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濾機雙層結構濾板的製作方法
2023-05-04 06:34:01 2
專利名稱:壓濾機雙層結構濾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壓濾機系列中濾板結構技術領域
二背景技術:
目前在市場上生產的壓濾機壓濾板,基本上都是由鑄鐵,橡膠或複合材料加工而成的單層板,板中設計數個凸起點或凹槽狀,這種結構對過濾沒有粘性的物料效果較好,但要過濾有較大粘性的物料時,卻往往會把凹槽塞死,濾液流通不暢,造成壓濾困難,過濾效率低。
三、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發明一種能克服上述缺點,結構簡單,濾液流通暢順,不易被塞死的壓濾機雙層結構濾板。本實用新型的壓濾機雙層結構濾板,包括邊框,濾板,設在濾板中間的進料孔,分布設在濾板上的濾液排出孔,焊接在邊框外的支架,濾液流入孔,濾液出口管;所述的邊框由無縫方管焊成,內腔空腹,能流通濾液,在邊框內焊接兩塊濾板,兩濾板之間間隔10-20mm,兩塊濾板之間形成空腔,兩濾板之間有加強筋,在邊框底邊靠濾板空腔處開設濾液流入孔,在邊框底部裝濾液出口管,濾液出口管與邊框內腔連通。所述的濾板在不鏽鋼板或碳鋼板衝出進料孔和濾液排出孔構成,其中進料孔的直徑是80-150mm,濾液排出孔均布在整個濾板上,濾液排出孔直徑是5_12mm,孔中心與孔中心之間距離為10-20mm。本實用新型的壓濾機雙層結構濾板,結構簡單,濾液流通暢順,不易被塞死。
四
圖1是本實用新型壓濾機雙層結構濾板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剖面示意圖。圖中I是邊框,2是濾板,3是濾液排出孔,4是支架,5是進料孔,6是濾液出口管,7是濾液流入孔,8是加強筋。
五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本實用新型壓濾機雙層結構濾板,包括邊框1,濾板2,布設在濾板2中間的進料孔5,分布設在濾板2的濾液排出孔3,焊接在邊框I外的支架4,濾液流入孔7,濾液出口管6 ;所述的邊框I由無縫方管焊成,內腔空腹,能流通濾液,在邊框I內焊接兩塊濾板2,兩濾板之間間隔10-20mm,兩塊濾板之間形成空腔,兩濾板之間有加強筋8,濾板2是用不鏽鋼板或碳鋼板衝出進料孔5和濾液排出孔3構成,其中,進料孔5的直徑是100mm,濾液排出孔直徑是8_,孔中心與孔中心之間間距離是15_,在邊框I底邊靠濾板空腔處開設濾液流入孔7,邊框I底部裝濾液出口管6,濾液出口管6與邊框I內腔連通,所述的支架4又作手柄用。壓濾時,濾液通過濾液排出孔3直接進入兩塊濾板2之間的空腔經濾液入孔7進入邊框I內腔,再經邊框I底部的濾液出口管6流出。
權利要求1.一種壓濾機雙層結構濾板,其特徵在於它包括邊框(I),濾板(2),設在濾板(2)中間的進料孔(5),分布設在濾板(2)上的濾液排出孔(3),焊接在邊框(I)外的支架(4),濾液流入孔(7),濾液出口管¢);所述的邊框(I)由無縫方管焊成,內腔空腹,能流通濾液,在邊框(I)內焊接兩塊濾板(2),兩濾板之間間隔10-20mm,兩塊濾板之間形成空腔,兩濾板之間有加強筋(8),在邊框(I)底邊靠濾板空腔處開設濾液流入孔(7),邊框(I)底部裝濾液出口管(6),濾液出口管(6)與邊框(I)內腔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濾機雙層結構濾板,所述的濾板(2)是用不鏽鋼板或碳鋼板衝出進料孔(5)和濾液排出孔(3)構成,其中,進料孔(5)的直徑是80-150mm,濾液排出孔(3)均布在整個濾板(2)上,濾液排出孔直徑是5-12mm,孔中心與孔中心之間距離為 10_20mm。
專利摘要提供一種壓濾機雙層結構濾板,包括邊框(1),濾板(2),布設在濾板(2)中間的進料孔(5),分布設在濾板(2)上的濾液排出孔(3),焊接在邊框(1)外的支架(4),濾液流入孔(7),濾液出口管(6);所述的邊框(1)由無縫方管焊成,內腔空腹,能流通濾液,在邊框(1)內焊接兩塊濾板(2),兩塊濾板之間形成空腔,兩濾板之間有加強筋(8),在邊框(1)底邊靠濾板空腔處開設濾液流入孔(7),邊框(1)底部裝濾液出口管(6)。壓濾時,濾液通過濾液排出孔直接進入兩塊濾板之間的空腔經濾液流入孔(7)進入邊框(1)內腔,再經邊框(1)底部的濾液出口管(6)流出。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濾液流通暢順,不易被塞死。
文檔編號B01D25/12GK202921037SQ20122062984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3日
發明者陳廣海 申請人:陳廣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