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辣椒網評讓最後一公裡順暢運轉(紅辣椒評論編者札記⑥)
2023-04-15 14:24:27 2
紅辣椒網評讓最後一公裡順暢運轉?□老朽最近老朽在編新聞評論稿件時,發現這樣的現象,有些來稿寫得很好,但是不注重時效性舉例來說,都已經進入2023年了,有人還在評論去年夏天發生在武漢的「糖水爺爺」事件這個時候不需要消暑,需要禦寒,如果需要評論也該評論「胡辣湯爺爺」了類似這樣的稿件無論寫得多麼好,編輯採用的可能性都不會太大,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紅辣椒網評讓最後一公裡順暢運轉?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紅辣椒網評讓最後一公裡順暢運轉
□老朽
最近老朽在編新聞評論稿件時,發現這樣的現象,有些來稿寫得很好,但是不注重時效性。舉例來說,都已經進入2023年了,有人還在評論去年夏天發生在武漢的「糖水爺爺」事件。這個時候不需要消暑,需要禦寒,如果需要評論也該評論「胡辣湯爺爺」了。類似這樣的稿件無論寫得多麼好,編輯採用的可能性都不會太大。
新聞評論首先是新聞,然後才是評論。一般來說新聞越新鮮、評論越及時、觀點越新穎,越符合新聞傳播規律,越容易產生影響。評論觀點是依附於新聞而存在的,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某個新聞時過境遷,已被人遺忘了,此時再鄭重其事、煞費苦心地做一篇評論文章,就顯得沒這個必要了。
關於新聞評論的時效性,有一個投稿的同學還跟我爭論,我的稿子雖然時效性不強,但是觀點很新穎啊!老朽想說的是,你拿一個過期變質的饃,裡面夾的食材再好,只能是浪費了這麼好的「內核」。再則,觀點新不新,只是作者自己的主觀感受,就像老舍在《鼓書藝人》中所說:「老婆是人家的好,文章是自己的好。」
類似情況不是個案,有些給紅辣椒評論投稿的高校,整體來稿都跟不上新聞節奏,總是比別人慢一拍。「發瘋文學」別人都寫千萬遍了,還有同學才開始動筆,並且這些「事後諸葛」並沒有先前的同學寫得好;《隱入塵煙》被全網下架很久了,還有人勁頭十足地探討……諸如此類,不一而足。估計是老師平時布置的作業,沒有強調時效性,有些同學懵懵懂懂寫完後,就順便給媒體投一下碰碰運氣。
新聞的時效性給讀者一種很強的代入感,當一個新聞事件正在發展的時候,你能及時進行評論,讀者是願意與你一起參與到這個新聞事件中的,有了關注度就能給媒體帶來流量與影響力。因為,此時作者讀者都能夠在一個話語體系裡、一個時空裡說話的,共同的語境也容易產生共鳴。如果寫一個過時的新聞事件,讀者提不起閱讀興趣,作者也寫得沒一點成就感。
尤其現在網絡新聞傳播非常快,等十天半月再論及某個事件時就恍若隔世,容易讓人失去討論的欲望,還覺得你這整得莫名其妙。別人都在評論「萬柳書院少爺」,你還在津津樂道「王寶釧挖野菜」;別人都在討論「脫口秀大會」,你還在討論「快樂大本營」;別人都在議論當前爆款話題,你還揪著陳年往事不放……就像三伏天穿棉襖、三九天吃雪糕一樣不合時宜。即便你文採飛揚,也會讓人索然無味。
時評還有一個重要功效,就是輿論的風向標作用。當一個新聞事件正在發展時,你及時地參與評論,實際上也是在推動事件的發展。當你對社會正能量進行肯定謳歌讚美之時,就能激發更多的正能量;當你對假醜惡等不良現象進行譴責時,你的監督以及對弱者的聲援就能促進事件向上向善發展。同時,你的觀點,還能為讀者提供一個對新聞事件思考的方向,進而影響新聞事件的進程。
說了這麼多,其實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時效就是新聞評論的保質期。過了保質期的物品,是不能上架的。用我們新聞教材上的話說就是:「真實是新聞的第一生命,講求時效是新聞的第二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