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標準化規模化生產的輕鋼組合牆體的製作方法
2023-05-09 19:04:5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築牆體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可標準化規模化生產的輕鋼組合牆體。
背景技術:
現有的輕鋼牆體在市面上種類繁多,樣式不統一,在實際使用當中模塊化生產受到具體方案限制,無法做到標準化和規模化生產,這就使得輕鋼組合牆體不能得到廣泛的推廣,大大的提到了企業的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標準化規模化生產的輕鋼組合牆體,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標準化規模化生產的輕鋼組合牆體,包括第一組合牆板和第二組合牆板,所述第一組合牆板的外側設置為第一外牆板,所述第一組合牆板的內側設置為第一內牆板,所述第一內牆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一凹形鋼龍骨,所述第一內牆板的另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二凹形鋼龍骨,所述第一凹形鋼龍骨的中間部位設置有凹槽,所述第一組合牆板的內部填充有玻璃絲棉保溫材料,所述第二組合牆板的外側設置為第二外牆板,所述第二組合牆板的內側設置為第二內牆板,所述第二內牆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一凸形鋼龍骨,所述第二內牆板的另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二凸形鋼龍骨,所述第二凸形鋼龍骨的中間部位設置有凸板,所述第二組合牆板的內部填充有玻璃絲棉保溫材料。
優選的,所述第一凹形鋼龍骨和第二凹形鋼龍骨為相互對稱的相同結構。
優選的,所述第一凸形鋼龍骨與第二凸形鋼龍骨為相互對稱的相同結構。
優選的,所述第一組合牆板和第二組合牆板通過第一凹形鋼龍骨、第一凸形鋼龍骨鍵槽連接或第二凹形鋼龍骨、第二凸形鋼龍骨鍵槽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可標準化規模化生產的輕鋼組合牆體結構合理,將第一組合牆板與第二組合牆板交錯組合,可以完成任意長度牆體的安裝施工,可以實現標準化構件,可以大規模生產,且施工簡單、快捷,縮短施工周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凹形鋼牆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凸形鋼牆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第一組合牆板、2第一外牆板、3玻璃絲綿保溫材料、4第一凹形鋼龍骨、41凹槽、5第一內牆板、6第二組合牆板、7第二外牆板、8第二內牆板、9第一凸形鋼龍骨、10第二凸形鋼龍骨、101凸板、11第二凹形鋼龍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可標準化規模化生產的輕鋼組合牆體,包括第一組合牆板1和第二組合牆板6,所述第一組合牆板1和第二組合牆板6通過第一凹形鋼龍骨4、第一凸形鋼龍骨9鍵槽連接或第二凹形鋼龍骨11、第二凸形鋼龍骨10鍵槽連接,通過牆體交錯連接,可以完成任意長度牆體的安裝施工,所述第一組合牆板1的外側設置為第一外牆板2,所述第一組合牆板1的內側設置為第一內牆板5,所述第一內牆板5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一凹形鋼龍骨4,所述第一凹形鋼龍骨4和第二凹形鋼龍骨11為相互對稱的相同結構,結構對稱,模塊化使用更快捷方便,所述第一內牆板5的另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二凹形鋼龍骨11,所述第一凹形鋼龍骨4的中間部位設置有凹槽41,所述第一組合牆板1的內部填充有玻璃絲棉保溫材料3,所述第二組合牆板6的外側設置為第二外牆板7,所述第二組合牆板6的內側設置為第二內牆板8,所述第二內牆板8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一凸形鋼龍骨9,所述第一凸形鋼龍骨9與第二凸形鋼龍骨10為相互對稱的相同結構,結構對稱,模塊化使用更快捷方便,所述第二內牆板8的另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二凸形鋼龍骨10,所述第二凸形鋼龍骨10的中間部位設置有凸板101,所述第二組合牆板6的內部填充有玻璃絲棉保溫材料3。
工作原理:使用時,通過第一凹形鋼龍骨4與第一凸形鋼龍骨9鍵槽連接,第二凹形鋼龍骨11與第二凸形鋼龍骨10鍵槽連接,以完成第一組合牆板1與第二組合牆板6的交錯組合,可以完成任意長度牆體的安裝施工,在實際安裝過程中規模化,施工簡單快捷,且在內部填充有玻璃絲棉保溫材料3,進一步的提高牆體的保溫效果。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