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建黨95周年徵文:弘揚長徵精神
2023-12-03 16:04:56 1
紅軍長徵以慷慨悲壯的血戰,絕處逢身的轉折,感懷溫暖的情誼,悲喜傳奇的記錄將長徵這部驚心動魄的壯麗詩篇呈現在讀者眼前。小編整理了弘揚偉大長徵精神作文範文,歡迎欣賞與借鑑。
弘揚長徵精神徵文【篇一】
長徵是什麼?
長徵,是春日的竹筍、草原的新綠、出水的芙蓉……
長徵,是日落的紅霞、遠徵的航標、離弦的利箭……
長徵,是轟然出山的瀑布、暴風雨中的閃電、大漠風沙中的戰旗……
長徵是金,長徵是銀,長徵是生命中無與倫比的寶貴財富。
1935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進行了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裡長徵,並取得偉大勝利,長徵的勝利,不僅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而且為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礎。長徵不僅在軍事鬥爭中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而且形成了舉世欽佩的長徵精神,成為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百折不撓的象徵,成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象徵,長徵的勝利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一種精神——長徵精神!
我覺得長徵精神就是不怕犧牲,勇往直前,不畏艱險,不屈不撓,積極進取,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沒有這種精神,就沒有長徵的勝利,就沒有中國革命的勝利,就沒有新中國的誕生。
我讀過一本叫《長徵故事》的書,裡面向我們敘述了一個又一個英勇的革命故事。我看完這本書時已是熱淚盈眶,因為我被那英勇無畏的長徵精神所振奮而感動,他們那種挺身而出,英勇抗敵,為國捐軀,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令我敬佩,更值得我們去發揚和傳誦。歷代主席毛澤東與劉少奇也在內參加戰鬥,毫無領袖作風。在紅軍奮戰時,連嬌小懦弱的女人都勇敢地參加紅軍,奮力地抵抗敵人,抗戰時,紅軍們有時一天的口糧就十粒穀米,戰士們就靠這十粒包穀米,挺過了一天。充滿革命客觀主義精神的女戰士,在這麼艱難的條件下,還唱歌謠激勵戰士:
金包穀,銀包穀,
吃上一把好走路。
一粒包穀一口水,
十粒包穀挺到黑。
弘揚長徵精神徵文【篇二】
彈指一揮間,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勝利已經有70周年了。時光如流水,當年一臉稚氣的紅軍小戰士,現在大多是飽經歲月滄桑的白髮老翁了。一切的一切,都早已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物似人非了。然而今天,當我們追憶那段紅色的歷史,重走那段紅色的歷程時,仍舊會熱血沸騰,感慨萬千。
隨著影片《長徵》我仿佛又又回到了那段讓人永遠難以忘懷的歷史,眼前出現了一支鬥志激昂的隊伍——紅軍。這是1935年的6月,正是南方最熱的時候。可我們英勇的紅軍戰士們卻要翻越長徵路上的第一座雪山——大金山。紅軍中有許多是南方籍的戰士,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從來沒有看見過雪山,更別說去翻越它了。但困難嚇不到我們堅強的紅軍戰士,摔到了,爬起來繼續走;沒有糧食,就吃草根,甚至吃皮帶。為了黨,為了革命事業,為了廣大的勞苦大眾能過上好日子,有許多紅軍戰士永遠留在了雪山上,他們獻出了自己最絢麗的青春、最寶貴的生命。
二萬五千裡長徵中,感人的事跡數也數不清,說也說不完。我們英勇的紅軍戰士總是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記得一個名叫鄧仕俊的紅軍戰士,在戰鬥中負了傷,不幸又得了傷寒病,實在是走不動了。面對茫茫大草地,他痛苦地流下了眼淚。師長楊朝禮同志得知後,決定留下4個戰友照顧他。鄧仕俊在戰友們的悉心照料下終於趕上了大部隊,但是照顧他的4個戰友卻到下了3個。革命勝利後,鄧仕俊同志以「生命」為題寫下了這段感人的回憶。在回憶中他深深地懷念那些為了革命事業而獻出寶貴生命的戰友。鄧仕俊同志深情地說:「想到這兒,我就越發感到我的生命不是屬於自己的。」
