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微生物燃油高能清淨劑生產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13:58:56 1

本實用新型屬於化工生產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微生物燃油高能清淨劑生產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汽車已經成為人類日常出行的必備代步工具,其保有量逐年上升。當前,絕大部分小型乘用車以汽油為燃料,為了提高汽油的燃燒效率、減輕汽車尾氣對環境的汙染、抑制汽油機運行中的積碳問題,各種以改善汽油成分為解決途徑的節能劑、清潔劑等添加劑產品被陸續研製出來。當前,市場上已有很多不同類型的汽油添加劑化工產品,其中絕大部分是由化學製劑配比而成的添加劑,這種添加劑的燃燒本身會就可能產生汙染物,其節能環保的效能並不穩定。近年來,以微生物製劑生產加工而成的燃油高能清淨劑逐漸受到重視,成為一種頗具前景的同時具備節能與清潔功效的新型燃油添加劑,但由於其配套產品的開發尚未成熟,目前其生產一般都是利用其它化工添加劑生產設備,沒有專用設備,因此市場上急需一種微生物燃油高能清淨劑的專用生產設備。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微生物燃油高能清淨劑生產設備。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微生物燃油高能清淨劑生產設備,包括沉降筒、過濾筒、成品罐控制閥、成品流量計、灌裝機、罐裝頭、包裝罐、輸送帶、成品輸送泵、成品罐液位計、成品罐、加工罐液位計、加工罐過濾器、加工罐、攪拌葉輪、加熱器、攪拌軸、進氣流量計、進氣控制閥、氣泵、混合罐流量計、混合罐二級過濾器、混合罐控制閥、混合罐一級過濾器、混合罐液位計、混合罐、原料油流量計、原料油控制閥、原料油二級過濾器、儲油罐放油閥、儲油罐、儲油罐液位計、原料油一級過濾器、原料油加料口、催化劑加料鬥、催化劑控制閥、攪拌電機、減速器、微生物流量計、微生物控制閥、微生物加料口、微生物罐液位計、微生物罐、半成品輸送泵;
所述儲油罐位於混合罐上方,其頂部設置原料油加料口,原料油加料口為漏鬥形,且原料油加料口與儲油罐之間設有原料油一級過濾器,儲油罐罐體上設有儲油罐液位計,其底面設置儲油罐放油閥,儲油罐下端通過管路與混合罐頂面相連,且儲油罐與混合罐之間的管路上從上至下依次設置原料油二級過濾器、原料油控制閥和原料油流量計;
所述催化劑加料鬥位於混合罐上方,其下端與混合罐頂面相連,催化劑加料鬥與混合罐之間設有催化劑控制閥;
所述混合罐位於加工罐的上方,其形狀為長方體,其側面設有混合罐液位計,其底面通過管路與加工罐的頂面的進料孔A相連,且混合罐與加工罐之間的管路上從上至下依次設有混合罐一級過濾器、混合罐控制閥、混合罐二級過濾器和混合罐流量計;
所述微生物罐位於加工罐的上方,其頂部設置微生物加料口,且微生物加料口為漏鬥形,其罐體上設置微生物罐液位計,其底面通過管路與加工罐頂面的進料孔B相連,微生物罐與加工罐之間的管路上從上至下依次設有微生物控制閥和微生物流量計;
所述加工罐頂面設有進料孔A和進料孔B,其頂面中心設有軸承孔,其側壁上方設有進氣孔,側壁的底部設置有出料孔,其頂面上方設置有攪拌電機,攪拌電機的動力輸出端與減速器的輸入端相連,減速器的輸出端與攪拌軸的輸入端相連,攪拌軸通過加工罐的軸承孔伸入加工罐的內腔,攪拌軸的輸出端與攪拌葉輪相連,加工罐側壁上的進氣孔通過管路與氣泵相連,且加工罐與氣泵之間設置進氣控制閥和進氣流量計,加工罐的內壁上設有加熱器,加工罐罐體上設有加工罐液位計,加工罐的出料孔與加工罐過濾器的輸入端相連,加工罐過濾器的輸出端通過管路與沉降筒的輸入端相連,且加工罐與沉降筒之間的管路上設置有半成品輸送泵;
