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銅產品電鍍鎳前的處理方法
2023-12-05 00:47:01 3
一種銅產品電鍍鎳前的處理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銅產品電鍍鎳前的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準備電鍍鎳的銅產品先進行第一次拋光,隨後進行水洗;再進行第二次拋光,隨後進行三道水洗;然後進行酸洗,所述酸洗採用的酸洗液為體積分數為30%的硫酸;最後再進行活化即完成處理,所述活化採用的活化液為體積分數為3~5%的硫酸。本發明只對銅產品表面氧化物和油汙進行處理,不腐蝕銅層,極大的保護了產品的完整性,同時進行電鍍鎳後,電鍍出的外觀一致較好,表面色澤一致,均勻性好,且亮度有提高。
【專利說明】—種銅產品電鍍鏡前的處理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銅產品電鍍鎳前的處理方法,屬於銅產品電鍍鎳工藝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隨電子電路快速發展,鍍鎳工藝的重要性明顯提高,目前市場上前處理多為直接對銅材進行化學腐蝕(硫酸和硫代硫酸鈉),極易傷及銅產品表面。原化學腐蝕的成分中含有大量硫酸,其與硝酸均為強氧化劑(氧化性:濃硝酸>濃硫酸),與銅均會發生劇烈氧化反應,在拋光時銅主要與硫酸反應(配比時硫酸含量遠大於硝酸),且反應劇烈,拋光時間短,易造成銅產品局部區域拋光不徹底,電鍍時引起發黃或發黑。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銅產品電鍍鎳前的處理方法,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滿足銅產品電鍍鎳前處理的簡便性,保證銅產品的品質。
[0004]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銅產品電鍍鎳前的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5](I)將準備電鍍鎳的銅產品先進行第一次拋光,隨後進行水洗;其中,所述第一次拋光採用的拋光液I由以下體積比的成分組成:硝酸:硫酸:鹽酸:水:冷脫劑=1:12:0.05:28:2.5 ;
[0006](2)將經過第一次拋光和水洗後的銅產品進行第二次拋光,隨後進行三道水洗;其中所述第二次拋光採用的拋光液II由以下體積比的成分組成:硝酸:拋光液1:水:冷脫劑=1:1:7:1 ;
[0007](3)將經過第二次拋光和水洗後的銅產品進行酸洗,所述酸洗採用的酸洗液為體積分數為30%的硫酸;
[0008](4)將經過酸洗後的銅產品再進行活化,即完成處理,所述活化採用的活化液為體積分數為3~5%的硫酸。
[0009]完成上述處理後的的銅產品可直接進行電鍍鎳工序的步驟。
[0010]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0011]進一步,所述步驟(1)中第一次拋光的溫度為室溫,時間為5~10秒。
[0012]進一步,所述步驟(2)中三道水洗具體操作為依次進入三個水洗槽進行水洗,其中三道水洗中使用的水為去離子水。
[0013]進一步,所述步驟(2)中第二次拋光的溫度為室溫,時間為2~3分鐘。
[0014]進一步,所述步驟(3)中酸洗的溫度為室溫,時間為4~6秒。
[0015]進一步,所述步驟(4)中活化的溫度為室溫,時間為I~3分鐘。
[0016]上述的室溫指15~25°C。
[0017]進一步,所述步驟(1)和步驟(2)中冷脫劑為加入精練劑的二甲苯,其中精練劑加入的量為0.1LAg0[0018]進一步,所述精練劑的主要成分是聚-(氧代-1,2-乙二亞甲基)-Q-壬基苯基-CO -羥基。
[0019]拋光液中硫酸含量驟減(少量硫酸為舊拋光液帶入),銅與硝酸和硫酸均變為稀酸,氧化性隨即降低,主要顯酸性,負責去除端子表面氧化銅以及油斑,拋光時反應溫和,拋光時間加長,可消除前處理不徹底現象。
[0020]由於現拋光液反應溫和(基本不接觸內層銅),所以鍍出產品表面呈霧狀,可根據需求在現拋光前加一道原拋光流程(時間約5秒),可保證鍍出的銅產品亮度增加。
