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二胡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15:32:59 10
專利名稱:旋律二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此「旋律二胡」是為對中國傳統樂器——二胡的改造,依被改造的原物之謂,屬中國民族樂器領域。
傳統的二胡由於按弦的力度無極限控制,因而音準難輕易表現,此改進二胡加裝了「按音板」除去了傳統二胡音準在按弦力度上不均的因素(以滿足「強旋律」操奏的需要)。
檢索85——92年G10D之發明及實新,不見與本人有同式(唯CN85201643U之「綜合改良二胡」,亦有在弦下安「活動指板」,然其設計的穩固性、適用度,均只適合當事人的臨時性需要,對於本人的「專門性」需要不能構成要求,且其「支架式指板」不光不美觀,更妨礙操奏者的注意力,從振動學上也引響音質與音色,雖然「綜合改良二胡」設計者指出可以將指板設計成固定的,但本自卻沒有去具體的規劃,而只實施其「活動指板」方案);從國內上演的中外影、視、劇,也不見表演與本人設計相同的產品,各地也不見市售。
此實用新型之改進的目的為加強民族音樂的旋律性及行多和聲的重奏。
為豐富民族音樂的旋律性及行多和聲的重奏,本人預大量引入半音,因傳統二胡按弦深淺難一,故設計在傳統的二胡弦下加裝「聯體(三聯或四聯)按音板」,以實現操奏多半音、強旋律的、巨量轉調的新型民族音樂,或曰用此以達行革命於民族音樂的目的。
上文所言的「聯體(三聯或四聯)按音板」,即是本實用新型的「特徵部分」的最重要的部分。
其中所謂「四聯體按音板」,即是指按音板(1)、千金(2)、撐弦(3)、琴杆(4)由整塊的木料做出(見附
圖1),其橫斷面的形狀如「流星頭」樣(見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最佳質量型製造法,或謂「第一製造法」。
其中所謂「三聯體按音板」,即是指按音板(1)、千金(2)、撐弦(3)由整塊的木料做出,然後用膠或螺付將其附著在琴杆上,其橫斷面的形狀如「無圓頭部分式流星頭」樣(見附圖3的(14)部分),是本實用新型最佳經濟型製造法,或謂「第二製造法」,當有不滿意此「旋律二胡」者,可以卸下此「三聯體按音板」以復傳統,故又可稱為「兩能用旋律二胡」。
這兩種製造法,本人主張以質量為第一,即主張「第一製造法」為最佳製造法,故附圖之主圖(即「紙筆意義上的」實施例)為是照此繪製的,其特徵部分均有零件構造圖,光看圖紙便可以施工於琴上(且這製造本身也簡單)。
無論是「四聯體」還是「三聯體」,其按音板(1)、千金(2)、撐弦(3)永遠是相連不要分割的,三者依著琴弦(10)的走向從上往下順次為撐弦(3)上、千金(2)中、按音板(3)下。
這裡要說明的是撐弦(3)。撐弦(3)是本人對特徵部分中的一個特別部件所特擬定的一個名稱,它是使琴弦(10)在經過千金(2)時能確定地到位,穩定和很好地控制琴弦(10)從軸(11)到千金(2)這段過長的距離裡的琴弦(10)的張力相對於千金(2)至琴碼(9)段的可能性的因調弦時產生的琴弦(10)的韌性及彈性恢復的時差音位滑動或不慎的偶然外部幹撓易使撓動而設定的。在撐弦(3)的朝弦面的垂長全段(約30——40mm)刻做有約0.5——1mm深的與琴弦同走向的「控弦槽」(圖5——(12)),是撐弦(3)作用於弦(10)的導向性部分。設定了撐弦(3),特對於操奏者的使用時的心理有良好的影響。
而朝弦面的,居中於撐弦(3)與按音板(1)之間約3mm垂長的千金(2),其上緣連著凹弧(5)的下緣,其下緣連著按音板(1)的上緣並高出按音板(1)的朝弦面,即按音板朝弦面的斜面,約1mm的規定形式構成(見圖6),並且千金(2)的朝弦面,依琴弦(10)的走向亦刻有兩道相距約0.3mm左右(最好由操奏者自定)的控弦槽(圖7——(13)。
前面說過,撐弦(3)的下部與千金(2)的上緣之間有一段凹弧(5),這凹弧(5),是為加裝「壓弦繩帶」(4)而留設的。
為此,須先說明壓弦繩帶(4)的作用。
壓弦繩帶(4),位於撐弦(3)與千金(2)之間,同凹弧(5)在一個同平面上,是為了使琴弦(10)能緊緊地貼在千金(2)及撐弦(3)上,以實現和保證音準的穩固性,這壓弦繩帶(4)一般的可以由任何可當被壓弦張力的繩帶充當,只是不要用剛體的物質,如傳統二胡的千金繩帶上的弦鉤,因為此處弦的被壓長度短、張力大,一旦脫扣,會給操琴者帶來不安全因素。故特設用高強力纖維製成一厚而寬的閉合的小環帶(6),先於琴軸(11)、琴弦(10)之安裝程序套於琴杆(8),然後順弦放置於與凹弧(5)同平面的位置上。
由此可知,凹弧(5)是為壓弦繩帶(6)壓固琴弦(10)於撐弦(3)、千金(2)之上而讓出的一弧段力度空間。
二胡講究音色的柔渾,但操奏空弦因是脫指故音色大變,故要用同千金控弦槽(13)相匹的橡皮加貼。
「旋律二胡」的第二製造法的螺付,為兩付,一付裝於凹弧(5)的中部;一付在聯體按音板的下端(即斜面指板末端以下的非斜面的聯體按音板部分)。
