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燃燒爐爐頂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19 07:34:10 3
專利名稱:一種燃燒爐爐頂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燃燒爐,尤其涉及一種燃燒爐的爐頂結構。
背景技術:
現在工業燃燒爐的爐頂內部用耐火材料直接砌築而成,一般建成拱形或半球面狀,施工工藝複雜,而且使用中直接受爐內高溫烘烤,由於燃燒爐的爐頂較大,時間長了會使爐頂的耐火材料強度下降,造成爐頂垮塌,降低了燃燒爐的使用壽命,增加了使用維護成本。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強度高且耐高溫的燃燒爐爐頂結構,解決現有技術中燃燒爐爐頂易垮塌、施工困難的技術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燃燒爐爐頂結構包括爐頂蓋,設置於爐頂蓋內側的保溫層,所述的爐頂蓋內側的保溫層下部設有保溫層撐架,保溫層撐架的架體內部具有可供冷卻介質流通的空腔。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的保溫層撐架包括位於爐頂蓋中部內側的密閉腔,密閉腔的上方設有冷卻介質出口,密閉腔的側壁上沿其圓周方向均布固設有至少一層呈錐面排列的撐架管,撐架管的空腔與密閉腔相通,撐架管的另一端與冷卻介質進口相連接,冷卻介質進口的一端伸出到燃燒爐爐側壁外。
作為一種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的撐架管插接在冷卻介質進口內,撐架管內部與冷卻介質進口之間設有支撐彈簧。
由於採用上述技術方案,一種燃燒爐爐頂結構包括爐頂蓋,設置於爐頂蓋內側的保溫層,所述的爐頂蓋內側的保溫層下部設有保溫層撐架,保溫層撐架的架體內部具有可供冷卻介質流通的空腔;這樣,保溫層撐架提高了保溫層的強度,簡化了施工工藝,使用中不會因長時間烘烤而使保溫層垮塌;同時由於保溫層撐架的架體內部具有可供冷卻介質流通的空腔,使用過程中冷卻介質又保證了保溫層撐架的使用壽命,同時冷卻介質作為燃燒爐被加熱的副產品可進行再利用,節約了能源。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撐架管與冷卻介質進口的插接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1、附圖2所示,一種燃燒爐爐頂結構包括爐頂蓋1,設置於爐頂蓋1內側的保溫層2,所述的爐頂蓋1內側的保溫層2下部設有保溫層撐架3,保溫層撐架3的架體內部具有可供冷卻介質流通的空腔4。
所述的保溫層撐架3包括位於爐頂蓋1中部內側的密閉腔31,密閉腔31的上方設有冷卻介質出口32,密閉腔31的側壁上沿其圓周方向均布固設有二層呈錐面排列的撐架管33,當然根據爐體的大小,撐架管33也可根據強度的需要採用一層或多層;撐架管33的空腔與密閉腔31相通,撐架管33的另一端與冷卻介質進口34相連接,冷卻介質進口34的一端伸出到燃燒爐爐側壁外;所述的撐架管33的外部包覆有耐火材料4,所述的密閉腔31的底部外表面也包覆有耐火材料5。所述的撐架管33插接在冷卻介質進口34內,撐架管33內部與冷卻介質進口34之間設有支撐彈簧35,這種結構可使撐架管33適應因溫度變化而引起的熱脹冷縮現象。
本實用新型使用的冷卻介質為空氣,空氣從冷卻介質進口34經撐架管33進入密閉腔31,並從冷卻介質出口32排出,由於冷卻介質的連續流動,從而降低了保溫層撐架3的溫度,既保證了保溫層撐架3的使用壽命,又保證了爐頂保溫層不因長時間烘烤而垮塌;本實用新型使用的冷卻介質也可以採用冷卻水,也具有同冷卻空氣同樣的效果。
權利要求1.一種燃燒爐爐頂結構,包括爐頂蓋(1),設置於爐頂蓋(1)內側的保溫層(2),其特徵是所述的爐頂蓋(1)內側的保溫層(2)下部設有保溫層撐架(3),保溫層撐架(3)的架體內部具有可供冷卻介質流通的空腔(4)。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燃燒爐爐頂結構,其特徵是所述的保溫層撐架(3)包括位於爐頂蓋(1)中部內側的密閉腔(31),密閉腔(31)的上方設有冷卻介質出口(32),密閉腔(31)的側壁上沿其圓周方向均布固設有至少一層呈錐面排列的撐架管(33),撐架管(33)的空腔與密閉腔(31)相通,撐架管(33)的另一端與冷卻介質進口(34)相連接,冷卻介質進口(34)的一端伸出到燃燒爐爐側壁外。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燃燒爐爐頂結構,其特徵是所述的撐架管(33)插接在冷卻介質進口(34)內,撐架管(33)內部與冷卻介質進口(34)之間設有支撐彈簧(35)。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燃燒爐爐頂結構,其特徵是所述的撐架管(33)的外部包覆有耐火材料(4),所述的密閉腔(31)的底部外表面也包覆有耐火材料(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燃燒爐爐頂結構,它包括爐頂蓋,設置於爐頂蓋內側的保溫層,所述的爐頂蓋內側的保溫層下部設有保溫層撐架,保溫層撐架的架體內部具有可供冷卻介質流通的空腔;這樣,保溫層撐架提高了保溫層的強度,簡化了施工工藝,使用中不會因長時間烘烤而使保溫層垮塌;同時由於保溫層撐架的架體內部具有可供冷卻介質流通的空腔,使用過程中冷卻介質又保證了保溫層撐架的使用壽命,同時冷卻介質作為燃燒爐被加熱的副產品可進行再利用,節約了能源。
文檔編號F23M5/06GK2738124SQ20042005350
公開日2005年11月2日 申請日期2004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04年8月30日
發明者李建新 申請人:李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