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斜齒式蝸輪的製作方法
2023-05-03 04:17:3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齒輪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斜齒式蝸輪。
背景技術:
目前,低速重載的齒輪採用較小的螺旋角。
因為螺旋角小,齒輪嚙合的運動平穩性降低了。傳統的斜齒輪在安裝時需要安裝一個墊片以作預緊之用,因此在安裝時比較不方便,而且安裝好之後在斜齒輪的使用過程中,斜齒輪的振動容易導致斜齒輪與墊片鬆動,從而導致斜齒輪的傳動精度降低,傳動摩擦增加,影響斜齒輪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斜齒式蝸輪,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採用較小的螺旋角小導致齒輪嚙合的運動平穩性降低,斜齒輪的振動容易導致斜齒輪與墊片鬆動,從而導致斜齒輪的傳動精度降低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斜齒式蝸輪,包括輪轂、花鍵槽、安裝孔、齒根、齒頂、齒側、輪齒和凸臺,所述輪轂的兩側面上設置有凸臺,所述花鍵槽設置在安裝孔的內側,且花鍵槽與安裝孔的長度一致,所述齒根在輪齒的底部,所述齒頂在輪齒的頂部,所述齒側在輪齒的兩側,所述輪齒設置在輪轂上,且輪齒環繞輪轂一周。
優選的,所述輪轂的直徑da≤160mm時輪轂採用實心結構,輪轂的直徑 160≤da≤400mm時輪轂採用腹板結構,當輪轂的直徑400≤da≤1000mm時輪轂採用輪輻結構。
優選的,所述花鍵槽設置有四處,且四處花鍵槽相互對稱。
優選的,所述齒頂設置為圓弧面。
優選的,所述輪齒的螺旋角28°,且輪齒的模數為4。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斜齒式蝸輪,齒頂設置為圓弧面,當蝸輪蝸杆粘合時,齒頂的圓弧面可增加蝸輪蝸杆嚙合齒數,設置有相互對稱的四處花鍵槽,通過花鍵槽與花鍵配合將輪轂固定,花鍵固定具有同等軸徑下承受扭矩大,受力均勻,應力集中小,使用壽命長,導向性好,使用時可適當軸線竄動,避免振動的優點,齒頂設置為圓弧面,當蝸輪蝸杆嚙合時,齒頂的圓弧面可增加蝸輪蝸杆嚙合齒數,設置有凸臺,通過凸臺對齒輪軸向固定,避免蝸輪的安裝幹擾輪齒嚙合,是一種承受力矩大嚙合齒數多的斜齒式蝸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外觀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輪轂-1;花鍵槽-2;安裝孔-3;齒根-4;齒頂-5;齒側-6;輪齒 -7;凸臺-8。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斜齒式蝸輪,包括輪轂1、花鍵槽2、安裝孔3、齒根4、齒頂5、齒側6、輪齒7和凸臺8,輪轂 1的兩側面上設置有凸臺8,花鍵槽2設置在安裝孔3的內側,且花鍵槽2與安裝孔3的長度一致,齒根4在輪齒7的底部,齒頂5在輪齒7的頂部,齒側6在輪齒7的兩側,輪齒7設置在輪轂1上,且輪齒7環繞輪轂1一周。
上述實施例中,具體的,輪轂1的直徑da≤160mm時輪轂1採用實心結構,輪轂1的直徑160≤da≤400mm時輪轂1採用腹板結構,當輪轂1的直徑 400≤da≤1000mm時輪轂1採用輪輻結構,保證輪轂1強度的同時減輕輪轂1 的重量,降低生產成本;
上述實施例中,具體的,花鍵槽2設置有四處,且四處花鍵槽2相互對稱,通過花鍵槽2與花鍵配合將輪轂1固定,花鍵固定具有同等軸徑下承受扭矩大,受力均勻,應力集中小,使用壽命長,導向性好,使用時可適當軸線竄動,避免振動的優點;
上述實施例中,具體的,齒頂5設置為圓弧面,當蝸輪蝸杆嚙合時,齒頂5的圓弧面可增加蝸輪蝸杆嚙合齒數;
上述實施例中,具體的,輪齒7的螺旋角28°,且輪齒7的模數為4,輪齒7的螺旋角28°使蝸輪蝸杆傳動比較低,模數為4可保證輪齒7的強度。
工作原理:在使用該斜齒式蝸輪時,首先需對整個斜齒式蝸輪有一個結構上的了解,在使用時,能夠更加便捷的進行使用,輪齒7採用銑床加工成型,輪轂1經調質處理,通過花鍵槽2與花鍵配合將輪轂1固定,花鍵固定具有同等軸徑下承受扭矩大,受力均勻,應力集中小,使用壽命長,導向性好,使用時可適當軸線竄動,避免振動的優點,使輪齒7與蝸杆嚙合,此時齒頂5的圓弧面可增加蝸輪蝸杆嚙合齒數,增加蝸杆蝸輪的傳動強度,輪齒7 的螺旋角28°使蝸輪蝸杆傳動比較低,模數為4可保證輪齒7的強度,是一種承受力矩大嚙合齒數多的斜齒式蝸輪。
綜上所述,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