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餘甘子清熱利咽茶葉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09-12 02:38:15 2
本發明涉及一種保健飲品,特別是一種餘甘子清熱利咽茶葉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保健茶橫跨茶飲料、保健品、藥茶三曇花金行業,又能保健,又可養生。現在隨著人們養生意識的增強,在茶飲料市場迅速擴大之後,以茶為原料,傳統中草藥為主要成分的保健茶已成為個大市場的新亮點。而中國食品監督局據統計2007年保健茶年銷售額為3億,2008年保健茶年銷售額為10億,2009年保健茶年銷售額為百億億,2010年保健茶年銷售額為已過五百億元。
在目前茶消費趨勢中,在茶的文化熱、有機茶熱、保健茶熱、花草茶熱、興起等多種因素下,傳統茶葉的區域性消費習慣正在慢慢的分解,取而代之的是更為現代的、科技含量更加重的茶葉消費趨勢。在廣大消費者中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生活品味也跟著提升,對茶文化的品嘗也是情有獨鍾。
肺熱咳嗽痰多是由於風熱邪毒犯肺,或風寒化熱,肺受熱毒所灼,失於宣降清肅,痰熱內部導致肺內鬱熱,出現以咳嗽為主的一種症候,常在肺熱感冒、無感冒症狀後出現。肺熱咳嗽常多見於免疫力低下的兒童,主要表現為反覆咳嗽。臨床主要使用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等中成藥治療,能明顯促進咽部和支氣管纖毛的蠕動加強排痰作用,同時藥液能覆蓋在發炎的咽部黏膜上,緩解炎症刺激,鎮咳作用顯著而持久。
目前市場上清熱利咽的藥物有很多,但是大多數藥物中都含有毒素,帶有副作用,為人體健康埋下嚴重隱患,因此,市場上急需一種純天然、無毒副作用的,具有清熱利咽、潤肺化痰、生津止渴功效的餘甘子清熱利咽茶葉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餘甘子清熱利咽茶葉及其製備方法,長期飲用具有清熱利咽、潤肺化痰、生津止渴的功效。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餘甘子清熱利咽茶葉,由茶葉、中草藥提取物按1:4的質量比製備而成,所述的中草藥提取物中,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餘甘子20-40%、伊貝母10-20%、玉屑10-15%、玉竹10-15%、一箭球5-10%、甘草5-10%、血葉蘭5-10%、玄臺3-5%、桑白皮3-5%、曇花3-5%。
所述的一種餘甘子清熱利咽茶葉,所述的中草藥提取物中,原料按重量份數,餘甘子20-40份、伊貝母10-20份、玉屑10-15份、玉竹10-15份、一箭球5-10份、甘草5-10份、血葉蘭5-10份、玄臺3-5份、桑白皮3-5份、曇花3-5份。
所述的一種餘甘子清熱利咽茶葉,所述的中草藥提取物中,原料按最佳重量份數,餘甘子30份、伊貝母15份、玉屑13份、玉竹12份、一箭球8份、甘草6份、血葉蘭5份、玄臺4份、桑白皮4份、曇花3份。
所述的茶葉為紅茶、綠茶、普洱茶中的一種。
所述的一種餘甘子清熱利咽茶葉及其製備方法,其製備方法的主要步驟為:
a、備料:按重量百分比,選取優質的餘甘子、伊貝母、玉屑、玉竹、一箭球、甘草、血葉蘭、玄臺、桑白皮、曇花為原料,洗淨並除雜;
b、提取濾液:將洗淨並除雜後的原料置於提取罐中,提取3次,第一次加原料重量12倍的水,第二次加原料重量10倍的水,第三次加原料重量8倍的水,提取時間分別為120分鐘、90分鐘、60分鐘,合併提取液,得混合提取液;
