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快捷卡的擋卡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12:18:26 10
專利名稱:一種快捷卡的擋卡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擋卡結構,特別是一種應用於快捷卡(Express Card)的擋卡結構,可起到保護快捷卡和連接器的作用。
背景技術:
綜觀市面上的數字產品,各家廠商都極力推行其所開發的記憶卡,但以筆記本電腦、PDA等產品而言,皆以最早發表(1989年)的PCMCIA(Personal ComputerMemory Car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又稱為PC卡)規格為主流,幾乎市面上所有的筆記本電腦都具有一個以上的PCMCIA插槽。隨著可攜式計算機系統(含筆記本、亞筆記本、掌上型以及PDA)的廣泛應用,對可攜式擴展設備的要求也越來越迫切。在擴展卡標準制定之前,計算機能採用的周邊設備(如插卡式內存和Modem等)通常都是專用的,不可換成其它廠家的類似產品。許多象Modem這樣的設備更是只能插入一臺特定型號的計算機,即便同廠出品的其它型號也不能使用。
因此,我們需要一種通用的擴展方法,為尋求一種工業標準,幾家卡商於80年代後期成立了「個人計算機存儲卡國際協會」(PCMCIA),規定了內存卡的物理設計方案、計算機插槽設計方案、電氣接口以及相關軟體。制訂自己的標準時,PCMCIA採納了「日本電子工業開發協會」(JEIDA)的一些設計思想。這兩個組織都一直致力於推動現在稱為「PC卡」的國際標準。事實上,該標準最新的版本已集成了PCMCIA和JEIDA,使產品間的兼容性有了進一步的提高。PC卡現已應用於多種場合,其中包括幾種類型的RAM內存、預編程ROM卡、Modem、音效卡、軟盤控制器、硬碟驅動器、CD-ROM和SCSI控制器、全球定位系統(GPS)卡、數據採集卡、LAN卡、傳呼機等。
Intel在美國舉行的IDF Fall2003上正式把下一代PC卡命名為ExpressCard,PCMAIA(Personal Computer Memory Car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開發了ExpressCard標準來推廣即插即用的I/O卡,並進行PCMCIA卡的升級工作。這個標準是由許多PCMCIA的成員公司一同開發,其中包括了技術的領先者、系統開發商及卡的生產商。Express Card不僅體積細小,而且傳輸速度更快,適合於移動或者桌面平臺系統,並且支持USB2.0以及PCI Express。
這種新一代的PC卡具有兩種規格,但都小於以前CARDBUS卡規格,其中最小的卡是ExpressCard/34標準,它儀有目前PC卡的一半,這種尺寸更適合於行動裝置的接入,比如PDA等。第二種是ExpressCard/54標準,這種標準用來支持那些需要更大尺寸卡的技術,其中這些應用包括了SMAERCARD讀卡器,CF卡讀卡器,以及1.8英寸的硬碟驅動器。不過所有Express Card標準都是5mm厚,但該標準同時允許卡的開發商開發屬於它們自己的「擴展」標準。由於卡同時支持USB2.0規格和PCI Express界面規格,因此卡的生產商可以任意選用一種總線來支持它們的應用程式。要麼是性能強大的PCI Express界面規格,要麼是應用廣泛的USB2.0規格。這種卡同時可以兼容以前的接口和總線,無需再增加晶片組來對其進行修正。
快捷卡(Express Card)最明顯的改進在於通用性更強,以往PCMCIA只針對筆記本電腦,而快捷卡(Express Card)定義了兩個子標準分別對應筆記本電腦和桌面PCExpressCard/34(後面統稱為小卡)對應筆記本電腦,規格為34×75×5mm,功耗低至1.3W;ExpressCard/54(後面統稱為大卡)對應桌面PC,體積為54×75×5mm,功耗2.1W。ExpressCard/54可以完美兼容ExpressCard/34,筆記本的ExpressCard/34卡可插入ExpressCard/34、ExpressCard/54槽中使用。而針對桌面PC的ExpressCard/54卡尺寸較寬,無法在筆記本電腦中使用。快捷卡(Express Card)的引入有助於桌面PC實現小型化和功能的多樣化。
通常為方便使用快捷卡(ExpressCard),一般將其接入到連接器(Connector)中,該連接器的形狀與大卡相仿,在正面左上角有一方形缺口,上部寬34.3mm,下部寬54.3mm,下部高40mm。當插入ExpressCard/34卡時,其只佔據連接器右側部分,左側有一40*20mm的區域空出。因此,當有來自右側的外力作用於小卡底部時,將導致ExpressCard/34向該空閒區域發生傾斜,其後果是使小卡和連接器頂部機構相互擠壓,造成兩者物理性破壞,使此處終端接口及ExpressCard/34卡對應的pin針會因擠壓變形而影響該產品的功能。當插入一ExpressCard/54卡時,同樣也存在上述小卡面臨的問題,但由於該卡結構的原因,對其產生的後果比ExpressCard/34小。
有鑑於此,實有必要提供一款的快捷卡(Express Card)擋卡結構,用以防止來自右側的突發性外力對其造成傷害,使卡處於左右平衡狀態,起到保護卡及連接器的作用。
