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提取可溶性甲殼質的方法
2023-09-11 05:43:55 1
專利名稱:一種提取可溶性甲殼質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化工產品製取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提取可溶性甲殼質的方法。
背景技術:
甲殼質是1811年由法國學者布拉克諾(Braconno)發現,1823年由歐吉爾(Odier)從甲殼動物外殼中提取,並命名為CHITIN,譯名為幾丁質。甲殼質是地球上廣泛存在的一種有機資源,淡米黃色至白色,溶於濃鹽酸、磷酸、硫酸、乙酸,不溶於鹼及其它有機溶齊U,也不溶於水,故常稱為不溶性甲殼質。甲殼素具有抗癌抑制癌、瘤細胞轉移,提高人體免疫力及護肝解毒作用,尤其適用於糖尿病、肝腎病、高血壓、肥胖症等,有利於預防癌細胞病變和輔助放化療治療腫瘤疾病。通常製取的甲殼質不溶於水,也不溶於一般有機溶劑,僅能溶於酸性溶液而形成 玻璃狀膠狀物,即不溶性甲殼質,不溶性甲殼質加工處理多有不便。甲殼質的脫乙醯基衍生物(Chitosan derivatives)可溶於水,採用特殊的處理方法,可將不溶性甲殼質脫去乙醯基而轉化成可溶性甲殼質,並可根據不同使用目的加工成不同形狀。甲殼質不僅在醫藥方面有著較大的應用價值,而且在新材料、汙水處理、造紙、金屬回收、農藥、食品等多種領域都有廣泛用途。我國有漫長的海岸線,具有豐富的甲殼質資源,而其中只有極少部分被利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解決現有的問題,提供一種提取可溶性甲殼質的方法,從而有效利用甲殼資源。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採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提取可溶性甲殼質的方法,從甲殼類動物的殼體中提取可溶性甲殼質,包括以下步驟S1用鹽酸浸泡脫鈣;S2用氫氧化鈉脫蛋白;S3用鹽酸二次浸泡脫鈣;S4用氫氧化鈉脫乙醯基。先將殼體進行脫鈣,漂清後進行脫蛋白處理,然後進行二次脫鈣和脫乙醯基,最後乾燥,即可製得可溶性甲殼質產品。本發明提取可溶性甲殼質的方法,從甲殼類動物的殼體中有效提取可溶性甲殼質,簡單實用成本低,從而更好地利用甲殼資源。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本發明可以從甲殼類動物的殼體中提取可溶性甲殼質,提取的過程包括以下步驟
(1)前期清洗殼體待用;
(2)脫鈣用6%的鹽酸浸泡12小時,過濾,濾餅漂洗後抽乾;
(3)脫蛋白質用5%的氫氧化鈉溶液浸泡,用水浴沸騰I小時,過濾,濾餅漂洗後抽乾,重複操作三次;
(4)二次脫鈣重複步驟(2);
(5)脫乙醯基用50%的氫氧化鈉溶液浸泡,水浴加熱至80°C,保溫攪拌3天,過濾,濾餅漂洗後抽乾;
(6)乾燥用真空烘箱乾燥,製得可溶性甲殼質。 可溶性甲殼質具有耐熱、耐鹼、耐腐蝕、不易潮解等特點,對皮革、織物有牢固的附著力及防皺、防縮、耐摩擦等能力。用可溶性甲殼質製成的半透膜在醫學上可用來分離血漿。以可溶性甲殼質為原料,可製取入體補血劑、固發劑及頭髮調理劑等。
權利要求
1. 一種提取可溶性甲殼質的方法,從甲殼類動物的殼體中提取可溶性甲殼質,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si用鹽酸浸泡脫鈣;S2用氫氧化鈉脫蛋白;S3用鹽酸二次浸泡脫鈣;S4用氫氧化鈉脫乙醯基。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提取可溶性甲殼質的方法,從甲殼類動物的殼體中提取可溶性甲殼質,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S1用鹽酸浸泡脫鈣;S2用氫氧化鈉脫蛋白;S3用鹽酸二次浸泡脫鈣;S4用氫氧化鈉脫乙醯基。本發明提取可溶性甲殼質的方法,從甲殼類動物的殼體中有效提取可溶性甲殼質,簡單實用成本低,從而更好地利用甲殼資源。
文檔編號C08B37/08GK102775517SQ201210250789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9日
發明者陳瑜 申請人:汕頭市蒂爾曼玩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