c、離心分離、濃縮:將混合提取液置於離心分離機中,以3000-10000r/min離心10-20min,取上清液在60℃下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1.22-1.25的清膏,製得中草藥提取物,備用;
d、塗抹、烘乾:按質量比,選取茶葉、中草藥提取物,將中草藥提取物塗抹在茶葉表面,放入烘乾機中,烘乾溫度為60℃,烘乾時間為1小時;
e、烘炒、滅菌:將烘乾後的茶葉置於炒鍋中,小火烘炒5-10分鐘,取出後進行紫外線滅菌,滅菌時間為40分鐘,滅菌後裝袋,製得一種餘甘子清熱利咽茶葉。
在藥物中:餘甘子,清熱利咽,潤肺化痰,生津止渴,主感冒發熱,咳嗽,咽痛,白喉,煩熱口渴,高血壓,伊貝母,潤肺、化痰、散結,玉屑,潤心肺,清胃熱,治喘息煩滿,消渴,外用去目翳,玉竹,養陰潤燥,生津止渴,用於肺胃陰傷,燥熱咳嗽,咽幹口渴,內熱消渴,一箭球,肺止咳,清熱解毒,散瘀消腫,殺蟲截瘧,主感冒咳嗽,百日咳,咽喉腫痛,痢疾,毒蛇咬傷,瘧疾,跌打損傷,皮膚瘙癢,甘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血葉蘭,滋陰潤肺,健脾,安神,主肺癆咯血,食欲不振,神經衰弱,玄臺,消炎,解熱,主治咽喉炎,口腔炎,眼結膜炎,淋巴腺腫及呼吸器官炎症,桑白皮,瀉肺平喘,利水消腫,曇花,清肺,止咳,化痰,治心胃氣痛,吐血,最適於肺結核。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一種餘甘子清熱利咽茶葉,以祖傳秘方為基礎,精選餘甘子、伊貝母、玉屑、玉竹、一箭球、甘草、血葉蘭、玄臺、桑白皮、曇花進行組合,配伍簡單合理,長期飲用具有清熱利咽、潤肺化痰、生津止渴的功效。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餘甘子清熱利咽茶葉,由茶葉、中草藥提取物按1:4的質量比製備而成,所述的中草藥提取物中,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餘甘子20-40%、伊貝母10-20%、玉屑10-15%、玉竹10-15%、一箭球5-10%、甘草5-10%、血葉蘭5-10%、玄臺3-5%、桑白皮3-5%、曇花3-5%。
所述的一種餘甘子清熱利咽茶葉,所述的中草藥提取物中,原料按重量份數,餘甘子20-40份、伊貝母10-20份、玉屑10-15份、玉竹10-15份、一箭球5-10份、甘草5-10份、血葉蘭5-10份、玄臺3-5份、桑白皮3-5份、曇花3-5份。
所述的一種餘甘子清熱利咽茶葉,所述的中草藥提取物中,原料按最佳重量份數,餘甘子30份、伊貝母15份、玉屑13份、玉竹12份、一箭球8份、甘草6份、血葉蘭5份、玄臺4份、桑白皮4份、曇花3份。
所述的茶葉為紅茶、綠茶、普洱茶中的一種。
所述的一種餘甘子清熱利咽茶葉及其製備方法,其製備方法的主要步驟為:
a、備料:按重量百分比,選取優質的餘甘子、伊貝母、玉屑、玉竹、一箭球、甘草、血葉蘭、玄臺、桑白皮、曇花為原料,洗淨並除雜;
b、提取濾液:將洗淨並除雜後的原料置於提取罐中,提取3次,第一次加原料重量12倍的水,第二次加原料重量10倍的水,第三次加原料重量8倍的水,提取時間分別為120分鐘、90分鐘、60分鐘,合併提取液,得混合提取液;
c、離心分離、濃縮:將混合提取液置於離心分離機中,以3000-10000r/min離心10-20min,取上清液在60℃下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1.22-1.25的清膏,製得中草藥提取物,備用;
d、塗抹、烘乾:按質量比,選取茶葉、中草藥提取物,將中草藥提取物塗抹在茶葉表面,放入烘乾機中,烘乾溫度為60℃,烘乾時間為1小時;
e、烘炒、滅菌:將烘乾後的茶葉置於炒鍋中,小火烘炒5-10分鐘,取出後進行紫外線滅菌,滅菌時間為40分鐘,滅菌後裝袋,製得一種餘甘子清熱利咽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