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乘客座椅的製作方法
2023-12-07 17:20:06 2
專利名稱:少兒乘客座椅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座椅,尤其是一種安裝在車輛等交通工具上的乘客座椅結構改進。
背景技術:
現有汽車等交通工具上的乘客座椅由椅座、椅背和椅腿構成,其結構尺寸普遍按照成人的身材特徵設計,其結構尺寸等見下表。
對於未成人的少年兒童而言,以上現有乘客座椅不僅乘座不便,且因乘座時往往腳懸空、背靠不著,而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因座椅不適而在剎車制動時導致的少兒人身事故時有發生。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以上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提出一種適合未成年人乘座的少兒乘客座椅,從而消除安全隱患,確保少年兒童的乘車安全與方便。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專利申請人根據少兒人體工程學特徵,經過反覆比較實驗,設定了科學合理的結構尺寸,提出了以下少兒乘客座椅的基本技術方案,該椅的每個單元由椅座、椅背和椅腿構成,其中椅座高度H1、寬度W1、深度L1的結構尺寸分別為300mm≤H1<400mm、250mm≤W1<420mm、300mm≤L1<400mm,所述椅腿周邊圍有面板,形成箱體,所述箱體後面板的一邊裝有鉸鏈,與箱頂邊鉸接,構成可以啟閉的箱門。
這樣,本實用新型的乘客座椅非常適合少年兒童乘座。採用本實用新型座椅的交通工具可以讓少兒乘客穩妥就座,大大減少事故發生率。同時,各種物品可以合理放置在座位下的箱體內,十分方便。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基本單元結構示意圖。
圖2為
圖1的左視圖。
圖3為兩單元組合結構示意圖。
圖4為三單元組合結構示意圖。
圖5為安裝在交通工具上的布置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本實施例為一種兒童專用車上採用的少兒乘客座椅,如
圖1和圖2所示,一個座椅單元主要由椅座1、椅背2和椅腿5構成。其中椅座高度H1、寬度W1、深度L1滿足根據少年兒童身體特徵設計的尺寸300mm≤H1<400mm、250mm≤W1<420mm、300mm≤L1<400mm,本例中的H1=360mm、W1=380mm、L1=350mm。椅腿周邊圍有面板,形成座椅下的箱體6,該箱體後面板的上邊裝有與對應箱頂邊鉸接的鉸鏈,從而構成可以自如啟閉的箱門4。椅座的一側裝有扶手3
當將兩個或三個座椅單元並排組合在一起時,便分別構成圖3和圖4雙座和三座。組合後,座椅下的後面板為一可以上翻的整體後蓋門,其上邊與箱頂邊通過鉸鏈8連接,兩邊分別裝有搭袢7,所述搭袢與靠背上的搭扣相配,可以方便箱體的開啟(參見圖4)。
根據需要,最後排可以組合成六座或七座。
裝在車上時,如圖5所示,同方向座椅間距L31為500mm≤L31<650mm,面對面座椅間距L32為980mm≤L32<1200mm,座墊間距L36為380mm≤L36<450mm。
實踐證明,以上實施例的乘客座椅非常適合兒童乘座,而且充分利用了車內空間,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可以使車內乘座較多的學生。並且,座位下的箱體可以很方便地打開,放置書包之類的物品,不僅為乘車的學生提供了更多的便利,而且有利於保證車內通道通暢,進一步保證了安全。
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採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少兒乘客座椅,每個單元由椅座、椅背和椅腿構成,其特徵在於所述椅座高度H1、寬度W1、深度L1的結構尺寸分別為300mm≤H1<400mm、250mm≤W1<420mm、300mm≤L1<400mm,所述椅腿周邊圍有面板,形成箱體,所述箱體後面板的一邊裝有鉸鏈,與箱頂邊鉸接,構成可以啟閉的箱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少兒乘客座椅,其特徵在於所述座椅單元兩個以上並排組合,座椅下的後面板為一可以上翻的整體後蓋門,其上邊與箱頂邊通過鉸鏈連接,兩邊分別裝有搭袢,所述搭袢與靠背上的搭扣相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少兒乘客座椅,其特徵在於所述座椅單元同方向安置時,座椅間距L31為500mm≤L31<650mm。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少兒乘客座椅,其特徵在於所述座椅單元面對面安置時,座椅間距L32為980mm≤L32<1200mm,座墊間距L36為380mm≤L36<450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裝在車輛等交通工具上的乘客座椅結構改進。該座椅的每個單元由椅座、椅背和椅腿構成,其中椅座高度H
文檔編號B60N2/26GK2848621SQ20052007591
公開日2006年12月20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05年9月28日
發明者張金文 申請人:張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