發明內容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快捷卡(Express Card)的擋卡結構,該快捷卡(Express Card)的擋卡結構組設於快捷卡連接器,其可抵持於大/小卡側緣,用以避免來自右側的外力對連接器和大/小卡造成不必要的損傷,起到保護大/小卡和連接器的作用。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快捷卡(Express Card)的擋卡結構,適用於電腦、筆記本電腦或如PDA等電子設備,其組設於快捷卡連接器(ExpressCard Connector)上,該擋卡結構包括一銷釘、一彈簧以及一擋杆。其中該擋杆為一金屬片一體衝壓彎折成型,其一端兩側槽片上對稱設有通孔,該銷釘可從該通孔穿入,該彈簧套設於上述銷釘而鎖固於擋杆內;該擋杆另一端設有一倒L結構,當將該擋卡結構裝設於連接器時,憑藉該彈簧的作用該倒L結構可抵持於快捷卡一側,當有外力作用於快捷卡時,通過該倒L結構的作用可防止快捷卡傾斜,從而避免損壞快捷卡和連接器端子。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設置一圓弧形斜槽於連接器外殼上,使上述擋杆在該斜槽所引導的軌道上運動時可保持結構穩定,同時具有散熱的功能。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在連接器的外殼表面開設一圓弧形斜槽,前述倒L結構可穿過該斜槽而透出外殼,當擋杆繞銷釘在90度範圍內旋轉時,其可沿斜槽所引導的軌道滑動,如此可保持擋杆的結構穩定;另由於斜槽與外界相通可具有散熱的效果,以及在斜槽的兩側各設一凸臺或者若干個均勻分布的凸點,可防止外殼上的部件壓到擋杆而影響其功能。
相較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擋卡結構,可根據使用的快捷卡(Express Card)的類型不同而進行調節當插入小卡時,該擋杆張開,其頂端倒L結構支撐著小卡側緣,用以保護小卡和連接器;當插入大卡時,該擋杆在大卡左側區域推力的作用下,沿外殼上斜槽的軌道向側壁收縮,使大卡也能正常使用而不受其影響;另斜槽與外界相通而具有散熱的效果,以及在外殼上斜槽兩側附近各設有一凸臺或者若干個均勻分布的凸點,可防止外殼上方部件的擠壓。
為使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構造特徵及其功能有進一步的了解,茲配合圖示詳細說明如下
圖1繪示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2繪示為本實用新型擋卡的立體示意圖。
圖3繪示為圖1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4繪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的背面立體外觀透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立體外觀示意圖。於本實施例,僅以ExpressCard/54即大卡40為主要說明對象,對本實用新型的特徵及功能加以詳細說明。如圖所示,大卡40從連接器10的底部向上插入到連接器10中,一外殼30沿同一方向插入,並卡合且覆蓋於連接器10和大卡40上。該外殼30上靠近大卡40缺口的一側附近設有一斜槽31,該斜槽31起於外殼30側緣,沿一同心圓弧軌跡向底部延伸而終止於外殼30內部,其兩側分別開設一向上拱起的凸臺32(或者若干個均勻分布的凸點),用以避免來自外殼30上方部件的撞擊或擠壓,起保護外殼30內器件的作用。在連接器10的相應側緣,擋卡(只能看到露出外殼30的倒L結構23)被大卡40推抵並收縮至連接器10側壁中。
請繼續參閱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擋卡的立體示意圖,該擋卡結構組設於連接器側壁,其包括一擋杆20、一彈簧21以及一銷釘22。其中該擋杆20為一金屬片一體衝壓彎折成型,該擋杆20一端兩側槽片上對稱設有二相應通孔200,該銷釘22可從通孔200穿入,且該彈簧21套設於上述銷釘22而鎖固於擋杆20兩側槽片內。該彈簧21中部螺旋之間接觸緊密,且其兩端各突出一延伸臂,此二延伸臂之間呈一角度設置,於本實施例該角度為90度,其一端延伸臂抵於臨近的擋卡彎折處,其另一端延伸臂可抵於連接器側壁上位角落;該銷釘22為一桿狀圓柱體,其一端突出一帽體,該帽體直徑略大於通孔200的直徑;該擋杆20另一端部設有一倒L結構23,該倒L結構23一側邊橫抵於擋杆20端部,其突出於擋杆20的頂部連接的另一側邊平行於上側槽片所在的平面,該上側邊可向兩個方向延伸,於本實用新型其向設有通孔200的一端伸展;以及一拱部24,位於倒L結構23附近,其為一微小弧形拱起,且該拱部24位於擋卡的上側,即倒L結構上平行於擋卡上側槽片的該側邊同側,用以在卡入外殼30後能抵於外殼30內側,使該擋杆20保持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不變。
