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機高壓噴油泵進回油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14:34:06
專利名稱:柴油機高壓噴油泵進回油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柴油機高壓噴油泵進回油結構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柴油機高壓噴油泵燃油結構。
背景技術:
[0002]240/275系列柴油機每個氣缸有一個高壓燃油噴油泵,高壓噴油泵前端有進、回油 口各一個,需要布置相應管路或結構將燃油輸送到各高壓噴油泵進油口,再由回油口將多 餘的燃油通過相應管路或結構輸送出來。[0003]目前廣泛採用的方式為兩個扣壓膠管分別連接到高壓噴油泵的進、回油口上,多 個高壓噴油泵的扣壓膠管分別連接到一根進油總管和一根回油總管上。但是扣壓膠管使用 壽命短,容易破裂造成燃油飛濺而引發火災等安全事故,所以在一些行業標準中扣壓膠管 被限制用作高壓噴油泵進回油等管路。[0004]為滿足相應標準要求、消除隱患,高壓噴油泵的進回油管也改用過無縫鋼管,但是 無縫鋼管彎制誤差大,並且尺寸固定後更無法彌補進、回油總管的製造誤差,帶來很大的安 裝困難,密封效果也不理想。實用新型內容[0005]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扣押膠管、無縫鋼管結構的不足,使高壓噴 油泵進、回油連接結構密封可靠、安裝簡單。[0006]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柴油機高壓噴油泵進回油結構,高壓噴油泵前端 設有進油口、回油口各一個,其特徵在於進油口、回油口均與連接塊相連,連接塊上設有進 油通道和回油通道,進油口與進油通道相連通、回油口與回油通道相連通,進油通道和回油 通道在連接塊上均設有兩個接口,相鄰兩個連接塊的進油通道的接口通過連接管連接,相 鄰兩個連接塊的回油通道的接口通過連接管連接。[0007]連接塊上的進油通道和回油通道並列設置。[0008]連接塊通過進油空心螺釘和回油空心螺釘連接於高壓噴油泵,進油空心螺釘中的 通孔與進油口相連通,進油空心螺釘管壁上設有通油孔,通油孔外部連通連接塊內的空腔, 空腔與進油通道向連通;回油空心螺釘中的通孔與回油口相連通,回油空心螺釘管壁上設 有通油孔,通油孔外部為空腔,空腔與回油通道向連通。[0009]通油孔為沿空心螺釘管壁設置的徑向通孔。[0010]進油通道及回油通道均與空心螺釘相垂直。[0011]連接塊和連接管之間密封圈密封,並由彈性擋圈定位。[0012]連接塊上回油空心螺釘的螺紋孔與回油通道相貫通,貫通處的螺紋孔的孔徑增大 與回油空心螺釘形成環形空腔,回油空心螺釘上的通油孔連通環形空腔的螺釘內孔。[0013]連接塊上進油空心螺釘的螺紋孔與進油通道和回油通道相貫通,貫通處的螺紋孔 的孔徑增大與進油空心螺釘形成環形空腔,進油空心螺釘上的通油孔連通環形空腔的螺釘 內孔;進油空心螺釘與回油通道相貫通處通過密封件相密封。[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高壓噴油泵進回油結構密封可靠、安裝簡單,結構為模 塊式,多個串聯,通用互換性好,可滿足不同缸數柴油機的需要。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進回油結構裝置的爆破圖。[0016]圖2圖1對應的安裝機構外形圖。[0017]圖3為連接塊結構圖。[0018]圖4為圖3中A-A方向剖視圖。[0019]圖5為圖3中B-B方向剖視圖。[0020]圖6為圖3中C-C方向剖視圖。[0021]圖中標記為1-高壓噴油泵,2-進油密封墊圈,3-回油密封墊圈,4-連接塊,6-彈性擋圈,7-連接管,8-回油空心螺釘,10-進油空心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0022]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0023]本實用新型的柴油機高壓噴油泵進回油結構為模塊式,可多個串聯。每個噴油泵的進油口、回油口都與一個連接塊4相匹配,連接塊4由進油空心螺釘10和回油空心螺釘 8固定在高壓噴油泵I上,連接塊4有兩個燃油通道,外側為燃油進油道,內側為回油道,兩 個油道的兩端均有O形橡膠密封圈槽,進油通道與進油空心螺釘10安裝孔相連通,回油道 與回油空心螺釘8安裝孔相連通,具體結構見圖5 ;空心螺釘管壁上設有通油孔,進油口、回 油口通過空心螺釘和其上的通油孔分別與進油通道和回油通道相連通;進油通道和回油通 道在連接塊4內並排設置,兩側各設有接頭,相鄰兩個進油通道、回油通道通過連接管7相 連通;連接管7兩端有彈性擋圈6卡槽,連接管7與進油通道或回油通道的接口處由O形橡 膠密封圈密封,由彈性擋圈6定位。