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擴容型小水線面雙體船的製作方法
2023-09-14 23:02:55 1
專利名稱:一種擴容型小水線面雙體船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船舶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擴容型小水線面雙體船。
背景技術:
小水線面雙體船通過流線型支柱對排水體積和主體部分進行連接的船隻。小水線面雙體船由常規雙體船發展而來,小水線面雙體船具有耐波性好、甲板面積大的優點,在科考、監測、交通、軍事等領域具有很廣的使用前景。小水線面雙體船最顯著的特點是水線面很小,因此對載荷的變化很敏感。然而由於船舶行業設計、建造和使用時的各種現實因素,實際船舶經常超重。常規船舶由於水線面很大,受到的影響較小;但是小水線面雙體船的水線面很小,超重意味著船舶吃水的增大,快速性、耐波性等指標將降低,結構受到的波浪載荷將大大增加,船體砰擊加劇。目前,所建造的小水線面雙體船已經遇到了這個問題,通常的解決方法有兩種:一是減少船舶的有效載荷,通過增加航次來完成預定任務,經濟性極差,增加成本;二是降低使用指標,不能充分發揮小水線面雙體船的優勢。
實用新型內容本申請人針對上述現有生產技術中所存在的水線面小,超重時吃水增大,降低船舶的快速性和耐波性等問題,進行了研究改進,提供一種擴容型小水線面雙體船,從而當小水線面雙體船超重時,可以有效地增加排水體積,避免了因超重而導致吃水的增加,提高了小水線面雙體船的優異性能。本實用新 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擴容型小水線面雙體船,包括左右對稱布置的兩個片體,所述片體之間通過連接橋相連,單個片體的結構為:通過舷臺、支柱體及下潛體依次連接構成,所述舷臺、支柱體、連接橋以及下潛體的外表面焊接有船體殼板,所述舷臺與支柱體的船體殼板的外表面通過緊固件包裹有輕質泡沫,並在輕質泡沫的外表面安裝玻璃鋼。其進一步技術方案在於:所述輕質泡沫的安裝結構為:所述舷臺與支柱體的船體殼板上設置有螺杆,所述輕質泡沫安裝於舷臺與支柱體的船體殼板上後通過螺母鎖緊;所述玻璃鋼糊制於輕質泡沫的外表面;所述玻璃鋼採用纖維增強複合材料;所述連接橋包括主甲板,位於主甲板下部設置有下甲板,所述下甲板下部設置有溼甲板。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實用新型採用在小水線面雙體船支柱體及舷臺的外表面包覆輕質泡沫材料以及玻璃鋼(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加小水線面雙體船的排水量,從而解決船舶超重所帶來的問題。另外,由於包覆的材料柔軟且具有一定的韌性,這種方式還能緩解波浪砰擊,減小波浪衝擊載荷,對結構強度以及減震降噪都有利。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片體;2、舷臺;3、支柱體;4、輕質泡沫;5、玻璃鋼;6、下潛體;7、船體殼板;8、連接橋;9、主甲板;10、下甲板;11、溼甲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擴容型小水線面雙體船,包括左右對稱布置的兩個片體1,片體I之間通過連接橋8相連,單個片體I的結構為:通過舷臺2、支柱體3及下潛體6依次連接構成,舷臺2、支柱體3、連接橋8以及下潛體6的外表面焊接有船體殼板7,舷臺2與支柱體3的船體殼板7的外表面通過緊固件包裹有輕質泡沫4,輕質泡沫塊4通常為聚氨酯材料,具有比重小、韌性好等優點,能夠提供較大的浮力,用於增加船舶浮力,並在輕質泡沫4的外表面安裝玻璃鋼5,玻璃鋼5糊制於輕質泡沫4的外表面,玻璃鋼5採用纖維增強複合材料,起到光順線型、防護等作用,並且易於上漆。輕質泡沫4的安裝結構為:舷臺2與支柱體3的船體殼板7上設置有螺杆(圖中未畫出),輕質泡沫塊4按船體線型分塊預製,然後將預製好的輕質泡沫塊4緊密貼在舷臺2和支柱體3的船體殼板7外表面,最後通過螺母(圖中未畫出)鎖緊。連接橋8包括主甲板9,位於主甲板9下部設置有下甲板10,下甲板10下部設置有溼甲板11。
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製作方便,有效地增加小水線面雙體船的排水量,解決船舶超重所帶來的問題。以上描述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不是對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所限定的範圍參見權利要求,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權利要求1.一種擴容型小水線面雙體船,包括左右對稱布置的兩個片體(I),所述片體(I)之間通過連接橋(8)相連,單個片體(I)的結構為:通過舷臺(2)、支柱體(3)及下潛體(6)依次連接構成,其特徵在於:所述舷臺(2)、支柱體(3)、連接橋(8)以及下潛體(6)的外表面焊接有船體殼板(7),所述舷臺(2)與支柱體(3)的船體殼板(7)的外表面通過緊固件包裹有輕質泡沫(4 ),並在輕質泡沫(4 )的外表面安裝玻璃鋼(5 )。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擴容型小水線面雙體船,其特徵在於:所述輕質泡沫(4)的安裝結構為:所述舷臺(2)與支柱體(3)的船體殼板(7)上設置有螺杆,所述輕質泡沫(4)安裝於舷臺(2)與支柱體(3)的船體殼板(7)上後通過螺母鎖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擴容型小水線面雙體船,其特徵在於:所述玻璃鋼(5)糊制於輕質泡沫(4)的外表面。
4.如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種擴容型小水線面雙體船,其特徵在於:所述玻璃鋼(5)採用纖維增強複合材料。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擴容型小水線面雙體船,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橋(8)包括主甲板(9 ),位於主甲板(9 )下部設置有下甲板(10 ),所述下甲板(10 )下部設置有溼甲板(11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擴容型小水線面雙體船,包括左右對稱布置的兩個片體,所述片體之間通過連接橋相連,單個片體的結構為通過舷臺、支柱體及下潛體依次連接構成,所述舷臺、支柱體、連接橋以及下潛體的外表面焊接有船體殼板,所述舷臺與支柱體的船體殼板的外表面通過緊固件包裹有輕質泡沫,並在輕質泡沫的外表面安裝玻璃鋼。本實用新型採用在小水線面雙體船支柱體及舷臺的外表面包覆輕質泡沫材料以及玻璃鋼(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加小水線面雙體船的排水量,從而解決船舶超重所帶來的問題。另外,由於包覆的材料柔軟且具有一定的韌性,這種方式還能緩解波浪砰擊,減小波浪衝擊載荷,對結構強度以及減震降噪都有利。
文檔編號B63B1/10GK203111443SQ20132009983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6日
發明者倪其軍, 眭愛國, 封海寶 申請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