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合成皮革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23:57:00 2
專利名稱:天然合成皮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合成皮革有關,具體涉及一種純天然材質製成的天然合成皮革。
背景技術:
目前,常見的皮革可區分為兩大類天然皮革與合成皮革。天然皮革是取動物的皮 膚製成,如羊皮、牛皮等,而合成皮革是仿天然皮革式樣、質感製作,依其原料大體上有聚氯 乙烯(PVC)合成皮與聚氨酯(PU)合成皮兩大類。由於聚氨酯合成皮可通過原料、製程的調 整而獲致與天然皮革最接近的特性,且,具有耐用、質感佳、透氣性佳等優點,因此,用途較 聚氯乙烯合成皮更為廣泛。 習知聚氨酯合成皮依製作方式的不同一般可區分為乾式合成皮與溼式合成皮。幹 式合成皮較聚氯乙烯合成皮更輕且更像天然皮革,而且也不會發黴,但較大的缺點是較無 肉身,所以觸感較差,因此,通常會再貼合一溼式合成皮,使其肉身飽滿。溼式合成皮是以 "溼式製程"製作而成,製作方式是先將基布(布料)預浸漬於PU樹脂配合液中,再經PU 樹脂塗怖、溼式凝聚、水洗(於含二甲基甲醯胺DMF溶劑的槽體內進行)及烘箱烘烤,使附 著於基布上的樹脂熟成固化,即可製成溼式合成皮。而常見的聚氨酯合成皮即利用黏著劑 (如膠水)貼合溼式合成皮與乾式合成皮而成。 由於溼式合成皮的製作過程中是使用DMF溶劑進行水洗,DMF是有毒性的化學藥 劑,不僅會溶於水而造成水汙染、有害環境,更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其次,貼合乾式合成 皮與溼式合成皮的黏著劑也會造成環境的汙染。因此,目前常用的聚氨酯合成皮仍有甚多 缺點需加以改善。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可解決上述缺失的天然合成皮革。 為達成前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天然合成皮革,包含有一皮革層,是利用
混合植物材料的天然橡膠製成;一布層,貼置於該皮革層一側。 所述植物材料為植物纖維。 所述植物材料為棉花。 所述皮革層與布層利用天然橡膠受熱時產生的黏著力黏貼在一起。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天然合成皮革防滑性佳,組成材料甚為天然、可於自然環境 中氧化、分解,並可回收再利用、甚為環保,製作過程與成品均對環境、人體無害,可解決習 知PU合成皮革的水汙染、高毒性及水解等缺點,也無習知PVC合成皮革的戴奧辛汙染問題,
可完全取代習知合成皮革。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組合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茲舉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後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天然合成皮革IO,包含有一皮革層12與 一底層14。 該皮革層12,是利用添加有植物材料的天然橡膠製成,其表面並可施予耐候、耐 磨、耐刮、亮面、壓紋及磨毛等表面處理,而獲致近似天然皮革的外觀及觸感,防滑性甚佳。 該植物材料可為植物纖維或棉花。 該布層14,為布料,如絨布、尼龍布料等,貼置於該皮革層12底側。 又,前揭該皮革層12與布層14是利用天然橡膠受熱時產生的黏著力黏貼在一起。 藉此,本實用新型該天然合成皮革10的特色及功效如下 該天然合成皮革10的皮革層12是利用添加植物材料的天然橡膠所製成,其與該
布層14皆屬可於自然環境中氧化、分解的材質,甚為天然,不僅不會產生習知PU合成皮革
的水汙染、高毒性(溼式PU製作使用二甲基甲醯胺DMF所導致)及水解等缺點,也無習知
PVC合成皮革的戴奧辛汙染問題,製作過程與成品均對環境、人體無害。 其次,該天然合成皮革10可回收再利用,也可解決習知PU合成皮革無法回收利用
的問題,而該皮革層12與布層14利用天然橡膠受熱產生黏著力而黏貼的方式,不需使用黏
著劑,甚具環保的功效。 基此,該天然合成皮革10可取代習知PU與PVC合成皮革,而廣泛應用於服裝、手 套、鞋、帽、傢倶及握把帶等產品,實用價值甚佳。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天然合成皮革,其組成材料皆甚為天然、可於自然 環境中氧化、分解,且,其可回收再利用、甚為環保,製作過程與成品均對環境、人體無害,可 解決習知PU合成皮革的水汙染、高毒性及水解等缺點,也無習知PVC合成皮革的戴奧辛汙 染問題。
權利要求一種天然合成皮革,其特徵在於,它包含一皮革層,該皮革層利用混合植物材料的天然橡膠製成;及一布層,貼置於該皮革層一側。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合成皮革,其特徵在於,所述植物材料為植物纖維。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合成皮革,其特徵在於,所述植物材料為棉花。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合成皮革,其特徵在於,所述皮革層與布層利用天然橡膠受熱時產生的黏著力黏貼在一起。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天然合成皮革,包含有一皮革層,是利用混合植物材料的天然橡膠製成;一布層,貼置於該皮革層一側;藉此,該天然合成皮革的皮革層與布層皆以可自然氧化分解的材料製成,不僅防滑性佳、可回收,也不會造成環境汙染。
文檔編號B32B25/10GK201485732SQ20092015979
公開日2010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15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15日
發明者黃淑貞 申請人:德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