[002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只對銅產品表面氧化物和油汙進行處理,不腐蝕銅層,極大的保護了產品的完整性,同時進行電鍍鎳後,電鍍出的外觀一致較好,表面色澤一致,均勻性好,且亮度有提高。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以下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徵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於解釋本發明,並非用於限定本發明的範圍。
[0023]實施例1
[0024](I)將準備電鍍鎳的銅產品先在室溫下進行第一次拋光5秒,隨後進行水洗;其中,所述第一次拋光採用的拋光液I由以下體積比的成分組成:硝酸:硫酸:鹽酸:水:冷脫劑=1:12:0.05:28:2.5。
[0025](2)將經過`第一次拋光和水洗後的銅產品在室溫下進行第二次拋光2分鐘,隨後分別進入三個水洗槽中利用去離子水進行水洗;其中所述第二次拋光採用的拋光液II由以下體積比的成分組成:硝酸:拋光液1:水:冷脫劑=1:1:7:1。
[0026]所述步驟(1)和步驟(2)中冷脫劑為加入精練劑的二甲苯,其中精練劑加入的量為0.lL/kg,採用向15公斤二甲苯中加入1.5L精練劑製成。
[0027](3)將經過第二次拋光和水洗後的銅產品在室溫下進行酸洗,所述酸洗採用的酸洗液為體積分數為30%的硫酸,酸洗4秒。
[0028](4)將經過酸洗後的銅產品再進行活化,即完成處理,所述活化採用的活化液為體積分數為3%的硫酸,活化I分鐘。
[0029]活化後的銅產品表面色澤均一,均勻性好,呈現銅原有的黃色。
[0030]完成上述處理後的的銅產品可直接進行電鍍鎳工序的步驟。
[0031]電鍍鎳之後銅產品表面色澤一致,均勻性好,且亮度有提高,呈現閃亮的銀色。
[0032]實施例2
[0033](I)將準備電鍍鎳的銅產品先在室溫下進行第一次拋光8秒,隨後進行水洗;其中,所述第一次拋光採用的拋光液I由以下體積比的成分組成:硝酸:硫酸:鹽酸:水:冷脫劑=1:12:0.05:28:2.5。
[0034](2)將經過第一次拋光和水洗後的銅產品在室溫下進行第二次拋光2.5分鐘,隨後分別進入三個水洗槽中利用去離子水進行水洗;其中所述第二次拋光採用的拋光液II由以下體積比的成分組成:硝酸:拋光液1:水:冷脫劑=1:1:7:1。
[0035]所述步驟(1)和步驟(2)中冷脫劑為加入精練劑的二甲苯,其中精練劑加入的量為0.lL/kg,採用向15公斤二甲苯中加入1.5L精練劑製成。[0036](3)將經過第二次拋光和水洗後的銅產品在室溫下進行酸洗,所述酸洗採用的酸洗液為體積分數為30%的硫酸,酸洗5秒。
[0037](4)將經過酸洗後的銅產品再進行活化,即完成處理,所述活化採用的活化液為體積分數為5%的硫酸,活化2分鐘。
[0038]活化後的銅產品表面色澤均一,均勻性好,呈現銅原有的黃色。
[0039]完成上述處理後的的銅產品可直接進行電鍍鎳工序的步驟。
[0040]電鍍鎳之後銅產品表面色澤一致,均勻性好,且亮度有提高,呈現閃亮的銀色。
[0041]實施例3
[0042](I)將準備電鍍鎳的銅產品先在室溫下進行第一次拋光10秒,隨後進行水洗;其中,所述第一次拋光採用的拋光液I由以下體積比的成分組成:硝酸:硫酸:鹽酸:水:冷脫劑=1:12:0.05:28:2.5。
[0043](2)將經過第一次拋光和水洗後的銅產品在室溫下進行第二次拋光3分鐘,隨後分別進入三個水洗槽中利用去離子水進行水洗;其中所述第二次拋光採用的拋光液II由以下體積比的成分組成:硝酸:拋光液1:水:冷脫劑=1:1:7:1。
[0044]所述步驟(1)和步驟(2)中冷脫劑為加入精練劑的二甲苯,其中精練劑加入的量為0.lL/kg,採用向15公斤二甲苯中加入1.5L精練劑製成。
[0045](3)將經過第二次拋光和水洗後的銅產品在室溫下進行酸洗,所述酸洗採用的酸洗液為體積分數為30%的硫酸,酸洗6秒。
[0046](4)將經過酸洗後的銅產品再進行活化,即完成處理,所述活化採用的活化液為體積分數為5%的硫酸,活化3分鐘。
[0047]活化後的銅產品表面色澤均一,均勻性好,呈現銅原有的黃色。