[0024]工作過程中,燃油經連接管7進入連接塊4的進油通道內,進油通道與進油空心螺 釘10安裝孔的相貫處有空腔,而進油空心螺釘10的四個徑向通油孔就分布在這裡,燃油由 這四個徑向通油孔流入空心螺釘內孔再進入高壓噴油泵I內,由於連接塊4內的進油通道、 回油通道均與進油螺栓安裝孔相貫,所以進油空心螺釘10上有O形橡膠密封圈,隔離進、回 油。[0025]高壓噴油泵I內的剩餘燃油經回油空心螺釘8的內孔、四個徑向通油孔進入連接 塊4上回油螺釘安裝孔的空腔內,再經一個連接孔流入連接塊4的回油道內,最後匯集到連 接管7內流出。[0026]此高壓噴油泵I進回油結構為模塊式,多個串聯,通用互換性好,可滿足不同缸數 柴油機的需要。密封可靠、安裝簡單。
權利要求1.柴油機高壓噴油泵進回油結構,高壓噴油泵(I)前端設有進油口、回油口各一個,其特徵在於進油口、回油口均與連接塊(4)相連,連接塊(4)上設有進油通道和回油通道,進油口與進油通道相連通、回油口與回油通道相連通,進油通道和回油通道在連接塊(4)上均設有兩個接口,相鄰兩個連接塊(4)的進油通道的接口通過連接管(7)連接,相鄰兩個連接塊(4)的回油通道的接口通過連接管(7)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機高壓噴油泵進回油結構,其特徵在於連接塊(4)上的進油通道和回油通道並列設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機高壓噴油泵進回油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塊(4)通過進油空心螺釘(10)和回油空心螺釘(8)連接於高壓噴油泵(1),進油空心螺釘(10)中的通孔與進油口相連通,進油空心螺釘(10)管壁上設有通油孔,通油孔外部連通連接塊(4) 內的空腔,空腔與進油通道向連通;回油空心螺釘(8)中的通孔與回油口相連通,回油空心螺釘(8)管壁上設有通油孔,通油孔外部為空腔,空腔與回油通道向連通。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柴油機高壓噴油泵進回油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通油孔為沿空心螺釘管壁設置的徑向通孔。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柴油機高壓噴油泵進回油結構,其特徵在於進油通道及回油通道均與空心螺釘相垂直。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柴油機高壓噴油泵進回油結構,其特徵在於連接塊(4)和連接管(7 )之間密封圈密封,並由彈性擋圈(6 )定位。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柴油機高壓噴油泵進回油結構,其特徵在於連接塊(4)上回油空心螺釘(8)的螺紋孔與回油通道相貫通,貫通處的螺紋孔的孔徑增大與回油空心螺釘(8)形成環形空腔,回油空心螺釘(8)上的通油孔連通環形空腔的螺釘內孔。
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柴油機高壓噴油泵進回油結構,其特徵在於連接塊(4)上進油空心螺釘(10)的螺紋孔與進油通道和回油通道相貫通,貫通處的螺紋孔的孔徑增大與進油空心螺釘(10)形成環形空腔,進油空心螺釘(10)上的通油孔連通環形空腔的螺釘內孔;進油空心螺釘(10)與回油通道相貫通處通過密封件相密封。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柴油機高壓噴油泵進回油結構,高壓噴油泵前端設有進油口、回油口各一個,其特徵在於進油口、回油口均與連接塊相連,連接塊上設有進油通道和回油通道,進油口與進油通道相連通、回油口與回油通道相連通,進油通道和回油通道在連接塊上均設有兩個接口,相鄰兩個連接塊的進油通道的接口通過連接管連接,相鄰兩個連接塊的回油通道的接口通過連接管連接。本實用新型的高壓噴油泵進回油結構為模塊式,多個串聯,通用互換性好,密封可靠、安裝簡單。
文檔編號F02M59/44GK202883197SQ20122056118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7日
發明者張雙成, 郭桂林, 馬越 申請人:中國北車集團大連機車車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