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吸附強面料的製作方法
2023-05-25 22:21:56 1
一種吸附強面料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吸附強面料,所述吸附強面料是由白炭纖維、麻賽爾纖維和椰炭纖維混紡而成的織物,所述麻賽爾纖維是由天然植物纖維黃麻製成,所述白炭纖維佔面料主體重量的21%-32%,所述麻賽爾纖維佔面料主體重量的36%-38%,所述椰炭纖維佔面料主體重量的39%-40%,本發明提供一種吸附強面料,具有手感滑爽細密柔軟、色澤亮麗、布面組織豐滿和較強的吸附能力等特點。
【專利說明】一種吸附強面料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吸附強面料,尤其涉及一種用於服裝上的吸附強面料。
【背景技術】
[0002]在服裝大世界裡,服裝的面料五花八門,日新月異。但是從總體上來講,優質、高檔的面料,大都具有穿著舒適、吸汗透氣、懸垂挺括、視覺高貴、觸覺柔美等幾個方面的特點。製作在正式的社交場合所穿著的服裝,宜選純棉、純毛、純絲、純麻製品。以這四種純天然質地面料製作的服裝,大都檔次較高。有時,穿著純皮革製作的服裝,也是允許的。種類
(I)梭織面料,也稱機織物,是把經紗和緯紗相互垂直交織在一起形成的織物。其基本組織有平紋、斜紋、緞紋三種。不同的梭織面料也是由這三種基本組織及由其變化多端的組織而構成。主要有雪紡(Chiffon)、牛津布(Oxford)、牛仔布(Denim)、斜紋布(Drill)、法蘭絨(Flannel)、花緞(Damask)等。針織物與梭織物區別針織物與梭織物由於在編織上方法各異,在加工工藝上,布面結構上,織物特性上,成品用途上,都有自己獨特的特色,在此作一些比較。(一)織物組織的構成:(A)針織物:是由紗線順序彎曲成線圈,而線圈相互串套而形成織物,而紗線形成線圈的過程,可以橫向或縱向地進行,橫向編織稱為緯編織物,而縱向編織稱為經編織物。(B)梭織物:是由兩條或兩組以上的相互垂直紗線,以90度角作經緯交織而成織物,縱向的紗線叫經紗,橫向的紗線叫緯紗。(二)織物組織基本單元:(A)針織物:線圈就是針織物的最小基本單元,而線圈由圈幹和延展線呈一空間曲線所組成。(B)梭織物:經紗和緯紗之間的每一個相交點稱為組織點,是梭織物的最小基本單元。(三)織物組織特性:(A)針織物:因線圈是紗線在空間彎曲而成,而每個線圈均由一根紗線組成,當針織物受外來張力,如縱向拉伸時,線圈的彎曲發生變化,而線圈的高度亦增加,同時線圈的寬度卻減少,如張力是橫向拉伸,情況則相反,線圈的高度和寬度在不同張力條件下,明顯是可以互相轉換的,因此針織物的延伸性大。(B)梭織物:因經紗與緯紗交織的地方有些彎曲,而且祗在垂直於織物平面的方向內彎曲,其彎曲程度和經緯紗之間的相互張力,以及紗線剛度有關,當梭織物受外來張力,如以縱向拉伸時,經紗的張力增加,彎曲則減少,而緯紗的彎曲增加,如縱向拉伸不停,直至經紗完全伸直為止,同時織物呈橫向收縮。當梭織物受外來張力以橫向拉伸時,緯紗的張力增加,彎曲則減少,而經紗彎曲增加,如橫向拉伸不停,直至緯紗完全伸直為止,同時織物呈縱向收縮。而經,緯紗不會發生轉換,與針織物不同。(四)織物組織的特徵:(A)針織物:能在各個方向延伸,彈性好,因針織物是由孔狀線圈形成,有較大的透氣性能,手感鬆軟。(B)梭織物:因梭織物經,緯紗延伸與收縮關係不大,亦不發生轉換,因此織物一般比較緊密,挺硬。(五)織物組織的物理機械性:(A)針織物:織物的物理機械性,包括縱密、橫密、平方米克重、延伸性能、彈性、斷裂強度、耐磨性、卷邊性、厚度、脫散性、收縮性、覆蓋性、體積密度。B)梭織物:梭織物的物理機械性,包括經紗與緯紗的紗線密度、布邊、正面和反面、順逆毛方向、織物覆蓋度。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吸附強面料,具有手感滑爽細密柔軟、色澤亮麗、布面組織豐滿和較強的吸附能力等特點。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吸附強面料,所述吸附強面料是由白炭纖維、麻賽爾纖維和椰炭纖維混紡而成的織物,所述麻賽爾纖維是由天然植物纖維黃麻製成,所述白炭纖維佔面料主體重量的21%-32%,所述麻賽爾纖維佔面料主體重量的36%-38%,所述椰炭纖維佔面料主體重量的39%-40%。
