業後,連結膜極易除去,即不會出現毛邊,縮短了後期作業,大大提高了生產產量。
文檔編號B26F1/44GK202071129SQ201120082099
公開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5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25日
發明者鍾旭光 申請人:單井精密工業(崑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