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姜王后最後封神了嗎(封神演義裡姜王后結局如何)
2023-09-10 10:04:27
前言: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與妲己相比,姜王后不夠年情、不夠媚惑、不夠有心機,所以失去帝辛的喜歡。但是換一個角度,姜王后因其身上的賢,最終位列仙班,這是蘇妲己望塵莫及的。
歷練,成仙。是《封神演義》永恆的主旋律。而歷練,大多時候用「悲劇」表現。
姜王后作為紂王的原配妻子,在塑造妲己反面形象時,起到了巨大作用。她的悲劇,從側面告訴人們,紂王無藥可救了。
姜王后的悲劇,首先體現自己的身上:
隨著帝辛徵討有蘇氏,有蘇氏大敗,送來了美人妲己。誰知道,妲己的入宮,才是殷商雞犬不寧的開始。一方面,在《演義》中,她是個十足的蛇蠍美人,相傳她因為想看看孕婦肚子裡究竟是什麼,就命人挑破了孕婦的肚子。有她在,紂王罷朝,忠良寒心。
姜王后是後宮之主,妲己有野心,不甘心,想要成為王后就必須殺了她。在傳說裡,姜王后的結局是被人剜去雙目,割去雙手。
但是演義終歸不是歷史。殷商遺留不多的史料記載中,其實並沒有姜王后的影子。查閱紂王的后妃時,也僅僅在《國語》《史記》《烈女傳》裡,記載蘇妲己一人而已。
姜王后的悲劇,其次體現在孩子:
她孕育了兩個兒子,一個名郊,也就是殷商的太子殷郊,另一個名洪。隨著母親受盡折磨而死,殷郊也差一點成為階下囚。相傳,面對敵人的迫害,以及與父親反目,殷郊無奈之下只能出逃,在路上受人點播,投奔武王伐殷。
但是他到底是殷商的太子呀,所以內心是非常矛盾的,申公豹對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就臨陣倒戈了。
《封神演義》作為神話故事,姜王后與殷郊都是必不可少的角色,他們起到推動劇情發展的作用:姜王后的「賢」,烘託紂王的「昏」,殷郊的「傻」,襯託武王之「明」。
然而歷史總是後人書寫,不難發現,「武王伐紂」這個故事本身就是站在了周人的視角,對前朝進行批判。那麼在歷史中,真實情況又是什麼樣子呢?
第一,正如前文所說,姜王后未必確有其人。
第二,就連殷郊有沒有存在過,都是未知的。
《史記 殷本紀》載(經過翻譯):
帝辛有子祿父,幼時聰明好學。
這裡面的祿父,又稱武庚,是紂王的兒子,有很好的天資。然而通篇,並未提及殷郊其人。當然了,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後人傳記中,殷郊身上是有祿父的影子的,因為這祿父也是政治的犧牲品之一。
隨著殷商的滅亡,天下的統治變成了武周。」厚待先朝臣民「,這是每一個仁君的自我追求,因此在當時還算老實的祿父並未遭到株連。
在殷商的舊轄區內部,還有許多感念商朝統治的百姓,他們懷念著舊時的生活,同時對新王朝將信將疑。周武王索性命祿父繼續領導這些百姓,這下人人都很開心。
其實在今天看來,武王此舉是相當聰明的,一方面收買了人心,另一方面又節省下鎮壓百姓的人力,非常效率。
疑心誰都有,當屬帝王的最重。帝辛雖然殘忍,暴力,但是必須承認,他是個很有事業心的男人,每每討伐,也大多數全勝而歸。那麼作為紂王之子,祿父有沒有遺傳下來呢?周武王很擔心,擔心祿父有不臣之意,擔心祿父此時的歸順只是在演戲。
基於此,周武王做了一番安排:在朝哥的東、西、北設置鄴、庸、衛三國,分別以自己的親信遷徙過去,目的不言而喻:監視並防禦。
周武王做錯了嗎?沒有。天下得來不易,若是再起幹戈,首先遭殃的就是百姓。更何況,祿父已經臣服,若是禍起蕭牆,那就是統治者智商不足了。
但是自古都是如此,防禦是一把雙刃劍,雖然安了武王的心,可是又勾起祿父的猜疑:這……他是不是不信我?加上生活中處處受到監視,心中難免憋悶,長此以往,不臣之心就生了出來。
武王死後,祿父叛亂,最終兵敗被殺。
下面回到今天的問題:歷史上真的有姜王后這個人嗎?她的結局是什麼?未必真有其人,但是紂王當時的王后一定不好過,在正史中,妲己尚且留下一個」紂王對她言聽計從「的名聲,我們很難設想,王后會非常得寵。
#變美大作戰##夏季百搭套裝# #女主播一年賣出1000多萬件衣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