像這樣感人的故事在長徵路上還有很多很多,我不能一一敘述。二萬五千裡長徵不是一般的國家,一般的政黨,一般的人能夠完成的,他只屬於我們堅強的中華民族,只屬於我們勇敢的共產黨人,只屬於我們英勇的中國人民。
看完影片後,我陷入了無限的沉思中。與那些堅強的紅軍叔叔相比,我覺得自己與他們相差得太遠太遠了。記得上次體育課時,體育老師說今天女同學800米測驗。體育老師的話還沒說完,我就嚇得喊爹叫媽,800米對我來說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我長這麼大,爸爸媽媽還從來沒讓我幹過一件重活,從沒叫我走過一次遠路,叫我跑800米不是存心為難我嗎?好話說了一大堆,可體育老師楞是沒有心軟,硬叫我跑完那可惡的800米。跑完之後,我只覺得兩腿發軟,兩眼直冒金星,害得我回家大哭了一場,連鄰家的小妹妹都笑我真沒用。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自己真是太沒用了,與紅軍叔叔相比真是太軟弱了。二萬五千裡長徵紅軍叔叔是在上有飛敵機轟炸,下有敵兵追擊的情況下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可我呢卻被這小小的800米打垮了,我真是太不應該了。一位偉人曾經說過:「頑強的毅力可以徵服世界任何一座高峰。」紅軍戰士就是這樣徵服40多座高山險峰,先後跨越近百條江河的吧!我們是新時代的少年兒童,是建設祖國未來的生力軍,我們同樣需要紅軍叔叔的頑強拼搏精神。
我想,我以後不會這樣了,我要向紅軍叔叔學習,學習他們不怕困難、堅忍不拔的毅力;學習他們先人後己、助人為樂的高尚品質;學習他們為了革命事業而勇於獻身的無私奉獻精神。作為新時代的少年兒童,我們有義務、有責任去繼承紅軍的長徵精神,並把長徵精神發揚廣大,讓它代代相傳,萬古不朽,讓長徵精神永放光彩。
弘揚長徵精神徵文【篇三】
「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我聽著這首歌,想起了紅軍在過草地、爬雪山的過程中,不因為自然的阻礙而終止前進道路的精神。
長徵,不光是靠自己的雙腳從漫漫徵途中走過來的老一輩人的驕傲,也是我們的驕傲,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它不僅載入中國人民解放鬥爭的史冊,在世界史中,它同樣也是永遠不可忘記的重要一筆。
長徵的開始,是被國民政府逼迫的。國民政府以各種各樣的襲擊,使我們的紅軍傷亡慘重。紅軍在長徵的途中,一路上要面對自然環境變化的考驗,更要防備國民黨和日本侵略者,使紅軍有了許多作戰經驗。特別是在面對著國民黨一次又一次的「圍剿」,紅軍立刻掉頭,於1935年3月21日至22日晨,神速地再次東渡赤水河。紅色政權巍然屹立在中華大地上,同國民黨政權對峙。他們強渡大渡河,粉碎反革命前後夾擊合圍的陰謀;飛奪瀘定橋,實現勝利的第一天。
最後紅軍長徵於1935年10月甘肅會寧會師,宣告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的勝利結束。紅軍長徵的歷史事件,將會在中國歷史永遠保留著,中國紅軍以血肉之軀譜寫了人類歷史上無與倫比的英雄史詩:二萬五千裡長徵。它那傳奇式的犧牲和堅韌不拔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始終是中國革命和建設賴以成功的基礎,它激勵著一個有13億人口的中國朝著一個無人能夠預言的未來前進。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徵是舉世無雙的壯舉,它像一條永遠銘刻在地球上的紅飄帶,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象徵。
為了這心中永存的信念,紅軍克服重重困難,浴血奮戰。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紅軍不怕遠徵難」的精神!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紅軍才有了「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氣概!
此時,我感到了一種力量,一種因歷史而越發令人臣服的力量,我感謝那些長徵中的先輩們,感謝他們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可貴的精神財富——堅持到底,永恆的長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