[0005]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椰炭纖維包括椰子外殼的纖維和活性炭。
[0006]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白炭纖維佔面料主體重量的24%,所述麻賽爾纖維佔面料主體重量的37%,所述椰炭纖維佔面料主體重量的39%。
[0007]本發明的一種吸附強面料,具有手感滑爽細密柔軟、色澤亮麗、布面組織豐滿和較強的吸附能力等特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附圖1為本發明吸附強面料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09]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白炭纖維,2、麻賽爾纖維,3、椰炭纖維。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徵能更易於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0011]請參閱圖1,圖1是本發明一種吸附強面料,所述吸附強面料是由白炭纖維1、麻賽爾纖維2和椰炭纖維3混紡而成的織物,所述麻賽爾纖維2是由天然植物纖維黃麻製成,該纖維採用特殊工藝生產,除保持天然麻纖維原有的抑菌防黴、吸溼快幹、透氣排溼等特性外,還具有纖度及長度可根據紡織需求進行調節的優點,懸垂性好。該纖維因具有獨特的截面形狀做成的織物具有手感滑爽細密柔軟、色澤亮麗、布面組織豐滿,圓滑的特性。麻賽爾纖維是一種新型、健康、時尚、綠色環保、能夠自然呼吸的生態紡織纖維。
[0012]進一步說明,所述椰炭纖維包括椰子外殼的纖維和活性炭,由於椰炭纖維中含有椰炭顆粒,在製成服裝後仍保持活性,對人體具有活化細胞、淨化血液、消除疲勞、改善過敏體質等保健作用;異型三葉結構使椰炭纖維具有極強的吸附能力,最終產品對人體異味、油煙味、甲苯、氨等化學氣體有吸收、消臭作用;椰炭纖維的遠紅外線釋放率高達90%以上,能促進血液循環及改善人體環境;纖維中的椰炭形成一種多孔滲水的表面,能快速大量吸收溼氣,迅速擴散和揮發,保證乾爽透氣的效果,給人一種溫馨舒適的環境和服用感覺。
[0013]再進一步說明,白炭纖維是將白炭黑元素,均勻的加入到粘膠紡絲溶液中,製成功能性的白炭粘膠纖維。白炭纖維各項功能與竹炭纖維相似,但是白炭優異的染色性,讓它可以染淺色以及各種鮮豔絢麗的顏色,白炭纖維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具有竹炭纖維的生物性能,發射遠紅外線,具有較高的釋放負離子的性能,多次洗滌後,仍然保持功效依舊。所述白炭纖維佔面料主體重量的24%,所述麻賽爾纖維佔面料主體重量的37%,所述椰炭纖維佔面料主體重量的39%,本發明的一種吸附強面料,具有手感滑爽細密柔軟、色澤亮麗、布面組織豐滿和較強的吸附能力等特點。
[0014]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所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範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吸附強面料,其特徵在於:所述吸附強面料是由白炭纖維、麻賽爾纖維和椰炭纖維混紡而成的織物,所述麻賽爾纖維是由天然植物纖維黃麻製成,所述白炭纖維佔面料主體重量的21%-32%,所述麻賽爾纖維佔面料主體重量的36%-38%,所述椰炭纖維佔面料主體重量的39%-4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強面料,其特徵在於:所述椰炭纖維包括椰子外殼的纖維和活性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強面料,其特徵在於:所述白炭纖維佔面料主體重量的24%,所述麻賽爾纖維佔面料主體重量的37%,所述椰炭纖維佔面料主體重量的39%。
【文檔編號】D04B1/14GK103437028SQ201310357508
【公開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6日
【發明者】謝吉平 申請人:崑山市周市鎮吉盛服裝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