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乾燥機的乾燥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15 19:59:30
專利名稱:一種乾燥機的乾燥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乾燥機,特別是用於對中藥純浸膏作最終脫水成多孔、速溶類顆粒乾燥機的乾燥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的中藥製劑有多種多樣,多孔、速溶類顆粒是其中較受歡迎的一種,此種藥劑物料在稠膠乾燥機中,經傳送帶傳送進入加熱段,使物料受熱脫去水分,再進入冷卻段,使物料降溫而變脆,最後到終端被收集。但現有的稠膠乾燥機乾燥裝置的換熱器設置在不鏽鋼傳送帶下方一定距離處,且換熱器一般都採用管狀結構,通過在換熱器中加蒸汽或水對放置在不鏽鋼傳送帶上的物料採用輻射式加熱或冷卻方式,此種乾燥機的乾燥裝置結構及其加熱、冷卻方式傳熱效率低,能量消耗大,物料烘乾速度緩慢,成品質量不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了一種高效、節能,適用中藥純浸膏快速脫水、烘乾成多孔、速溶類顆粒的乾燥機乾燥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方案一種乾燥機的乾燥裝置,包括在傳送帶下方沿傳送方向依次設置的換熱器,所述的換熱器由頂板和底板組成,其中頂板為平板式結構,頂板與底板為密封配合連接,且配合連接形成一容腔,換熱器的頂板上表面與傳送帶下表面直接接觸配合。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底板上設置有若干個內凹體,其內凹體的頂端與頂板下表面接觸配合。
所述的內凹體的頂端與頂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
所述底板上的若干個內凹體呈規則分布。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與現有的技術相比,通過將原有的換熱器由管狀式改進為平板式,將原有的不鏽鋼傳送帶改進為布料傳送帶,換熱器設置在傳送帶下方,且傳送帶下表面與換熱器頂板上表面直接接觸配合,由直接式傳熱方式取代了輻射式加熱方式,傳熱效率高,能量消耗低,物料脫水烘乾速度快,乾燥溫度不需很高,有利於保持成品的原色原味。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換熱器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的A-A剖視圖;圖4為圖3的局部放大圖。
圖中1、換熱器 11、頂板 12、底板 13、容腔14、內凹體2、傳送帶3、罐體 31、進水口 32、出水口 33、進水管34、出水管4、進料器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採用一種乾燥機的乾燥裝置,包括在傳送帶2下方沿傳送方向依次設置的換熱器1,所述的換熱器1由頂板11和底板12組成,其中頂板11為平板式結構,頂板11與底板12通過焊接密封配合連接,且配合連接形成一容腔13,換熱器1的頂板11上表面與傳送帶2下表面直接接觸配合。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底板12上設置有若干個呈規則分布的內凹體14,其內凹體14通過衝壓成型,內凹體14的頂端與頂板11的下表面焊接固定為一體,設置內凹體14加強了整體結構。罐體3上設置有進水口31與出水口32,進水口31與出水口32通過進水管33與出水管34與換熱器1連接。
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物料經進料器4輸送,均勻傳送至傳送帶2的起始端,為了傳送帶2更加經濟且傳熱效果更佳,本實施例中採用了寬幅薄布料傳送帶,物料通過傳送帶2輸送進入加熱段,由罐體3進水口31注入的熱水經進水管33進入換熱器1的容腔13中,通過直接傳熱方式對物料進行脫水,當然換熱器1的熱源也可以採用蒸汽或熱油的加熱方式,物料經脫水後再進入冷卻段,通過在換熱器1的容腔中注入冷水,使物料冷卻降溫而變脆,最後到終端被收集。本實用新型可以根據不同成分的物料在傳送帶2下方設置多個換熱器1,進而對物料進行脫水烘乾和冷卻。
權利要求1.一種乾燥機的乾燥裝置,包括在傳送帶下方沿傳送方向依次設置的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換熱器(1)由頂板(11)和底板(12)組成,其中頂板(11)為平板式結構,頂板(11)與底板(12)為密封配合連接,且配合連接形成一容腔(13),換熱器(1)的頂板(11)上表面與傳送帶(2)下表面直接接觸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乾燥機的乾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底板(12)上設置有若干個內凹體(14),其內凹體(14)的頂端與頂板(11)下表面接觸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乾燥機的乾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內凹體(14)的頂端與頂板(1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乾燥機的乾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底板(12)上的若干個內凹體(14)呈規則分布。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乾燥機,特別是用於對中藥純浸膏作最終脫水成多孔、速溶類顆粒乾燥機的乾燥裝置,包括在傳送帶下方沿傳送方向依次設置的換熱器,所述的換熱器由頂板和底板組成,其中頂板為平板式結構,頂板與底板為密封配合連接,且配合連接形成一容腔,換熱器的頂板上表面與傳送帶下表面直接接觸配合,通過將原有的換熱器由管狀式改進為平板式,將原有的不鏽鋼傳送帶改進為布料傳送帶,換熱器設置在傳送帶下方,且傳送帶下表面與換熱器頂板上表面直接接觸配合,由直接式傳熱方式取代了輻射式加熱方式,傳熱效率高,能量消耗低,物料脫水烘乾速度快,乾燥溫度不需很高,有利於保持成品的原色原味。
文檔編號F26B17/00GK2747526SQ200420150568
公開日2005年12月21日 申請日期2004年10月14日 優先權日2004年10月14日
發明者徐洪池, 張朔 申請人:徐洪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