所述沉降筒的輸出端與過濾筒的輸入端相連,過濾筒的輸出端通過管路與成品罐相連,且過濾筒與成品罐之間的管路上設有成品罐控制閥和成品流量計;
所述成品罐位於過濾筒下方,罐體上設置成品罐液位計,成品罐的輸出端通過管路與灌裝機相連,且成品罐與灌裝機之間的管路上設有成品輸送泵;
所述灌裝機通過灌裝頭將成品灌裝入下方的包裝罐中;
所述包裝罐置於輸送帶上,其頂部設有罐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生產微生物燃油高能清淨劑的專用設備,結構新穎、設計合理,解決了微生物燃油高能清淨劑專用生產設備缺乏的問題,在製備微生物燃油高能清淨劑時可以根據不同需求,進行原料流量控制、微生物配比控制、發酵溫度控制、攪拌轉速控制,使微生物高能清淨劑的生產製備環境具有較強的可控性,有利於產品質量的提高,且本設備運行過程中各級過濾設施完善,有利於提高產品的純度,另外,本設備可實現從進料到灌裝的完整工作流程,生產效率較高。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加工罐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沉降筒,2-過濾筒,3-成品罐控制閥,4-成品流量計,5-灌裝機,6-罐裝頭,7-包裝罐,8-輸送帶,9-成品輸送泵,10-成品罐液位計,11-成品罐,12-加工罐液位計,13-加工罐過濾器,14-加工罐,15-攪拌葉輪,16-加熱器,17-攪拌軸,18-進氣流量計,19-進氣控制閥,20-氣泵,21-混合罐流量計,22-混合罐二級過濾器,23-混合罐控制閥,24-混合罐一級過濾器,25-混合罐液位計,26-混合罐,27-原料油流量計,28-原料油控制閥,29-原料油二級過濾器,30-儲油罐放油閥,31-儲油罐,32-儲油罐液位計,33-原料油一級過濾器,34-原料油加料口,35-催化劑加料鬥,36-催化劑控制閥,37-攪拌電機,38-減速器,39-微生物流量計,40-微生物控制閥,41-微生物加料口,42-微生物罐液位計,43-微生物罐,44-半成品輸送泵,45-進氣孔,46-進料孔A,47-軸承孔;48-進料孔B,49-出料孔。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微生物燃油高能清淨劑生產設備,包括沉降筒1、過濾筒2、成品罐控制閥3、成品流量計4、灌裝機5、罐裝頭6、包裝罐7、輸送帶8、成品輸送泵9、成品罐液位計10、成品罐11、加工罐液位計12、加工罐過濾器13、加工罐14、攪拌葉輪15、加熱器16、攪拌軸17、進氣流量計18、進氣控制閥19、氣泵20、混合罐流量計21、混合罐二級過濾器22、混合罐控制閥23、混合罐一級過濾器24、混合罐液位計25、混合罐26、原料油流量計27、原料油控制閥28、原料油二級過濾器29、儲油罐放油閥30、儲油罐31、儲油罐液位計32、原料油一級過濾器33、原料油加料口34、催化劑加料鬥35、催化劑控制閥36、攪拌電機37、減速器38、微生物流量計39、微生物控制閥40、微生物加料口41、微生物罐液位計42、微生物罐43、半成品輸送泵44;
所述儲油罐31位於混合罐26上方,其頂部設置原料油加料口34,原料油加料口34為漏鬥形,且原料油加料口34與儲油罐31之間設有原料油一級過濾器33,儲油罐31罐體上設有儲油罐液位計32,其底面設置儲油罐放油閥30,儲油罐31下端通過管路與混合罐26的頂面相連,且儲油罐31與混合罐26之間的管路上從上至下依次設置原料油二級過濾器29、原料油控制閥28和原料油流量計27;
所述催化劑加料鬥35位於混合罐26上方,其下端與混合罐26頂面相連,催化劑加料鬥35與混合罐26之間設有催化劑控制閥36;
所述混合罐26位於加工罐14的上方,其形狀為長方體,其側面設有混合罐液位計25,其底面通過管路與加工罐14的頂面的進料孔A46相連,且混合罐26與加工罐14之間的管路上從上至下依次設有混合罐一級過濾器24、混合罐控制閥23、混合罐二級過濾器22和混合罐流量計21;
