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軸承電機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23:12:40 4
專利名稱:單軸承電機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單軸承電機結構,按國際專利分類表(IPC)劃分屬於電機製造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單側軸承支撐的直流電機。
背景技術:
目前的直流電機一般包括定子部分、轉子部分和機殼,其中轉子部分的轉軸A貫穿於機殼B,且轉軸兩端分別由相配合的軸承C支撐,如圖1所示,電機轉軸的雙軸承支撐,有利於設備的穩定運行,然而,對於小型電機或較小尺寸的直流電機,電機轉軸由一端軸承支撐結構就可以達到目前雙軸承電機工作效果。中國文獻CN201110040373.8單軸承支撐大型雙定子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採用了雙列滾子軸承,可以廣泛應用於直驅型風力發電系統中;CN201010173355.2公開了一種無前端蓋的單軸承無刷同步發電機,主發電機定子與機座固定連接,主發電機定子中間配合有主發電機轉子,主發電機轉子後端設置有勵磁機定子,勵磁機定子中間配合有勵磁機轉子,勵磁機定子是固定在後端蓋和軸承上;其中,機座的安裝尺寸與柴油機飛輪殼的安裝尺寸相同。由於本發明取消前端蓋,風扇的葉片放在定子前端繞組端部與機座之間,從而可達到了用戶要求:縮短單軸承無刷同步發電機的長度,且減輕了無刷同步發電機的重量。
發明內容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合理、安全可靠的單軸承電機結構。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單軸承電機結構,包括機殼及轉子部分的轉軸,所述的轉軸至少一端延伸至機殼外,在轉軸穿過機殼的部位裝有一雙槽軸承用於支撐轉軸。進一步,所述的雙槽軸承包括軸承體,其沿軸向設有橫向孔道以供轉軸穿設而過,軸承體內沿孔道設有兩個間隔的環形槽形成三段式支撐部。進一步,所述的轉軸一端為安裝雙槽軸承端,轉軸另一端置於機殼內或穿過機殼對應的軸孔。進一步,所述的雙槽軸承一端軸孔徑為Φ2.003mm,另一端軸孔徑為Φ2.000mm,即雙槽軸承一端軸孔徑比另一端軸孔徑大3 μ m。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電機轉軸一端安裝軸承形成單軸承結構,與現有的雙軸承結構相比,省略了一側端軸承,提高了組裝效率,並且本實用新型採用了雙槽軸承,電機的運行性能上與現有雙軸承結構相同,具有結構合理、安全可靠等優點。
圖1是現有電機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示意圖。[0012]圖3是本實用新型雙槽軸承剖視圖。圖4是單槽軸承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請參閱圖2,一種單軸承電機結構,包括機殼I及轉子部分的轉軸2,所述的轉軸至少一端延伸至機殼外,在轉軸穿過機殼的部位裝有一雙槽軸承3用於支撐轉軸,雙槽軸承包括軸承體,其沿軸向設有橫向孔道33以供轉軸穿設而過,軸承體內沿孔道設有兩個具有一定間隔的環形槽32形成三段式支撐部。所述的轉軸2 —端為安裝雙槽軸承端,轉軸另一端置於機殼內或穿過機殼對應的軸孔,如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雙槽軸承一端軸孔徑為Φ2.003mm,另一端軸孔徑為Φ2.0OOmm,即雙槽軸承一端軸孔徑比另一端軸孔徑大3 μ m,該設計尺寸可適用於單槽軸承,如圖4所示,其出軸端直徑大3 μ m,以降低電機噪聲。圖5是本實用新型單側軸承的另一結構圖。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電機轉軸一端安裝軸承形成單軸承結構,與現有的雙軸承結構相比,省略了一側端軸承,提高了組裝效率,並且本實用新型採用了雙槽軸承,電機的運行性能上與現有雙軸承結構相同,具有結構合理、安全可靠等優點。以上所記載,僅為利用本創作技術內容的實施例,任何熟悉本項技藝者運用本創作所做的修飾、變化,皆屬本創作主張的專利範圍,而不限於實施例所揭示者。
權利要求1.一種單軸承電機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機殼及轉子部分的轉軸,所述的轉軸至少一端延伸至機殼外,在轉軸穿過機殼的部位裝有一雙槽軸承用於支撐轉軸,所述的雙槽軸承包括軸承體,其沿軸向設有橫向孔道以供轉軸穿設而過,軸承體內沿孔道設有兩個間隔的環形槽形成三段式支撐部。
2.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軸承電機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轉軸一端為安裝雙槽軸承端,轉軸另一端置於機殼內。
3.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軸承電機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轉軸一端為安裝雙槽軸承端,轉軸另一端穿過機殼對應的軸孔。
4.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軸承電機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雙槽軸承一端軸孔徑比另一端軸孔徑大3 μ m。
5.權利要求4所述的單軸承電機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雙槽軸承一端軸孔徑為Φ2.003mm,另一端軸孔徑為 Φ2.000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單軸承電機結構,包括機殼及轉子部分的轉軸,所述的轉軸至少一端延伸至機殼外,在轉軸穿過機殼的部位裝有一雙槽軸承用於支撐轉軸。所述的雙槽軸承包括軸承體,其沿軸向設有橫向孔道以供轉軸穿設而過,軸承體內沿孔道設有兩個間隔的環形槽形成三段式支撐部。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電機轉軸一端安裝軸承形成單軸承結構,與現有的雙軸承結構相比,省略了一側端軸承,提高了組裝效率,並且本實用新型採用了雙槽軸承,電機的運行性能上與現有雙軸承結構相同,具有結構合理、安全可靠等優點。
文檔編號H02K5/16GK202957679SQ20122057558
公開日2013年5月2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5日
發明者劉檢榮, 李煌榮, 郭曉彬, 葉彬, 陳紅巖, 黃春潔, 邱玉聰, 肖磊, 匡特奇, 林觀文, 吳軍生, 劉進芝, 張蘭妹, 吳志強 申請人:廈門達真電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