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洋蔥粉的造粒技術的製作方法
2023-10-18 04:25:14 1
專利名稱:一種洋蔥粉的造粒技術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食品加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洋蔥粉的造粒技術。
背景技術:
由于洋蔥粉存在本身不易儲藏、使用不方便、味覺不舒適等缺點,五年前,歐美國 家通過新工藝改變產品的狀態和使用方法,大量從我國進口初加工的原料,進行工業化大 規模生產,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該產品在市場上的銷售量,但該產品的工藝技術在國內很多 工廠進行試驗為成功。目前,分體造粒技術可分為4類。(1)攪拌法。攪拌法造粒是將某種液體或粘結劑滲入固態細粉末中並適當地攪拌, 使液體和固態細粉末相互密切接觸,產生粘結力而形成團粒。攪拌法的優點是成型設備結 構簡單,單機產量大,所形成的顆粒易快速溶解、溼透性強,缺點是顆粒均勻性不好,所形成 的顆粒強度較低。(2)壓力成型法。該法是將要造粒的粉體物料限定在特定空間中,通過施加外力壓 緊的密實狀態。該法具有適應能力強、產量大、粒度均勻、顆粒強度好、成粒率高等優點。(3)噴霧和分散彌霧法。該法是在特定設備中,使處於高度分散狀態的液相或半液 相物料直接成為固體顆粒。這種噴霧和分散彌霧造粒法的共同特性為液態進料必須是可 用泵輸送的和可彌散的;造粒過程通常應為連續、自動化的以及大規模的操作;造粒系統 必須設計成能回收或循環使用料末,以解決物料的磨損消耗和粉末夾帶現象;產品粒度一 般限制在5毫米以下。這類設備的優點在於物料的造粒過程和乾燥過程同時進行;其缺點是顆粒強度較 低,粒度較小。(4)熱熔融成型法。熱熔融成型法是利用產品的低熔點特性(一般低於300°C ), 將熔融物料通過特殊的冷凝方式,使其冷凝結晶成所要求的片狀、條狀、塊狀、半球狀等形 狀。由于洋蔥粉容易粘結、結塊、耐溫低、高溫易糊,以上方法都不能適用于洋蔥粉造 粒。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操作安全、成品質量好的洋蔥粉的 造粒技術。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洋蔥粉的造粒技術,以洋蔥粉為原料,包括如下步驟(1)將洋蔥粉按比例投入密封造粒鍋烘乾,要求出風溫度120 140°C,風量30赫 茲,出口溫度45 50°C,時間10 15分鐘;(2)烘乾後向造粒鍋內噴漿,漿液為羧甲基纖維素的調兌液,噴漿過程中不斷敲擊 鍋體,然後再次通熱風15 20分鐘烘乾;
(3)烘乾後,向造粒鍋內同涼風,出風溫度為40°C以下,10 12分鐘後將粗產品從 造粒鍋內倒出;(4)將粗產品過篩,篩網為30 100目,篩出粉料後得到產品,包裝。本發明所述漿液為質量分數為3%。的羧甲基纖維素。本發明通過使用封閉的造粒鍋,對出風溫度、進風溫度的調節以及對原料水分的 控制,克服了洋蔥粉容易粘結、結塊、耐溫低、高溫易糊等缺點。本發明在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是(1)檢測物料(洋蔥顆粒)容重240 270ml/100g以上;(2)注意物料顏色,應控制在乳白色至淺黃色。本發明填補了國內洋蔥粉造粒技術的空白,克服了流化床容易起泡的缺點,增強 了氣固接觸和混合,使整個造粒過程集混合、捏合、造粒、乾燥等工序與一體,系統密閉,操 作安全無粉塵汙染。本發明的產品具有防潮、耐結塊、速溶於水、有濃鬱的烤香味等特點,廣泛應用於 家庭、烤肉、湯類的製作。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附圖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在Im3的造粒鍋內一次性投入240kg的洋蔥粉,通入130°C的熱風15分鐘,噴漿平 均速度0. 5升/分鐘,噴漿量25kg,成品容重250ml/100g,出成品180kg。實施例2 在2m3的造粒鍋內一次性投入480kg的洋蔥粉,通入120°C的熱風20分鐘,噴漿速 度0. 5升/分鐘,噴漿量50kg,成品容重230ml/100g,出成品350kg。
權利要求
一種洋蔥粉的造粒技術,以洋蔥粉為原料,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1)將洋蔥粉按比例投入密封造粒鍋烘乾,要求出風溫度120~140℃,風量30赫茲,出口溫度45~50℃,時間10~15分鐘;(2)烘乾後向造粒鍋內噴漿,漿液為羧甲基纖維素的調兌液,噴漿過程中不斷敲擊鍋體,然後再次通熱風15~20分鐘烘乾;(3)烘乾後,向造粒鍋內同涼風,出風溫度為40℃以下,10~12分鐘後將粗產品從造粒鍋內倒出;(4)將粗產品過篩,篩網為30~100目,篩出粉料後得到產品,包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洋蔥粉的造粒技術,其特徵在於所述漿液為質量分數為3%。 的羧甲基纖維素。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食品加工領域,特別公開了一種洋蔥粉的造粒技術。該洋蔥粉的造粒技術,以洋蔥粉為原料,將其密封造粒鍋烘乾,烘乾後向造粒鍋內噴漿,然後通熱風烘乾;再向造粒鍋內通涼風,得到粗產品,將粗產品過篩即可得到最終產品。本發明的產品具有防潮、耐結塊、速溶於水、有濃鬱的烤香味等特點,廣泛應用於家庭、烤肉、湯類的製作。
文檔編號A23P1/02GK101822348SQ20101010709
公開日2010年9月8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9日 優先權日2010年2月9日
發明者崔俊良, 李強, 趙月澤, 陳洪 申請人:崔俊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