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革蘭氏陰性球狀(杆)菌的製作方法
2023-09-10 12:22:05 1
專利名稱:一種革蘭氏陰性球狀(杆)菌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一種革蘭氏陰性球狀(杆)菌。
本發明涉及的一種革蘭氏陰性球狀(杆)菌是從菌血症(敗血病)病人的血液中培養分離出的。無菌操作抽取菌血症(敗血病)病人血液5ml放入50ml血培養增菌肉湯中,置於恆溫箱中在35℃下培養3-7天。然後取一無菌環經培養後的血培養增菌肉湯分離於血瓊脂平板上,將平板置於恆溫箱中在35℃下培養18-24小時後取出。在顯微鏡下肉眼可見菌落。
將採用上述方法培養分離出的菌落經過下述分析測定結果為a、以Marmur法提取DNA,熱變性法測定(G+C)%含量Tm=73·4℃,G+C含量為47.58克分子%;b、經BIOLOG Microstation System自動化細菌鑑定系統檢測24小時結果沒有得到良好鑑定(持續72小時依然),說明該菌有可能不包括在BIOLOG已有的近900個種的資料庫中。
c、表型性狀測定細胞呈革蘭氏陰性球狀,近球狀,不規則排列;接觸酶陽性,氧化酶陰性,對葡萄糖發酵型產酸並產氣,硝酸鹽還原陽性,由於該菌具有近球形態,應歸革蘭氏陰性球桿類菌群(包括奈瑟氏球菌屬,莫拉氏菌屬,不動桿菌屬等),根據它氧化酶陰性,對葡萄糖產酸並產氣而區別於奈瑟氏球屬和莫拉氏菌群,雖然形態有球桿變化,氧化酶陰性與不動桿菌相似,但它有強烈的發酵型代謝途經,同時又還原硝酸鹽,顯然區別於不動桿菌。根據氧化酶陰性,發酵型產酸符合腸桿菌科,但球桿形態,缺乏胺基酸脫羧酶和對碳水化合物不活躍的特性與其中大多數屬不相附,它的絕大多數性狀附合志賀氏菌屬,尤與費氏志賀氏菌6和鮑氏志賀氏菌13、14較接近,但球桿形態,利用丙二酸鹽,對甘露醇不產酸等特徵又不同於以上種,因此,這株菌是新的菌種,它分類地位根據現有資料還不能確定。
本發明菌種已在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號為CGMCC NO.0205。該菌尚未定名,暫定為G-球狀(杆)菌GubaiYing 93113。
本發明菌種用於微生物分類學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本發明菌種可用於菌血症病人的檢驗。還可用通常的辦法將本發明菌種製成免疫製劑用於敗血病的予防免疫及診斷。該菌種還可用於菌血症病治療及藥品的研究工作。
本發明菌種對於微生物專業具有重要研究價值和開發利用價值。
權利要求
1.一種革蘭氏陰性球狀(杆)菌,其特徵是該菌的性狀如保藏在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的,CGMCCNo.0205號菌。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一種革蘭氏陰性球狀(杆)菌,是採用菌血症病人的血培養分離出。經分析測定歸革蘭氏陰性球桿類菌群,但不同於現有菌屬,是一種新的菌種。該菌種已在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號為CGMCC No.0205。
文檔編號C12N1/20GK1125768SQ9410064
公開日1996年7月3日 申請日期1994年1月20日 優先權日1994年1月20日
發明者谷海瀛 申請人:瀋陽鐵路局吉林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