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大容量氧化鋅避雷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03:33:51 2
本發明涉及避雷器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大容量氧化鋅避雷器。
背景技術:
10kV絕緣架空導線使用以來,絕緣導線的雷擊斷線、雷擊跳閘問題一直困擾著配網運行人員。根據調研對配電線路直接影響的過電壓大部分是感應雷過電壓。在多雷區和強雷區運用普通的線路型避雷器防雷,頻繁的感應雷過電壓會使線路避雷器頻繁動作,會使避雷器出現熱穩定性下降、熱量積聚、漏電流增大閥片劣化、絕緣密封破壞,進而擊穿。避雷器一旦擊穿會給線路帶來不明確的故障點很難做到在最短的時間內排查,嚴重影響供電可靠性。因此在部分多雷區和強雷區,即使安裝防雷裝置後,防雷效果並不明顯,雷擊斷線、雷擊跳閘、防雷裝置燃爆事件仍時有發生。
按照國標GB 11032-2010《交流無間隙金屬氧化鋅避雷器》標準對避雷器的標稱放電電流一般應按照5KA執行,這樣對特殊區域無法保障線路的安全運行。最新《配電網技術導則》(運檢三〔2015〕130號)中做出了如下規定:中壓配電設備防雷保護應選用無間隙氧化鋅避雷器,避雷器的標稱放電電流一般應按照5KA執行。對於中雷區及以上山區、河流湖汊等故障不易查找區域,中壓配電設備避雷器的標稱放電電流可提高等級。
因此,研製一種大容量氧化鋅避雷器已經成為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尚無大容量氧化鋅避雷器的缺陷,提供一種大容量氧化鋅避雷器來解決上述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大容量氧化鋅避雷器,包括傘套本體,所述的傘套本體內安裝有芯體,
所述的芯體包括正電極、負電極、上電阻片和下電阻片,上電阻片和下電阻片的數量均為若干個,所述的正電極、上電阻片、下電阻片和負電極依次疊加串聯,上電阻片的高度大於下電阻片的高度,上電阻片的直徑和下電阻片的直徑均為50mm-60mm。
所述的上電阻片的介電常數大於下電阻片的介電常數。
所述的正電極、上電阻片、下電阻片和負電極的外壁均裹覆有熱縮塑料,熱縮塑料的外圍澆注有環氧樹脂。
所述的傘套本體上位於正電極的一端安裝有上絕緣端蓋、位於負電極的另一端安裝有下絕緣端蓋,避雷針接線螺栓安裝在上絕緣端蓋上且穿過上絕緣端蓋與正電極相接,地線接線螺栓安裝在下絕緣端蓋上且穿過下絕緣端蓋與負電極相接。
所述的上電阻片的直徑和下電阻片的直徑均為55mm,所述上電阻片的高度為30mm,下電阻片的高度為20mm。
所述的上電阻片的介電常數為700F/m,下電阻片的介電常數為600F/m。
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一種大容量氧化鋅避雷器,與現有技術相比在同等電壓等級性能條件下,比5KA等級避雷器可靠性更高、使用壽命更長、產品老化程度更緩。並同時具備5KA避雷器的所有特點(通流量大殘壓小、保護特性優異、密封性良好、機械性能強、高運行可靠性、防汙等級高、工頻耐受能力強),解決了配網線路絕緣導線和裸導線斷線、跳閘及避雷器擊穿的問題,可靠的保證了配網線路安全運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傘套本體、2-芯體、3-正電極、4-負電極、5-上電阻片、6-下電阻片、7-上絕緣端蓋、8-下絕緣端蓋、9-避雷針接線螺栓、10-地線接線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對本發明的結構特徵及所達成的功效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用以較佳的實施例及附圖配合詳細的說明,說明如下:
如圖1所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大容量氧化鋅避雷器,包括傘套本體1,傘套本體1為傳統的傘套結構,其外設有傘群,其內安裝有芯體2。同樣,傘套本體1上位於正電極3的一端安裝有上絕緣端蓋7、位於負電極4的另一端安裝有下絕緣端蓋8。
芯體2包括正電極3、負電極4、上電阻片5和下電阻片6,上電阻片5和下電阻片6的數量均為多個。正電極3、上電阻片5、下電阻片6和負電極4依次疊加串聯,上電阻片5的高度大於下電阻片6的高度。在此,在芯體2內存在兩種不同規格的電阻片,並且由於上電阻片5的高度大於下電阻片6的高度,使產生的能量形成了一定的能量梯度比,增強了避雷器的能量耐受能力。上電阻片5的直徑和下電阻片6的直徑均為50mm-60mm。優先地,上電阻片5的直徑和下電阻片6的直徑可以均為55mm,上電阻片5的高度可以為30mm,下電阻片6的高度可以為20mm。上電阻片5的直徑和下電阻片6較傳統的電阻片直徑進行了增加,可以減少了避雷器內部的電阻片使用個數,減小了電阻片接觸面的氧化概率,提高了避雷器的通流耐壓能力。
其中,上電阻片5的介電常數還可以大於下電阻片6的介電常數,優先的,上電阻片5的介電常數為700F/m,下電阻片6的介電常數為600F/m,增大上電阻片5的介電常數可以提高下電阻片6的電壓承擔率,降低上電阻片5的電壓承擔率,使得電阻片整體能更大限度地發揮其絕緣強度。也正是因為,上電阻片5與下電阻片6的高度不同、介電常數不同,且高度和介電常數從上電阻片5至下電阻片6均呈現降序排列,因此,在這種結構下的避雷器,其避雷針、地線的接線也需與之配合。避雷針接線螺栓9作為避雷針的接線端,避雷針接線螺栓9安裝在上絕緣端蓋7上且穿過上絕緣端蓋7與正電極3相接。與之相對應的,地線接線螺栓10作為地線的接線端,地線接線螺栓10安裝在下絕緣端蓋8上且穿過下絕緣端蓋8與負電極4相接。
正電極3、上電阻片5、下電阻片6和負電極4的外壁可以採用均裹覆熱縮塑料的設計,熱縮塑料的外圍澆注環氧樹脂,經高溫一次硫化矽橡膠真空澆注成型,使其形成一個整體。
在實際使用時,雷擊從避雷針引入避雷針接線螺栓9、正電極3後,先接觸高度更高、介電常數更大的上電阻片5,再經過高度低、介電常數小的下電阻片6,最終通過負電極4從地線接線螺栓10引入地下,從而提高下電阻片6的電壓承擔率,降低上電阻片5的電壓承擔率,使得電阻片整體能更大限度地發揮其絕緣強度。同時由於上電阻片5、下電阻片6高度的增加、直徑的擴大,減小了電阻片接觸面的氧化概率,提高了避雷器的通流耐壓能力。本發明具有吸收各種雷電過電壓、工頻暫態過電壓、操作過電壓的能力。通流能力完全高於國家標準的要求,雷電衝擊外絕緣耐受電壓為100KV、工頻1min外絕緣溼耐受電壓為25kV(r.m.s)、4/10納秒大電流衝擊耐受能力為100KA、2ms方波通流大於400A、爬電比距大於30mm/kV。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的範圍內。本發明要求的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