請參閱圖3所示,為圖1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如圖所示,連接器10一側緣槽沿上設有一對可供銷釘22穿設的通孔11以及一擋塊12,該通孔11之間的高度可容設上述擋卡放置其中,而該擋塊12位於通孔11附近的側槽中。當裝設擋卡時,將擋杆20兩側通孔200與連接器10上通孔11對準,該銷釘22從上側穿入,同時將彈簧21套設於其中,這樣當銷釘22從下部通孔穿出後該擋杆20即可繞銷釘22旋轉,但由於位於後側的擋塊12的阻礙使得只能在其所在90度範圍內轉動。將快捷卡40沿其所在的位置橫向接入連接器10,且使二者兩側的缺口方向一致,則在其接觸到擋杆20起開始,擋杆20就在其推力的作用下擠壓彈簧21繞銷釘22做支點運動,並最終被壓縮到連接器10預留的側壁中,再將外殼30沿同一方向插入並卡扣於連接器10即可恢復至圖1所示。如果要取出快捷卡40,隨著快捷卡40的抽出,擋杆20也會在彈簧21彈力的作用下逐漸展開,其上倒L結構則沿斜槽31所示的軌道移動,並最終達到垂直側緣的初始狀態。
在使用的過程中,特別是長時間工作的情況下,快捷卡40及周圍器件工作通常會產生熱量,大量的熱量積聚在快捷卡40周圍就會影響其正常工作,通過斜槽31可將部分熱量導出,起到保護快捷卡40的作用。
請參閱圖4所示,其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的背面立體外觀透視示意圖。於本實施例,該處以快捷卡50(本處所指為ExpressCard/34,以區別於ExpressCard/54)為說明對象,其與快捷卡ExpressCard/54的不同之處在於其面積較小,因此在接入連接器10的時候不會擠壓擋杆20頂端的倒L結構23,但由於快捷卡50側邊與擋卡相互垂直,其可抵持於快捷卡50側緣中部,如此當有外力作用於快捷卡50另一側面時,通過擋杆20的推抵可防止快捷卡50歪斜,從而避免損壞快捷卡50和連接器端子。
相較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擋卡結構,可根據使用的快捷卡(Express Card)的類型不同而進行調節當插入小卡50時,該擋杆20張開,其頂端倒L結構23支撐著小卡側緣,用以保護小卡50和連接器10;當插入大卡40時,該擋杆20在大卡40左側區域推力的作用下,沿外殼30上斜槽的軌道向側壁收縮,使大卡40也能正常使用而不受其影響;另斜槽31與外界相通而具有散熱的效果,以及在外殼30上斜槽31兩側附近各設有一凸臺32或者若干個均勻分布的凸點,可防止外殼30上方部件的擠壓。
權利要求1.一種快捷卡的擋卡結構,其組設於快捷卡連接器上,且通過一外殼卡合且覆蓋於連接器和大卡上,其特徵在於該擋卡結構包括一擋杆,其一端兩側槽邊上設有相對的通孔,其另一端設有一倒L結構,以及一位於該倒L結構附近的拱部;一彈簧,其兩端分別向外伸出一延伸臂;以及一銷釘,其為一桿狀圓柱體,其一端突出一帽體;另在連接器一側緣槽沿上設有一對可供銷釘穿設的通孔以及一用以抵持擋卡的擋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捷卡的擋卡結構,其特徵在於該倒L結構的一側邊橫抵於擋杆端部,其突出於擋杆的頂部所連接的另一側邊平行於上側槽片所在的平面。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快捷卡的擋卡結構,其特徵在於該倒L結構的另一側邊向擋卡上設有通孔的一端伸展。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捷卡的擋卡結構,其特徵在於該拱部位於擋卡的上側,即倒L結構上平行於擋卡上側槽片的該側邊同側。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捷卡的擋卡結構,其特徵在於該彈簧兩端二延伸臂之間呈一角度設置。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快捷卡的擋卡結構,其特徵在於該角度為90度。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捷卡的擋卡結構,其特徵在於該帽體的直徑略大於擋卡上通孔的直徑。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捷卡的擋卡結構,其特徵在於該外殼上設有一斜槽,該斜槽位於大卡缺口的一側附近,該斜槽起於外殼側緣,沿一同心圓弧軌跡向底部延伸而終止於外殼內部。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快捷卡的擋卡結構,其特徵在於該斜槽兩側分別開設一用以保護外殼內器件的凸臺或者若干個均勻分布的凸點。
專利摘要一種快捷卡(Express Card)的擋卡結構,適用於電腦、筆記本電腦或如PDA等電子設備,其組設於快捷卡連接器(Express Card Connector)上,該擋卡結構包括一銷釘、一彈簧以及一擋杆。其中該擋杆為一金屬片一體衝壓彎折成型,其一端兩側槽片上對稱設有通孔,該銷釘可從該通孔穿入,該彈簧套設於上述銷釘而鎖固於擋杆內;該擋杆另一端設有一倒L結構,當將該擋卡結構裝設於連接器時,憑藉該彈簧的作用該倒L結構可抵持於快捷卡一側,當有外力作用於快捷卡時,通過該倒L結構的作用可防止快捷卡歪斜,從而避免損壞快捷卡和連接器端子。
文檔編號G06K17/00GK2906983SQ200620068888
公開日2007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23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23日
發明者邢存昌 申請人:漢達精密電子(崑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