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壓熔融法硬脂酸鎂的製備方法
2023-10-04 05:36:34
常壓熔融法硬脂酸鎂的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於金屬皂的製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常壓熔融法硬脂酸鎂的製備方法。該方法在常壓條件下由硬脂酸、氧化鎂,在高於硬脂酸熔點的溫度下以特別的加料方式進行反應,反應後的物料進行造粒或切片,得到透明度很高的硬脂酸鎂。本發明脂酸鎂的製備方法設備投資少,環境汙染小,產品透明度高。
【專利說明】常壓熔融法硬脂酸鎂的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金屬皂的製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常壓熔融法硬脂酸鎂的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硬脂酸鎂為白色輕鬆無砂性的細粉,微有特臭,粉碎後的硬脂酸鎂與皮膚接觸有滑膩感。本品在水、乙醇或乙醚中不溶,主要用作潤滑劑、抗粘劑、助流劑。特別適宜油類、浸膏類藥物的制粒,製成的顆粒具有很好的流動性和可壓性。在直接壓片中用作助流劑。用於日化及醫藥行業。
[0003]硬脂酸鎂主要的生產工藝為複分解法:將硬脂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鈉皂,再和水溶性鎂鹽生成水不溶性硬脂酸鎂及廢鹽水。再洗滌、分離、乾燥得到成品。申請號201310036332.0公開了一種複分解法製備硬脂酸鎂的工藝,反應過程如下:
C17H35C00H+Na0H=C17H35C00Na+H20
2C17H35C00Na+MgS04= (C17H35COO) 2Mg+Na2S04
該工藝的缺點在於反應產生大量含鹽廢水,環境壓力很大。
[0004]申請號200910304510.7公開了一種用壓力反應釜生產硬脂酸鎂的方法,該方法設備投資大。
[0005]常壓生產熔融法硬脂酸鎂的技術難點是達到反應溫度後,反應物氧化鎂迅速團聚,使得氧化鎂不能均勻反應,造成夾帶氧化鎂顆粒的不完全反應產物。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提供一種常壓熔融法硬脂酸鎂的製備方法,具體是硬脂酸加溫至熔化後,在100°C~150°c的溫度下加入預先準備的糊狀氧化鎂,反應得到透明度很高的硬脂酸鎂,主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2C17H35C00H+Mg0= (C17H35COO) 2Mg+H20
將氧化鎂用液體分散劑處理成為厚糊狀,加入反應體系,用少量液體分散劑分多次洗滌氧化鎂容器,洗滌物一併加入反應體系,反應最後得到硬脂酸鎂。
[0007]液體分散劑以在反應溫度下能夠溢出反應體系或者分解,並且分解物不影響最終產品質量為選擇依據,所述的液體分散劑包括水、乙醇,其中水是最便宜的液體分散劑。
[0008]糊狀氧化鎂的準備:將氧化鎂用適量水調成厚糊狀,加入反應體系,用少量水分多次洗滌氧化鎂容器,洗滌物一併加入反應體系,反應最後得到硬脂酸鎂。
[0009]雖然氧化鎂不能溶與水,但是可以用水將氧化鎂調成糊狀,水在常壓熔融法硬脂酸鎂的製備方法中起分散氧化鎂的作用,糊狀氧化鎂中的水在大於100°c時會汽化,這樣就避免了氧化鎂團聚,反應可以均勻平穩進行。如果將氧化鎂和水分開加入就會發生氧化鎂團聚,造成反應不完全。
[0010]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常壓熔融法硬脂酸鎂的製備,在常壓條件下反應,不需要反應釜,設備投資小;製備過程不會產生廢液,造成環境汙染;反應過程中氧化鎂不會發生團聚, 產品透明度高。
【具體實施方式】
[0011]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多本發明做詳細說明。
[0012]實施例
在另外的容器內將16.8千克氧化鎂用30千克的水攪拌成為糊狀氧化鎂,備用。
[0013]將200千克硬脂酸加入反應釜,加溫到105°C,開動攪拌(由於熔融硬脂酸鎂反應完全粘度大,本發明需要使用大力矩攪拌。),加入5千克30%的過氧化氫,同時加入慢慢預先準備的糊狀氧化鎂,加入糊狀氧化鎂的速度以控制反應不溢料為前提,用10千克水分多次洗滌氧化鎂容器,洗滌水一併加入反應體系,逐步提高反應溫度至150°C,趕出反應物和生成物以及過氧化氫分解產生的水,當反應體系變得整體透明後,在150°C維持0.5小時,使反應完全。然後停止反應進行切片或造粒,得到目標產品。
[0014]上述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發明的構思和保護範圍進行限定,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技術方案的宗旨和範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範圍中。
【權利要求】
1.一種常壓熔融法硬脂酸鎂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常壓條件下,硬脂酸加溫至熔化後,在100°c~150°c的溫度下加入糊狀氧化鎂,反應得到透明度很高的硬脂酸鎂。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常壓熔融法硬脂酸鎂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將氧化鎂用液體分散劑處理成為厚糊狀,加入反應體系,用液體分散劑分多次洗滌氧化鎂容器,洗滌物一併加入反應體系,反應最後得到硬脂酸鎂。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常壓熔融法硬脂酸鎂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液體分散劑包括水、乙醇。
【文檔編號】C07C51/41GK103524324SQ201310431245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2日
【發明者】冒聖華, 周松濤, 吳羽峰 申請人:南通新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