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抗壓引流管以及包含此引流管的顱腦外引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09:29:30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設備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抗壓引流管以及包含此引流管的顱腦外引流裝置。
背景技術:
腦科術後顱內會不斷產生積液,需要進行引流。腦科(神經外科)開顱術後的引流一直以來沒有統一的規範和器材,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埋入導尿管或普通矽膠管代替,引流效果不理想。由於腦科的開顱手術精細化程度高,且為了減少創傷,避免感染,一般開顱的尺寸極小,且術後需要將創口閉合,因此,採用的引流管是越細越好。
但是,細小的引流管很容易造成堵塞,管壁一旦堵塞,管壁內會形成壓力差從而導致引流管扁折,進而影響引流,甚至會出現回流的情況,極大的危害到患者的健康。另一方面,由於外力或其他壓力差,也會使得引流管彎折,同樣也是影響引流。
技術實現要素:
根據上述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抗壓引流管以及包含此引流管的顱腦外引流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在於:一種抗壓引流管,它包括依次連成一體的第一管體和第二管體,第一管體的側壁上設有若干個供積液流過的引流孔,第一管體的管壁包括相互連成封閉環的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第一側壁至少設有一條加強筋,加強筋向第二側壁方向突起。
優選的是:所述的第一管體為圓形、橢圓形或扁平形。
優選的是:所述的第一管體的前端為敞開式。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顱腦外引流裝置,它包括與接頭相連的如上述所述的抗壓引流管。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通過在管體的第一側壁上設有向第二側壁突起的加強筋,可以給管體一個很好的支撐作用,首先,加強筋本身可以使得管體抗壓抗折,不易變形,不易折扁;第二,即使因壓力差造成管體變形時,由於突起的加強筋可以對管體形成一個支撐的作用,將側壁撐起,避免導致管體完全閉塞,影響引流;第三,由於管體不會閉塞,所以管體內積液一直處於流動狀態,避免了管體的堵塞,保證引流的正常進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第一管體的橫截面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第一管體的橫截面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第一管體的橫截面圖。
圖中,1-第一管體;2-第二管體;3-引流孔;4-第二側壁;5-第一側壁;6-加強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2所示的一種抗壓引流管,它包括依次連成一體的第一管體1和第二管體2,第一管體1和第二管體2連接處為平滑過渡。第一管體1的側壁上設有若干個供積液流過的引流孔3,第一管體1的管壁包括相互連成封閉環的第一側壁5和第二側壁4,第一側壁4至少設有一條加強筋6,加強筋6向第二側壁4方向突起。其中,第一管體1為圓形,第一管體1的前端為敞開式。敞開式的第一管體1前端可以增大積液的吸收量。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顱腦外引流裝置,它包括與接頭相連的如上述所述的抗壓引流管。
實施例2
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第一管體1為橢圓形,其餘同實施例1。
實施例3
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第一管體1為扁平形,其餘同實施例1。
使用時,將抗壓引流管的第一管體1的前端伸入病人顱內,打開與抗壓引流管相連的顱腦外引流裝置,通過負壓,將顱內的積液通過第一管體1敞開式的前端和第一管體1側壁的引流孔3將積液吸進管體內,通過第二管體2輸送至積液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