所述微生物罐43位於加工罐14的上方,其頂部設置微生物加料口41,且微生物加料口41為漏鬥形,其罐體上設置微生物罐液位計42,其底面通過管路與加工罐14頂面的進料孔B48相連,微生物罐43與加工罐14之間的管路上從上至下依次設有微生物控制閥40和微生物流量計39;
所述加工罐14頂面設有進料孔A46和進料孔B48,其頂面中心設有軸承孔47,其側壁上方設有進氣孔45,側壁的底部設置有出料孔49,其頂面上方設置有攪拌電機37,攪拌電機37的動力輸出端與減速器38的輸入端相連,減速器38的輸出端與攪拌軸17的輸入端相連,攪拌軸17通過加工罐14的軸承孔48伸入加工罐14的內腔,攪拌軸17的輸出端與攪拌葉輪15相連,加工罐14側壁上的進氣孔45通過管路與氣泵20相連,且加工罐14與氣泵20之間設置進氣控制閥19和進氣流量計18,加工罐14的內壁上設有加熱器16,加工罐14罐體上設有加工罐液位計12,加工罐14的出料孔49與加工罐過濾器13的輸入端相連,加工罐過濾器13的輸出端通過管路與沉降筒1的輸入端相連,且加工罐14與沉降筒1之間的管路上設置有半成品輸送泵44;
所述沉降筒1的輸出端與過濾筒2的輸入端相連,過濾筒2的輸出端通過管路與成品罐11相連,且過濾筒2與成品罐11之間的管路上設有成品罐控制閥3和成品流量計4;
所述成品罐11位於過濾筒2下方,罐體上設置成品罐液位計10,成品罐11的輸出端通過管路與灌裝機5相連,且成品罐11與灌裝機5之間的管路上設有成品輸送泵9;
所述灌裝機5通過灌裝頭6將成品灌裝入下方的包裝罐7中;
所述包裝罐7置於輸送帶8上,其頂部設有罐口。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在製備微生物高能清淨劑時,首先將原料油通過原料油加料口34注入儲油罐31中,在加注過程中原料油一級過濾器33會對原料油進行初步過濾,隨後原料油儲存在儲油罐31中,通過儲油罐液位計32可以觀察原料油儲量,待儲量達標後,打開原料油控制閥28,原料油便可在重力作用下經原料油二級過濾器29流入混合罐26中,在流動過程中可以通過觀察原料油流量計27的數值隨時控制進油量,隨後,打開催化劑控制閥36並向催化劑加料鬥35中加入適量催化劑及其他固體原料,使其進入混合罐26中並與原料油充分反應,此時催化劑加料鬥35兼做與大氣連通的通道,並且可以通過觀察混合罐液位計25的數值確定反應程度,待混合罐內反應完畢後,打開混合罐控制閥23,此時反應後的原料油依次經過混合罐一級過濾器24和混合罐二級過濾器22充分過濾雜質後流入加工罐14中。
在加注原料油的同時,向微生物加料口41中加入適量微生物製劑及發酵溶液,通過微生物罐液位計42可以隨時觀察微生物罐43中的物料數量,在反應罐26進行反應的同時,微生物罐43中進行常溫常壓下的初步發酵,待混合罐26中的原料油流入加工罐14後,打開微生物控制閥40,使初步發酵後的微生物製劑流入加工罐14中與原料油混合,且可以通過微生物流量計39監控微生物製劑的加入量。隨後,打開攪拌電機37,通過減速器38控制攪拌機攪拌軸17的轉速,利用攪拌葉輪15對加工罐14內的混合物進行充分攪拌,攪拌完成後關閉攪拌電機37,接通加熱器16對混合物進行加熱,使加工罐14內保持40攝氏度的恆溫,使混合物進行50分鐘的二次發酵。
待二次發酵完成後,接通半成品輸送泵44,將混合物輸送至沉降筒1中,在混合物流入沉降筒1的過程中加工罐過濾器13會對其進行初次過濾,並進入沉降筒內1充分沉降。隨後,打開成品罐控制閥3,此時混合物經過濾筒2二次過濾後成為成品,並流入成品罐11內,通過成品流量計4可以監控成品流量,通過成品罐液位計10可以監控成品罐11內的成品量,待成品罐11內的成品量達標後,接通灌裝機5與輸送帶8,便可以通過罐裝頭6定量、定向地將成品灌裝入輸送帶8傳遞過來的包裝罐7中。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以及改進,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