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墜子藝術特色之表演形式
2023-10-04 17:31:45 1
在我國的戲曲中,各種戲曲劇種爭相鬥豔,以各自獨有的特色展現於曲藝之林中。今天,要介紹的是關於河南墜子的表演形式。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看看河南墜子的表演形式與其它戲曲相對來說有什麼樣的不同。
河南墜子的表演形式:
河南墜子使用河南方音說唱表演,以唱為主,唱中夾說,所用唱腔主要包括「平腔」、「快扎板」、「武板」、「五字坎」和「垛板」等。唱詞基本為七字句。伴奏者拉墜琴,有的並踩打腳梆子。初期大多演唱短篇,也有部分演員演唱長篇。現代題材曲目都是短篇。
說唱表演的方式早期為「單口」,演唱者一人,左手打檀木或棗木簡板,邊打邊唱;後來發展出「對口」,兩人對唱,一人打簡板,一人打單鈸或書鼓;還有三個人搭檔演出的「群口」;也有少數是自拉自唱的;幾種方式各有適宜的節目。
演出形式除腳踏木梆自拉自唱者外,多為一拉一唱的「二人班」。演唱時要擺上一張桌子,桌上放一小銅鈸、醒木和小皮鼓。拉墜琴的弦手坐於桌側,演唱者站立桌前,左手持簡板,右手持一根竹棍,隨著墜琴的旋律擊出鼓點,板擊強拍(板),鼓擊弱拍(眼),弦手腳梆亦擊強拍。
簡板的持法,要求與肩平,不能過高過低,須敲鈸子時,放下簡板,拿起棍子。也有的無鼓、無鈸,只持簡板,右手空著,與左手相互配合,作出各種動作。醒木僅在長篇大書的說白當中偶爾用之。還有的將墜琴綁在腰間,能站著拉唱,走街串戶,邊走、邊拉、邊唱,舊時被稱為「跑攤子」、「巧要飯」的。
專業團隊演出時,不設桌子。報幕員報節目後,樂隊坐齊,演員持簡板入場,舉簡板擊一下,樂隊起奏過門,簡板隨之擊打,然後始唱。三人以上的群口、聯唱,簡板可以換手,要求統一,樂隊增加,腳梆大多不用,有人專擊節奏。演奏者也可放下樂器,或拿著樂器進入角色。
河南墜子的表演身段與動作追求秀氣、活潑。手、腳的運用,要出得利索,收得迅速,點到即是。三弦書的表演要訣,河南墜子基本通用,只是有的說法不同。如「二郎擔山」、「一步一錘」,河南墜子叫「亮翅」、「二仙傳道」。豫東河南墜子的「一步三相」表演技巧,也有人使用。
河南墜子和其他曲種一樣,以說唱為主,表演為輔。一個演員,必須練好嘴上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