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口腔衛生保健知識(嬰兒口腔護理常見誤區匯總)
2023-09-09 16:27:18 2
文|菁媽
小寶寶牙齒都沒長出來,洗什麼嘴巴!
鳳兒剛給自己出生一周的女兒洗嘴巴,卻被婆婆制止了。
婆婆說孩子的皮膚黏膜比較薄,洗嘴巴反而會傷到孩子的皮膚黏膜。
婆婆還振振有詞地說:之前老家就有一個年輕的媳婦給孩子洗嘴巴,結果洗了孩子的嘴巴都發炎了,得了鵝口瘡!去醫院治了好幾天。
一
鳳兒之前在一本書裡面看到,建議孩子一出生就要洗嘴巴,現在聽婆婆這麼一說,自己開始猶豫了,於是就在網上掛了一個兒童保健醫生的號諮詢了。
兒童保健醫生就告訴鳳兒了,孩子一出生就洗嘴巴,好處很多,因為孩子越小他喝奶的次數越多,奶裡面的營養物質比較多,在孩子的口腔裡面容易滋生細菌。給孩子洗嘴巴能夠防止細菌滋生。
最主要的是孩子從小洗口腔,能讓他感受到口腔裡面有異物,到孩子長牙齒的時候給他刷牙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給孩子洗嘴巴還能夠摩擦孩子的牙齦,有助於牙齒的萌出。
二
鳳兒跟醫生說,婆婆說老家有一個媳婦給孩子洗嘴巴,反而長了口瘡了,這是怎麼回事?
醫生說,孩子長鵝口瘡主要是因為用的奶瓶或者媽媽的乳頭沒有洗乾淨,導致念珠菌感染。嘴巴洗得乾淨不會導致鵝口瘡,反而能夠預防鵝口瘡。
但是給孩子洗嘴巴的工具,一定要注意用輕柔的紗布,避免摩擦到孩子的口腔。
而且孩子洗嘴巴的紗布一定要每一次都消毒用熱水浸泡,洗完之後放在太陽底下暴曬,給孩子洗嘴巴的時候,動作一定要輕柔,避免擦傷孩子嬌嫩的口腔黏膜。
誤區一:沒長牙齒不用洗嘴巴
《中國居民口腔健康護理指南》嬰幼兒篇裡面提到,孩子出生之後就要用紗布來清洗口腔。
孩子的牙齒沒有萌出來,但是孩子其實在胎兒期,他的乳牙就已經完成了鈣化,只是在牙床下面,我們清洗口腔的時候還可以按摩牙齦,有助於乳牙更好更快地萌出。
誤區二:孩子的馬牙要剃掉
有少部分孩子在出生的時候,會在他的牙床黏膜上面有一顆米粒大小的有點硬的物質,像牙齒一樣,它其實不是真正的牙齒叫「馬牙」。
主要是胎兒期應該消失的牙板沒有完全消失,角化成上皮珠,在孩子出生的時候就形成了馬牙。
這些馬牙其實並不會影響孩子的日常生活,也不會影響孩子喝奶,不建議家長去處理。
如果家長自己拿沒有消毒乾淨的工具去挑這些馬牙,反而會引起發炎,影響孩子的健康。
誤區三:孩子長鵝口瘡不用藥,洗洗就行了
鵝口瘡其實是因為孩子被念珠菌感染之後,嘴巴裡面長出很多白色的物質,嚴重的話,孩子可能會因為感染疼痛而煩躁,不願意喝奶。
如果媽媽的陰道有念珠菌感染,孩子又是順產的話,那就更可能在出生之後口腔會感染念珠菌引起鵝口瘡,或者是孩子喝奶的工具,奶嘴不乾淨有念珠菌,也會導致孩子感染。
孩子感染了念珠菌引起鵝口瘡,不能只靠洗洗,而是要去醫院開藥,按照醫囑給孩子用藥。
孩子的口腔護理關係到孩子的牙齒健康,關係到孩子的日常飲食,媽媽們一定要上心。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