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教學用地球儀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15:42:05 2
專利名稱:多功能教學用地球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中小學地理教學的儀器,特別是涉及一種地 球儀。二、 背景技術現現在通用的地球儀比較簡潔,體現的設計思想主要有底座與 黃道平面平行;地軸與底座(黃道平面)呈66° 34'的夾角;赤道平 面與黃道平面呈23。 26'的夾角,但不明顯。通用地球儀難以展示在 地球自轉過程中出現的晝夜交替現象、難以展示由自轉產生的地方時 和區時、難以展示黃赤夾角、難以展示由公轉產生的正午太陽高度的 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的變化、五帶的形成。三、 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是針對通用地球儀存在的不足和地理教 學工作的迫切需要,提供一種可以展示晝夜交替、進行時間換算的多 功能教學用地球儀。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多功能教學用地球儀,包括 底座、支架、半圓弧固定架、地球儀,其特徵在於地球儀上標註有 時區,在半圓弧固定架上焊接有一赤道面,活動區時盤由赤道面上的 活動扣限制在赤道面內側,黃道面呈水平狀態在黃赤夾角交線處焊接 在赤道面兩側,晨昏圈套在地球儀上。本實用新型根據中小學地理尤其是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的實際 需要,將與地球運動有關的一系列問題集中於一球來解決,可根據要 解決的小問題有選擇地挑選一些部件進行操作,具有直觀、形象、簡 單、方便、快捷、節約的優點。四、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圖。五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由圖l、 2可知,本實用新型,包括底座l、支架2、固定架3、 地軸8、地球儀9,這些和現有的地球儀大致一樣;在固定架3上焊 接有一赤道面4,赤道面4是一個內徑比地球儀半徑大的圓環,赤道 面4上有四個活動扣可用於固定區時盤5;活動區時盤5由是內徑和 赤道面4的內徑相同,外徑比赤道面4的外徑小,在區時盤5的12 時處設有一個太陽直射光線所在經線手控柄,活動區時盤5通過赤道 面4上的活動扣限制在赤道面4的內側;黃道面6由兩個鋼製半圓環 製成,大小和赤道面4大致一樣,在經過地球儀球心且平行於底盤的 平面與赤道面4的相交線處呈水平狀態進行焊接;在地球儀9由標註 有時區;晨昏圏7是一個其半徑比地球儀半徑大lcm的圓圏,沿地軸 8放入根據需要套在地球儀9上某個位置。本實用新型通過活動區時盤5可以進行時間換算,晨昏圏7展示 晝夜交替。本實用新型還可以用 一個半徑與地球儀半徑相等的球來代表太 陽,通體漆成紅色,在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運動時可由學生以球心 在黃道面所在平面的方式拿著或放在另一個多功能教學用地球儀支 撐系統內。本實用新型還可以用 一個半徑與地球儀半徑相等的球來代表月 球,以通過南北兩極點的一個大圓為界線, 一半漆成黑色, 一半為白 色,在演示月相時,在多功能教學用地球儀系統內,將地球儀9取出, 換上月球代表球即可。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教學用地球儀,包括底座(1)、支架(2)、半圓弧固定架(3)、地球儀(9),其特徵在於地球儀(9)上標註有時區,在半圓弧固定架(3)上焊接有一赤道面(4),活動區時盤(5)由赤道面(4)上的活動扣限制在赤道面(4)的內側,黃道面(6)呈水平狀態在黃赤夾角交線處焊接在赤道面(4)兩側,晨昏圈(7)套在地球儀上地球儀(9)上。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教學用地球儀,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區時盤(5)的12時處設有一個太陽直射光線所在經線手控柄。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教學用地球儀,包括底座(1)、支架(2)、半圓弧固定架(3)、地球儀(9),其特徵在於地球儀(9)上標註有時區,在半圓弧固定架(3)上焊接有一赤道面(4),活動區時盤(5)由赤道面(4)上的活動扣限制在赤道面(4)的內側,黃道面(6)呈水平狀態在黃赤夾角交線處焊接在赤道面(4)兩側,晨昏圈(7)套在地球儀上地球儀(9)上。本實用新型將與地球運動有關的一系列問題集中於一球來解決。
文檔編號G09B27/08GK201084315SQ200720064099
公開日2008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07年8月4日 優先權日2007年8月4日
發明者王小妍, 程思琪 申請人:程思琪;王小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