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防止脫軌的車用座椅滑軌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04:35:36 2

本實用新型關於一種座椅滑軌,特別是指一種能防止脫軌的車用座椅滑軌。
背景技術:
關於車用座椅,為了提供可前後位移調整的功能,因此都在車用座椅與車內地板之間安裝有一對滑軌。滑軌包含固定於車內地板的外軌以及固定於座椅底面的內軌,外軌為軌道口朝上的正U形軌,內軌為軌道口朝下的倒U形軌(包含二側板以及連接於二側板的一邊之間的一銜接板,至於二側板的另一邊之間即為其軌道口),內軌與外軌之間則以軌道口彼此相對的方式兩相滑接,使內軌滑接於外軌之內,並使內軌能相對於外軌滑移而達到前後調整目的。
然而,當車子在行進中遭遇正面衝撞時,受到慣性的影響,整個座椅勢必產生往前衝的力,但由於座椅與滑軌相接,導致座椅變成帶著滑軌的後段部分朝上翻,一旦朝上翻的力道大於內軌的二側板之間的結構強度,內軌的二側板之間必然以相互靠近的方式扭曲變形,也就是從倒U形變成倒三角形,進而使內軌從外軌的軌道口脫出,也就是脫軌,乘座者每每因此受傷,早為人所詬病已久。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防止脫軌的車用座椅滑軌,藉由在第二軌條(內軌)容易因為扭曲變形而相互靠近的部分增設支撐件,以能防止第二軌條(內軌)自第一軌條(外軌)脫出,從而達到防止脫軌的效果。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防止脫軌的車用座椅滑軌,包括:一第一軌條;一第二軌條,滑接於該第一軌條內,該第二軌條包含二側板和連接於該二側板之間的一銜接板;以及一支撐件,設置於該第二軌條內且具有至少一片體,該片體具有彼此相對的二側邊,該片體的該二側邊分別抵接於該第二軌條的該二側板之間而支撐。
作為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片體為多個,任相鄰二片體之間則連接有一彎折部。
作為優選技術方案,該多個片體包含一第一片體和一第二片體,該彎折部連接於該第一片體與該第二片體之間,該第一片體支撐於該二側板之間,該第二片體貼接於該銜接板且彼此固定。
作為優選技術方案,該第一片體與該第二片體之間具有一夾角。
作為優選技術方案,該第二軌條包含一前段和一後段,該支撐件設置於該第二軌條的後段之內。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功效:在車子受到正面衝撞時,能讓滑軌具有防止脫軌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 為本實用新型滑軌及其相關機構於正視時的立體圖。
圖2 為本實用新型滑軌於正視時的立體圖。
圖3 為本實用新型滑軌於倒視時的立體圖。
圖4 為本實用新型滑軌依據圖3的剖視圖。
圖5 為本實用新型滑軌使用於座椅的立體示意圖。
【符號說明】
100…滑軌;
1…第一軌條;
2…第二軌條;
201…後段;
21…側板;
22…銜接板;
3…支撐件;
31…第一片體;
311…側邊;
32…第二片體;
33…彎折部;
900…座椅。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以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並能予以實施,但所舉實施例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防止脫軌的車用座椅滑軌,如圖1和圖5所示,座椅900與車內地板(圖中未示)之間連接有一對滑軌100,藉由滑軌100以利於乘座者調整座椅900的位置。
如圖1-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滑軌100包括一第一軌條1、一第二軌條2以及一支撐件3。
第一軌條1為軌道口(下稱第一軌道口)朝上的一正U形軌,且第一軌條1設置於車內地板上。
第二軌條2為軌道口(下稱第二軌道口)朝下的一倒U形軌,且第二軌條2設置於座椅900的底面。第二軌條2滑接於第一軌條1內,第二軌條2包含二側板21以及連接於二側板21的一邊之間的一銜接板22,二側板21的另一邊之間即為前述的第二軌道口。其中,前述第一軌條1的結構亦可包含二側板和一銜接板,但本實用新型並不限定。此外,第二軌條2包含一前段(未標示組件符號)和一後段201(見圖1)。
支撐件3則設置於第二軌條2內,以在第二軌條2內產生支撐作用,從而防止第二軌條2因為扭曲變形而脫軌。支撐件3具有一個片體或多個片體,於本實施例中則以具有多個片體為例進行說明,換言之,支撐件3包含多個片體以及連接於任相鄰二片體之間的一彎折部33,其中的多個片體較佳包含一第一片體31和一第二片體32,彎折部33則連接於第一片體31與第二片體32之間;第一片體31具有彼此相對的二側邊311,二側邊311分別抵接(或相鄰)於第二軌條2的二側板21之間而產生支撐作用(見圖3和圖4),如此一來即能防止第二軌條2自第一軌條1的軌道口位置脫軌。至於第二片體32則可貼接於第二軌條2的銜接板22,並可利用各式可行的方式(例如螺接、鉚接、卡接或黏接等)將第二片體32固定於銜接板22。
於圖式未繪示的實施例中,當支撐件3僅具有一個片體(下稱第一片體31)時,第一片體31的二側邊311亦可分別抵接於第二軌條2的二側板21之間而產生支撐作用,使支撐件3能以其第一片體31支撐於第二軌條2內而防止脫軌。再者,第二片體32亦可固定於第一軌條1的銜接板,如此亦能使第一片體31抵接於第二軌條2的二側板21之間而支撐。
如圖5所示,座椅900與車內地板之間連接有一對滑軌100,當車子在行進中遭遇正面衝撞時,由於第二軌條2的二側板21之間設置有支撐件3,且支撐件3以其第一片體31的二側邊311分別抵接於第二軌條2的二側板21之間,因此能支撐住二側板21,使二側板21不會因為座椅900帶動的力量而扭曲變形,當然第二軌條2也就不會從倒U形軌變形成倒三角形軌而自第一軌條1的軌道口脫出,因此,本實用新型滑軌100藉由在第二滑軌2的適當處內增設支撐件3,以能防止第二軌條2自第一軌條1的軌道口脫出,也就是能防止脫軌。
再如圖2和圖3所示,第一片體31與第二片體32之間具有一夾角,此夾角的角度本實用新型並不限制,具體則以如圖所示的90度為例進行說明。
再如圖1所示,由於當車子在行進中遭遇正面衝撞時,座椅會帶著滑軌100的後段部分朝上翻,因此,支撐件3的設置位置較佳設置於第二軌條2的後段201(見圖1)之內。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相較於先前技術具有以下功效:藉由在第二軌條2易於因為扭曲變形而相互靠近的部分增設支撐件3,以能防止第二軌條2在車子正面衝撞時受到座椅900的帶動而變形,進而防止第二軌條2自第一軌條1脫出,如此就能具有防止脫軌的效果。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是為充分說明本實用新型而所舉的較佳的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不限於此。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基礎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變換,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