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石斛栽培用培養缽的製作方法
2023-09-12 17:19:05 4
專利名稱:一種石斛栽培用培養缽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石斛栽培用培養缽。
背景技術:
石斛是蘭科植物的一種,它可以作為藥材,能起到驅解虛熱,益精強陰等療效。石斛的人工栽培最佳的方式是採用盆栽方法,通過在培養缽內裝入泥炭苔蘚、蕨根、樹皮塊和木炭等輕型、排水好、透氣的基質種植石斛。現有技術中用於栽培石斛的培養缽I都為筒狀結構,上端開口直徑大於底部直徑,栽培時會將培養缽整齊的按照橫豎位置矩陣狀排列,排列分布後即使每個培養缽I的開口端緊挨在一起,如圖I所示,任意相鄰的四個培養缽I之間都會空出呈十字狀的區域2。這些十字狀的區域2在石斛栽培過程中無法用於石斛的栽培,因此使用現有技術中的培養缽栽培石斛時土地利用率很低。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以明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石斛栽培用培養缽。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該石斛栽培用培養缽的主體為筒狀結構,其底部設有用於排水通氣的通孔,所述主體的開口端橫截面呈帶圓角的正方形,所述主體的中間部分橫截面呈圓形,所述主體的開口端與所述主體的中間部分之間通過連接部緩慢過度連接。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連接部為表面光滑的漸變體形狀,其一端到另一端由對應主體開口端形狀的帶圓角的正方形向對應主體中間部分形狀的圓形逐漸過度。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連接部為摺疊管。本實用新型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石斛栽培用培養缽結構得到優化,使得石斛栽培用培養缽的開口端結構變成了更能節省空間的方形,進而大大減少十字狀區域的面積,實現提高石斛栽培過程中的土地利用率。
以下結合附圖
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具體說明。圖I為現有技術中的石斛栽培用培養缽排列的結構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石斛栽培用培養缽第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石斛栽培用培養缽第一種實施例的排列的結構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石斛栽培用培養缽第二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3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實施例。該實施例中石斛栽培用培養缽的主體3呈筒狀結構,主體3的開口端5橫截面呈帶有圓角的正方形,主體3的中間部分6橫截面呈圓形,主體3的開口端5與所述主體3的中間部分6之間通過連接部7緩慢過度連接。連接部7為表面光滑的漸變體形狀,其一端到另一端由對應主體3開口端5形狀的帶圓角的正方形向對應主體3中間部分6形狀的圓形逐漸過度。在主體3的底部設有用於排水通氣的通孔4,主體3的底部的直徑小於主體3開口端5的寬度。使用時,石斛栽培用培養缽呈矩陣狀排列,各個石斛栽培用培養缽在主體3的開口端5相互接觸。由於石斛栽培用培養缽的主體3開口端5呈帶有圓角的正方形,因此各個石斛栽培用培養缽與相鄰石斛栽培用培養缽之間的空隙非常小,如圖3所示,這樣在裝滿基質種植石斛時就使得土地利用率得到提聞。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實施例,如圖4所示,該實施例中石斛栽培用培養缽的主體3呈筒狀結構,主體3的開口端5橫截面呈帶有圓角的正方形,主體3的中間部分6橫截面呈圓形,主體3的開口端5與所述主體3的中間部分6之間通過連接部7緩慢過度連接,連接部7為摺疊管。使用時,石斛栽培用培養缽呈矩陣狀排列,各個石斛栽培用培養缽在主體3的開口端5相互接觸。由於石斛栽培用培養缽的主體3開口端5呈帶有圓角的正方形,因此各個石斛栽培用培養缽與相鄰石斛栽培用培養缽之間的空隙非常小,這樣在裝滿基質種植 石斛時就使得土地利用率得到提高。
權利要求1.一種石斛栽培用培養缽,該石斛栽培用培養缽的主體(3)為筒狀結構,其底部設有用於排水通氣的通孔(4),其特徵在於所述主體(3)的開口端(5)橫截面呈帶圓角的正方形,所述主體(3)的中間部分(6)橫截面呈圓形,所述主體(3)的開口端(5)與所述主體(3)的中間部分(6)之間通過連接部(7)緩慢過度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石斛栽培用培養缽,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部(7)為表面光滑的漸變體形狀,其一端到另一端由對應主體(3)開口端(5)形狀的帶圓角的正方形向對應主體(3)中間部分(6)形狀的圓形逐漸過度。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石斛栽培用培養缽,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部(7)為摺疊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石斛栽培用培養缽,該石斛栽培用培養缽的主體為筒狀結構,其底部設有用於排水通氣的通孔,所述主體的開口端橫截面呈帶圓角的正方形,所述主體的中間部分橫截面呈圓形,所述主體的開口端與所述主體的中間部分之間通過連接部緩慢過度連接。石斛栽培用培養缽結構得到優化,使得石斛栽培用培養缽的開口端結構變成了更能節省空間的方形,進而大大減少十字狀區域的面積,實現提高石斛栽培過程中的土地利用率。
文檔編號A01G9/10GK202565841SQ201220220140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6日
發明者易鑌檳 申請人:杭州立新石斛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