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桿線束測試儀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02:23:15 2
專利名稱:推桿線束測試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推桿線束測試儀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測試儀,尤其是涉及一種推桿線束測試儀。
技術背景[0002]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電子產品得到長足的發展,因此,應用於電子產品中的線束接插件也得到一定的發展。一般,線束接插件的街頭線路比較多,檢測起來相對也比較複雜,而現在許多線束接插件都是通過人工檢測,檢測效率相對比較緩慢,而且增加了勞動力的成本,不宜大批量生產。發明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操作便捷的推桿線束測試儀。[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0005]這種推桿線束測試儀具有底板,底板端面靠上端部位設置有帶手柄和推桿的夾頭,所述推桿兩側設置有活動軸,並且活動軸與推桿與設置在下方的壓板連接,所述壓板下方的底板上設置有模具。[0006]為了能夠固定活動軸,進一步地,所述活動軸通過設置在底板上的固定塊固定。[0007]進一步地,所述壓板由上壓板和下壓板組成,通過連接杆連接。[0008]為了能夠測試線束,進一步地,所述上壓板和下壓板之間設置有測試電板。[0009]為了能夠更好的測試,再進一步地,所述壓板下方設置有壓塊。[0010]為了能夠固定被檢測的線束件,更進一步地,所述模具周邊設置有定位塊,中間設置有模腔。[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之處是這種推桿線束測試儀結構簡單,測試方便,便於大批量線束產品的檢測,減少勞動力,降低生產成本。[0012]
[0013]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推桿線束測試儀結構示意圖。[0015]圖中1、地底板;2、推桿;3、連接杆;4、定位塊;5、模具;[0016]6、模腔;7、壓塊;8、測試電板;9、壓板;10、固定塊;[0017]11、活動軸12、夾頭;13、手柄。[0018]具體實施方式
[0019]
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0020]圖1所示一種推桿線束測試儀,具有底板1,底板1端面靠上端部位設置有帶手柄 13和推桿2的夾頭12,所述推桿2兩側設置有活動軸11,所述活動軸11通過設置在底板1 上的固定塊10固定,並且活動軸11與推桿2與設置在下方的壓板9連接,所述壓板9下方的底板1上設置有模具5 ;所述壓板9由上壓板和下壓板組成,通過連接杆3連接,為了便於檢測線束件產品,所述上壓板和下壓板之間設置有測試電板8 ;壓板9下方設置有壓塊7 ;3所述模具5周邊設置有定位塊4,中間設置有模腔6,能夠固定被檢測的線束件。 工作時,將線束件放入模具5的模腔6內,通過定位塊4定位,然後將手柄13下壓, 手柄13推動推桿2下壓,進一步地推動壓板9下壓,壓板9下方的壓塊7與線束件接觸,通過測試電板8將檢測信息傳遞給電腦,分析測試結果,完成測試。[0022] 需要強調的是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推桿線束測試儀,其特徵在於具有底板(1),底板(1)端面靠上端部位設置有帶手柄(13)和推桿(2)的夾頭(12),所述推桿(2)兩側設置有活動軸(11),並且活動軸 (11)與推桿(2 )與設置在下方的壓板(9 )連接,所述壓板(9 )下方的底板(1)上設置有模具 (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推桿線束測試儀,其特徵在於所述活動軸(11)通過設置在底板(1)上的固定塊(10)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推桿線束測試儀,其特徵在於所述壓板(9)由上壓板和下壓板組成,通過連接杆(3)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推桿線束測試儀,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壓板和下壓板之間設置有測試電板(8)。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推桿線束測試儀,其特徵在於所述壓板(9)下方設置有壓塊(7)。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推桿線束測試儀,其特徵在於所述模具(5)周邊設置有定位塊(4),中間設置有模腔(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推桿線束測試儀,具有底板,底板端面靠上端部位設置有帶手柄和推桿的夾頭,所述推桿兩側設置有活動軸,並且活動軸與推桿與設置在下方的壓板連接,所述壓板下方的底板上設置有模具;所述活動軸通過設置在底板上的固定塊固定;所述壓板由上壓板和下壓板組成,通過連接杆連接;所述上壓板和下壓板之間設置有測試電板;所述壓板下方設置有壓塊;所述模具周邊設置有定位塊,中間設置有模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這種推桿線束測試儀結構簡單,測試方便,便於大批量線束產品的檢測,減少勞動力,降低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G01D21/00GK202255451SQ20112034747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16日
發明者陳小明 申請人:蘇州天浩汽車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