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元名臣陸秀夫為什麼背著宋末帝投海?如何評價陸秀夫?
2023-10-13 08:52:44
人物檔案
姓名:陸秀夫
字:君實
尊稱:「宋末三傑」
國家:中國
民族:漢族
所處朝代:南宋末年
出生地:楚州鹽城
出生日期:1237年
逝世日期:1279年3月19日
職業:政治家
官職:南宋左丞相
個人著作:《陸忠烈公遺集》
標誌事件:崖山負帝跳海而亡
陸秀夫是宋朝末年著名大臣,為南宋左丞相,民族英雄和抗元名臣。陸秀夫與同時代的文天祥和張世傑,被後人尊稱為「宋末三傑」。這三個著名大臣,在南宋幾近毀滅之時,堅持與元朝作鬥爭,每個人都書寫了自己的慷慨悲歌。而陸秀夫最讓人感到辛酸,最讓後人所銘記的,就是崖山之戰大敗後,那一跳。
至元十六年,元朝向南宋發起最後的總攻。張世傑和陸秀夫等人固守海船,堅持鬥爭,元軍於是截斷水源和物資,堅守的宋軍饑渴難耐。張世傑深知如此下去不是辦法,於是派小船到宋主那裡,想要奉宋主到他的船上,策劃乘機突圍。
陸秀夫害怕有人出賣,導致宋末帝被元軍抓住,進而受辱,於是堅決不讓張世傑帶宋末帝上船。
後來崖山被攻破,陸秀夫護衛衛王的船一起逃走。情勢危急,元軍進攻迅猛。陸秀夫深知自己已經沒有退路,逃脫也是不可能,於是將自己的妻子兒女趕下海去。而他自己呢,則背著年幼的宋末帝,大嘆「德祐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就這樣毅然決然的跳海而亡,去世的時候年僅四十四歲。
陸秀夫之所以臨死之前會那樣說,是因為當初南宋都城臨安被攻破的時候。謝太后以自己和宋恭帝的投降,換取了二王的成功逃脫,使得南宋再次延緩了三年,最後才被滅掉。
謝太后和宋恭帝投降之後,被押解到元都,此後的經歷自然不用多說,以一國之尊受辱。陸秀夫不願意宋末帝向宋恭宗那樣,被元朝俘虜,最後再次受到侮辱,於是選擇了跳海而亡。
陸秀夫絕對是堅毅的忠臣,可以說是古時候文人民族氣節的代表。後人對於陸秀夫的評價極高,對其崇高的民族氣節不加掩飾的讚賞。
《宋史》:「秀夫才思清麗,一時文人少能及之。性沈靜,不苟求人知。」
蔣一葵:當時有先兆曰:「擎天者,文天祥。捧日者,陸秀夫。」
解縉:「崖山敗後,祥興乘黑雲中與數舟漂去。宰執陸秀才赴水死,公有炯炯一心在天水相與永之詩。」
趙文濂:「瞻、廣、秀夫、世傑事跡,焜耀史策。後之論者,莫不仰其風,高其志,想見其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