[0048]完成上述處理後的的銅產品可直接進行電鍍鎳工序的步驟。
[0049]電鍍鎳之後銅產品表面色澤一致,均勻性好,且亮度有提高,呈現閃亮的銀色。
[0050]對比例
[0051]採用【背景技術】中的大量硫酸和硝酸的化學腐蝕的方式,對銅產品進行電鍍鎳前處理,得到的銅產品表面存在色差,均勻性差,表面亮度不如上述實施例。
[0052] 電鍍鎳之後銅產品表面存在色差,均勻性差,有白霧的產生,色澤不閃亮。
[0053]由此可以看出,本發明的實施例只對銅產品表面氧化物和油汙進行處理,不腐蝕銅層,極大的保護了產品的完整性,同時進行電鍍鎳後,電鍍出的外觀一致較好,相對於對比例,表面色澤一致,均勻性好,且亮度有提高。
[0054]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銅產品電鍍鎳前的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將準備電鍍鎳的銅產品先進行第一次拋光,隨後進行水洗;其中,所述第一次拋光採用的拋光液I由以下體積比的成份組成:硝酸:硫酸:鹽酸:水:冷脫劑=1:12:0.05:28:2.5 ; (2)將經過第一次拋光和水洗後的銅產品進行第二次拋光,隨後進行三道水洗;其中所述第二次拋光採用的拋光液II由以下體積比的成份組成:硝酸:拋光液1:水:冷脫劑=1:1:7:1 ; (3)將經過第二次拋光和水洗後的銅產品進行酸洗,所述酸洗採用的酸洗液為體積分數為30%的硫酸; (4)將經過酸洗後的銅產品再進行活化,即完成處理,所述活化採用的活化液為體積分數為3~5%的硫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銅產品電鍍鎳前的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1)中第一次拋光的溫度為室溫,時間為5~10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銅產品電鍍鎳前的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2)中三道水洗具體操作為依 次進入三個水洗槽進行水洗,其中三道水洗中使用的水為去離子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銅產品電鍍鎳前的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2)中第二次拋光的溫度為室溫,時間為2~3分鐘。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銅產品電鍍鎳前的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3)中酸洗的溫度為室溫,時間為4~6秒。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銅產品電鍍鎳前的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4)中活化的溫度為室溫,時間為I~3分鐘。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銅產品電鍍鎳前的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I)和步驟(2)中冷脫劑為加入精練劑的二甲苯,其中精練劑加入的量為0.1LAg0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銅產品電鍍鎳前的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精練劑的主要成分是聚-(氧代-1,2-乙二亞甲基)-a-壬基苯基-? -羥基。
【文檔編號】C23G1/10GK103695976SQ201310695709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7日
【發明者】方丁玉, 王秋旭, 薛明峰, 居文娟 申請人:揚州虹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