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藍莓幼苗培育恆溫大棚的製作方法
2023-09-27 06:29:50 2

本實用新型涉及藍莓種植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新型藍莓幼苗培育恆溫大棚。
背景技術:
藍莓,一種小漿果,果實呈藍色、色澤美麗、藍色被1層白色果粉包裹,果肉細膩、種子極小。藍莓果實平均重0.5~2.5g,最大重5g,可食率為100%,甜酸適口,且具有香爽宜人的香氣,為鮮食佳品,儘管矮叢藍莓和半高叢藍莓抗寒力強,但仍時有凍害發生,而藍莓幼苗在冬季由於溫度較低,會造成幼苗死亡率較高,經濟損失嚴重。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新型藍莓幼苗培育恆溫大棚,具備恆溫保護、利於藍莓幼苗越冬的優點,解決了藍莓幼苗在冬季由於溫度較低造成幼苗死亡率較高、經濟損失嚴重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藍莓幼苗培育恆溫大棚,包括恆溫大棚本體,所述恆溫大棚本體的一側設置為牆體,其相對的一側設置為與牆體平行的立柱,所述立柱之間設置有縱梁,所述縱梁與牆體之間設置有鋼筋支撐架,所述鋼筋支撐架與縱梁和牆體之間平行設置,所述牆體的上側設置有進風口,所述立柱和牆體的頂部之間設置有若干個拱架,所述拱架上固定安裝有溫度傳感器,所述恆溫大棚本體的頂部設置有棚膜,所述棚膜採用聚氯乙烯材料製成。
優選的,所述牆體的內部設置有與其平行的管道,所述管道上設置有進水口,所述進水口通過水管與太陽能熱水器連接,所述牆體的外側設置為保溫牆體。
優選的,所述進風口通過風管與進風風機連接,所述進風風機和進風口之間設置有恆溫加熱器。
優選的,所述立柱的高度應低於牆體的高度,所述牆體應設置在背陽的一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的恆溫大棚本體,牆體內設置有管道,管道與太陽能熱水器連接,通過管道內的熱水對大棚內部進行加熱升溫,解決了藍莓幼苗在冬季由於溫度較低造成幼苗死亡率較高、經濟損失嚴重的問題,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2、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的進風口、恆溫加熱器和進風風機,可加快大棚內的空氣流通速度,並且保證進入大棚內空氣的溫度,避免外部冷空氣進入大棚造成其內部溫度快速降低,影響藍莓幼苗生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牆體示意圖。
圖中:1-恆溫大棚本體,2-牆體,3-立柱,4-縱梁,5-拱架,6-鋼筋支撐架,7-棚膜,8-進水口,9-水管,10-太陽能熱水器,11-進風口,12-風管,13-恆溫加熱器,14-進風風機,15-溫度傳感器,16-保溫牆體,17-管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新型藍莓幼苗培育恆溫大棚,包括恆溫大棚本體1,所述恆溫大棚本體1的一側設置為牆體2,其相對的一側設置為與牆體2平行的立柱3,所述立柱3之間設置有縱梁4,所述縱梁4與牆體2之間設置有鋼筋支撐架6,所述鋼筋支撐架6與縱梁4和牆體2之間平行設置,所述牆體2的上側設置有進風口11,所述立柱3和牆體2的頂部之間設置有若干個拱架5,所述拱架5上固定安裝有溫度傳感器15,所述恆溫大棚本體1的頂部設置有棚膜7,所述棚膜7採用聚氯乙烯材料製成。
所述牆體2的內部設置有與其平行的管道17,所述管道17上設置有進水口8,所述進水口8通過水管9與太陽能熱水器10連接,所述牆體2的外側設置為保溫牆體16,通過管道17內的熱水對大棚內部進行加熱升溫,解決了藍莓幼苗在冬季由於溫度較低造成幼苗死亡率較高、經濟損失嚴重的問題,。
所述進風口11通過風管12與進風風機14連接,所述進風風機14和進風口11之間設置有恆溫加熱器13,通過設置的進風風機14對大棚內進行鼓風,可加快大棚內的空氣流通速度,設置在進風風機14和進風口11之間的恆溫加熱器13,可以保證進入大棚內空氣的溫度,避免外部冷空氣進入大棚造成其內部溫度快速降低,影響藍莓幼苗生長,所述立柱3的高度應低於牆體2的高度,所述牆體2應設置在背陽的一面,有利於大棚的採光。
工作原理:該種新型藍莓幼苗培育恆溫大棚,通過設置的恆溫大棚本體1,牆體2內設置有管道9,管道9與太陽能熱水器10連接,通過管道17內的熱水對大棚內部進行加熱升溫,解決了藍莓幼苗在冬季由於溫度較低造成幼苗死亡率較高、經濟損失嚴重的問題,通過設置的進風風機14對大棚內進行鼓風,可加快大棚內的空氣流通速度,設置在進風風機14和進風口11之間的恆溫加熱器13,可以保證進入大棚內空氣的溫度,避免外部冷空氣進入大棚造成其內部溫度快速降低,影響藍莓幼苗生長。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