因樂器是很精緻的東西,其最佳尺度當經長試而各定,且因撐弦(3)、千金(2)、按音板(1)、琴杆(4)為整木做出的(三聯體為與琴杆是活離的),故具體生產時當統一成若干不同的規格,以應操奏者不同的年令、性別、身體高下的相應需要。
與現在的普遍承認的(或普遍使用的)二胡產品(從實用結構上各類均不出傳統)相比,其優點和積極效果在於傳統二胡,在操奏傳統音調上是優美無比的,但一旦進入「技巧性作曲」的大量轉調、離調、升降半音的非抒情性結構即純粹大量旋律性(俗稱旋律性強的)結構時,則完全不能勝任,甚至根本無法表現,而此改進的「旋律二胡」因合情地統一了按弦極限,使音樂的「理性」進行在二胡上成為可能(故命名——「旋律二胡」)。此「旋律二胡」一旦製成產品,將無疑會推動民樂於高水平走向發展。
圖面說明
圖1.為「旋律二胡」的結構總圖圖2.為
圖1的A-A剖面圖3.為第二製造法的A-A剖面。
圖4.為撐弦放大圖。
圖5.為撐弦B-B剖面。
圖6.為千金放大圖。
圖7.為千金C-C剖面。
圖8.為壓弦繩帶放大圖。
圖9.為壓弦繩帶D-D剖面。
(1)聯體按音板。(2)千金。(3)撐弦。(4)琴杆。(5)凹弧。(6)壓弦繩帶。(7)琴筒。(8)琴弓。(9)琴碼。(10)琴弦。(11)琴軸。(12)撐弦控弦槽。(13)千金控弦槽。(14)第二製造法即「活離式」三聯體按音板剖樣。(現多有在琴筒下加墊板,但操奏不合習慣——琴位不宜,音位亦不能理想——有待更好方案)。
整木地將「聯體按音板」與琴杆做在一起,對音質和穩定地使用來說,應當是最佳方案,雖然「活離式」省工省料,但本人仍主張前者。
無論如何,中國是應當有一種這樣的「二胡」。
權利要求1.旋律二胡,具有琴杆、弓、軸、碼、弦、筒,其技術特徵在於a)在琴弦(10)下約1mm-0.5mm處加裝整木做出的「四聯體按音板」,即按音板(1)、千金(2)、撐弦(3)、琴杆(4)由整塊的木料做出,其橫斷面的形狀如「流星頭」樣(圖2)。b)為使琴弦緊貼千金與撐弦的壓弦繩帶(6)。
2.旋律二胡,具有琴杆、弓、軸、碼、弦、筒,其技術特徵在於a)在琴弦(10)下約1mm——0.5mm處加裝整木做出的「三聯體按音板」,即按音板(1)、千金(2)、撐弦(3)由整塊的木料做出,其橫斷面的形狀如「無圓頭部分的流星頭」樣(圖3——(14))。b)為使琴弦緊貼千金與撐弦的壓弦繩帶(6)。
3.根據權利要求1和2所述的「旋律二胡」,其特徵在於按音板(1)、千金(2)、撐弦(3)依琴弦的走向安排,以從上至下的順序,順次為撐弦(3)上、千金(2)中、按音板(1)下。
4.根據權利要求1和2及3所述的「旋律二胡」,其特徵在於撐弦(3)的下部與千金(2)的上緣在朝弦面有一段約4CM長的凹弧(5)。
5.根據權利要求1和2及3、4所述的「旋律二胡」,其特徵在於撐弦(3)的朝弦面的垂長全段(約3——4CM)刻做有約0.5——1mm深的與琴弦同走向的「控弦槽」(12)。
6.根據權利要求1和2及3、4、5所述的「旋律二胡」,其特徵在於千金(2)的上緣連著凹弧下緣,千金(2)的下緣連著按音板(1)的上緣並高出按音板(1)的朝弦面的斜面的上緣約1mm。千金(2)本身沿琴弦走向的全段垂長(即千金上下緣間)約5——6mm刻有約1mm深兩道控弦槽(13)。
7.根據權利要求1和2及3、4、5、6所述的「旋律二胡」,其特徵在於壓弦繩帶(6)是用高強力纖維製成的一個厚而寬的,先於琴軸、琴弦的安裝而套於琴杆,裝在千金(2)與撐弦(3)之間與凹弧(5)在同一平面上的,能使琴弦上緊貼撐弦(3),下緊貼千金(2)的,且又為安全起見的,閉合的小環帶。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旋律二胡」,其特徵在於千金(2)的控弦槽(13)在其朝弦面貼有與控弦槽形相匹的橡皮小塊。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律二胡」,其特徵在於「活離式」的二付用於活離用的裝卸螺付,一付裝於凹弧(5)的中部;一付裝在三聯體按音板的下端,即按音板斜面末端以下的非斜面的聯體按音板部分。
專利摘要此旋律二胡,是對傳統二胡的改造(故屬民族樂器),以將能演奏「旋律性」強的音調而特別設計的。它除有琴杆、弓、軸、碼、弦、筒外,特用在弦下加裝與千斤、撐弦、琴杆一道整木做出的「按音板」,以實現按弦深淺的一定,使產生高精度的能演奏大量半音、轉調、離調所要求的音樂,並使用了高強力纖維做成的閉合安全壓弦繩帶,還有新型與傳統兩能用的經濟性考慮及對各種不同需要的統一為幾種規格的使用及製造意見。
文檔編號G10D1/00GK2163426SQ9224520
公開日1994年4月27日 申請日期1992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1992年12月20日
發明者劉沛愚 申請人:劉沛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